一种自动注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4657发布日期:2021-12-29 12:5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注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3.疫苗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保护了人类的健康,直到20世纪,大规模人群的常规疫苗接种才逐渐被推广开来,也日益被公众们广泛知晓和接受。
4.通过接种疫苗,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病例也减少了99%,白喉等传染病发病罕见,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疫苗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再怎么夸大都不过分,每一种新疫苗的诞生都是人类战胜一种传染病的伟大胜利!至今没有任何一种医疗措施能像疫苗一样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药品能像疫苗一样以极其低廉的代价把某一种疾病从地球上消灭。
5.为了在群体医疗事件时实现大规模人群的批量接种疫苗,自动注射装置应运而生,批量自动的注射疫苗。由于目前注射器一般都带有针头,所以要实现自动注射,必然需要有一种驱动机构,以实现:第一步将针头插入人体肌肉内,第二步推送注射器的活塞,实现药剂的推送,第三步:拔出针头的动作,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机构实现上述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注射系统。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包括预包装注射器、针剂输送机构和注射机构;
9.所述预包装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所述注射器本体内预先包装有药剂;
10.所述针剂输送机构用于将注射器本体挨个输送至注射位置;
11.所述注射机构与所述注射位置相适配,用于驱动注射器推送药物,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本体和推杆,所述针筒本体的端部设有针筒限位部,所述推杆的端部设有推拉部,所述注射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
12.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设有针筒夹持部,所述针筒夹持部上滑动连接有推杆夹持部;
13.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推动推杆夹持部动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由第一驱动器驱动针筒本体移动,实现将针头扎进药剂瓶或者人体肌肉内的动
作,或者是将针头从药剂瓶内或人体肌肉内拔出的动作;由第二驱动器驱动推杆进行推拉动作,实现推送药剂的动作,从而实现了注射器的自动注射的动作。
16.然而,上述方案中,第一驱动器与第二驱动器在动作时,尤其是推拉针筒本体进行扎针时,若第二驱动器与推杆夹持部始终保持固定连接,则第二驱动器需要保持与第一驱动器的严格同步,否则会导致注射器内抽取产生空气或者提前推送药物等问题,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7.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推杆夹持部可分离。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9.当针筒夹持部在第一驱动器的作用下产生位移时,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推杆夹持部分离,由于所述推杆夹持部夹持在注射器的推杆上,所以会随着针筒本体的位移而产生位移,由此实现针筒的整体移动,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药剂瓶或者人体肌肉内,且保证在此过程中,推杆相对于针筒本体不发生相对位移。
20.当针筒本体就位后(已经插入药剂瓶或者插入人体肌肉内),则第二驱动器的第二驱动器实现与推杆夹持部的连接,然后推动推杆,实现推送药物的动作。
21.优选地,所述推杆夹持部与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设于驱动端的电磁铁实现连接。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不仅仅可以实现对推杆的推送药动作,还可以向回拉动,实现药物的吸取动作。
23.优选地,所述推杆夹持部与所述第二驱动器通过键槽方式实现连接。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键槽方式是成熟的机械连接方式,工艺成熟,工作稳定,易于实现。
25.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器为微型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器为螺杆电机。
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微型气缸动作迅速,可以更好的实现注射器的扎针和拔针动作,螺杆电机动作慢,位置控制精准,更好的实现对药剂的推送和吸取。
27.优选地,所述预包装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及预包装带,所述预包装带包括用于容置注射器本体的套袋部及连接相邻套袋部的连接部;所述注射器本体穿设在所述套袋部,可沿所述套袋部轴向移动。
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注射器本体可以在所述套袋部中沿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从而在注射装置驱动注射器进行注射时,不会牵动预包装带的连接部动作,确保了预包装注射器的稳定运输。
29.优选地,所述针剂输送机构包括驱动体及运输驱动器,所述驱动体固定于一旋转轴上,所述运输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体绕轴旋转;
30.所述驱动体上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注射器本体的形状相适配;
31.所述容置槽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注射器在容置槽轴向方向的移动范围。
3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驱动体的旋转可以使设于驱动体上的容置槽刚好容纳注射器本体,并基于驱动体的旋转,带动预包装注射器整体前进,驱动体上相邻容置槽的间距与预包装带中相邻套袋部的距离相适配,从而可以实现预包装注射器的连续供料。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注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包装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机构推动推杆向前位移后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机构中第二驱动器与推杆夹持部分离状态示意图;
37.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38.1、预包装注射器;1

1、注射器本体;1
‑1‑
1、针筒本体;1
‑1‑
2、推杆本体;1

2、预包装带;1
‑2‑
1、套袋部;1
‑2‑
2、连接部;2、针剂输送机构;2

1、驱动体;2
‑1‑
1、容置槽;3、注射机构;3

1、第一驱动器;3
‑1‑
1、针筒夹持部;3

2、第二驱动器;3
‑2‑
1、推杆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0.如图1所示,
41.一种自动注射系统,包括预包装注射器1、针剂输送机构2和注射机构 3;
42.所述预包装注射器1包括注射器本体1

1,所述注射器本体1

1内预先包装有药剂;所述预包装注射器1包括注射器本体1

1及预包装带1

2,所述预包装带1

2包括用于容置注射器本体1

1的套袋部1
‑2‑
1及连接相邻套袋部1
‑2‑
1的连接部1
‑2‑
2;所述注射器本体1

1穿设在所述套袋部1
‑2‑
1,可沿所述套袋部1
‑2‑
1轴向移动。
43.所述针剂输送机构2用于将注射器本体1

1挨个输送至注射位置;所述针剂输送机构2包括驱动体2

1及运输驱动器,所述驱动体2

1固定于一旋转轴上,所述运输驱动器驱动所述驱动体2

1绕轴旋转;
44.所述驱动体2

1上设有容置槽2
‑1‑
1,所述容置槽2
‑1‑
1与注射器本体1

1 的形状相适配;
45.所述容置槽2
‑1‑
1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注射器在容置槽2
‑1‑
1轴向方向的移动范围。
46.所述注射机构3与所述注射位置相适配,用于驱动注射器推送药物,所述注射器本体1

1包括针筒本体1
‑1‑
1和推杆本体1
‑1‑
2,所述针筒本体1
‑1‑
1 的端部设有针筒限位部,所述推杆本体1
‑1‑
2的端部设有推拉部,所述注射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器3

1和第二驱动器3

2;
47.所述第一驱动器3

1的驱动端设有针筒夹持部3
‑1‑
1,所述针筒夹持部3
‑1‑
1上滑动连接有推杆夹持部3
‑2‑
1;
48.所述第二驱动器3

2用于推动推杆夹持部3
‑2‑
1动作。所述第二驱动器 3

2与所述推杆夹持部3
‑2‑
1可分离。
49.所述第一驱动器3

1为微型气缸,所述第二驱动器3

2为螺杆电机。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