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0766456发布日期:2022-07-15 23:0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
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护辅助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picc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导管的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该措施在儿童肿瘤治疗种应用非常广泛。
3.然而,儿童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很多孩子一躺在治疗床上或者进行穿刺的初始过程,就出现惊恐、哭闹,或用脚踢破坏消毒好的无菌环境等情况,当置管过程伴随有激烈肢体活动的情况下,一方面不易于置管,进而会影响置管穿刺成功率。
4.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更多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整个穿刺过程,这样不但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还带来了不必要的污染可能性。
5.同时,对患儿来说,该过程由于被很多对其来说是陌生的人大力按压,使其不但遭受额外的身体上痛苦,还容易对其心理来说容易造成厌医、恐医的情况,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后期的良性治疗。对于患儿家人来说,目睹该过程会产生极其不适的心理感受和悲切感,极易发生对医疗的抵触和不信任感,进而导致远期的医疗矛盾和消极态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限制行为的固定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减少医护人力投入,大大降低了患儿对环境的恐惧,避免了不必要的紧张环境。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约束装置本体、内约束件和外约束件;
8.其中,上述约束装置本体,包括第一约束构件和第二约束构件;
9.上述第一约束构件和第二约束构件可相对闭合和打开;
10.上述内约束件,设置于约束装置本体的顶部,包括至少一个约束带结构;
11.上述外约束件,设置于约束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套外约束组件;
12.上述外约束组件,包括第一外约束件和第二外约束件;
13.上述第一外约束件和第二外约束件可相对闭合和打开;
14.当第一外约束件和第二外约束件相对闭合时,包裹约束装置本体。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约束构件上具有开合a件;
16.上述第二约束构件上具有开合b件;
17.上述开合a件和开合b件的结构和位置相匹配。
1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开合a件和开合b件均为条状体;
19.或
20.上述开合a件和开合b件为黏贴扣结构;
21.或
22.上述开合a件和开合b件为卡扣结构。
2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内约束件,包括第一内约束件和第二内约束件;
24.上述第一内约束件和第二内约束件,对称的设置于约束装置本体中心线的两侧;
25.上述第一内约束件和第二内约束件之间具有间距。
2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约束装置本体上具有与约束带结构相互扣合的结构。
2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外约束件,包括两套外约束件组件;
28.两套上述外约束件组件上下设置。
2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第一外约束件上具有开合i件;
30.上述第二外约束件上具有开合ii件;
31.上述开合i件和开合ii件的结构和位置相匹配。
3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开合i件和开合ii件均为条状体;
33.或
34.上述开合i件和开合ii件为黏贴扣结构;
35.或
36.上述开合i件和开合ii件为扣结构。
37.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38.通过使用该设备,能够在穿刺过程中,有效限制患儿的挣扎行为,同时由于采用多层分级裹缚的方式,也不会过分紧缚患儿使其发生不适感或导致血脉流动不畅的情况。
附图说明
39.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a、2b、2c为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儿童上肢picc穿刺置管约束固定装置,由约束装置本体100、内约束件和外约束件组成;
42.该约束装置本体100,包括设备主体、第一约束构件110和第二约束构件120;
43.其中,该设备主体为患者平躺位置;
44.该第一约束构件110和第二约束构件120可相对闭合和打开;
45.考虑到患儿的体型差异,该第一约束构件110和第二约束构件120可相对闭合状态下的体积可以调节。
46.一般来说,为了实现上述可调节的过程,该第一约束构件110和第二约束构件120的外视面上具有成对的闭合构件,如:魔术黏贴扣、绳扣、卡扣等等各类能够实现两个构件连接的结构;
4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固定的效果和舒适度的结果,该内约束件为两条带状体,即、第一内约束件210和第二内约束件220;
48.该第一内约束件210和第二内约束件220均固定缝接在设备主体的顶部;
49.第一内约束件210和第二内约束件220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够使患者的头部通过;
50.该第一内约束件210和第二内约束件220的末端具有能与设备主体相互连接的结构,该结构也可以为上述魔术黏贴扣、绳扣、卡扣等等各类能够实现两个构件连接的构件;
51.该外约束件,设置于约束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包括两套外约束组件,即、第一外约束组件和第二外约束组件;
52.该第一外约束组件,包括第一外约束件311和第二外约束件312;
53.该第一外约束件311和第二外约束件312可相对闭合和打开;
54.当第一外约束件311和第二外约束件312相对闭合时,包裹约束装置本体的上部;
55.该第一外约束件311的内表面具有魔术母贴3111;
56.该第二外约束件312的外表面具有魔术子贴3121;
57.该第二外约束组件,包括第一外约束件321和第二外约束件322;
58.该第一外约束件321和第二外约束件322可相对闭合和打开;
59.当第一外约束件321和第二外约束件322相对闭合时,包裹约束装置本体的下部;
60.该第一外约束件321的内表面具有魔术母贴3211;
61.该第二外约束件322的外表面具有魔术子贴3221;
62.这种分段式的包裹方法不但能有效包裹患儿,但不至于过于紧缚产生不适感。
63.如图2a-2c所示,具体的穿戴方式为:
64.s1.将患儿至于设备主体位置,上臂穿刺部位露出(一般为右上臂);
65.s2.将内约束件呈x型固定患儿;
66.s3.将第一约束构件和第二约束构件分别裹住患儿;
67.s4.将第一外约束件311和第二外约束件312裹住本体上部;
68.s5.将第一外约束件321和第二外约束件322裹住本体下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