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驱动装置、注射泵及射频消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44789发布日期:2021-11-29 18:3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驱动装置、注射泵及射频消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驱动装置、注射泵及射频消融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人体异常组织的治疗,其原理是应用高频的交变电流使异常组织(例如肿瘤)内离子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摩擦,将射频能量转化为热能,使得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
3.用于射频消融治疗的器械包括消融仪、与消融仪相连的消融导管。消融导管穿刺进入人体,以便对人体异常组织实施消融。在消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消融导管功能部位周围的组织干燥炭化后“结痂”,从而导致消融停止,消融不彻底,因此,业界在消融过程中,通过注射器向消融导管注射换热介质,换热介质经由消融导管流出,以冷却消融部位,避免结痂,确保对异常组织的充分消融。
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不能实现自动灌注换热介质、注射速度慢、效率低,无法自动测算注射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驱动装置,注射泵及射频消融系统。通过线性驱动机构及余量检测机构,实现注射器自动灌注并自动测算剩余量从而计算出注射量,提高工作效率。
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注射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线性驱动机构、与所述线性驱动机构连接的推柄,以及注射余量检测机构,所述推柄用于与所述注射器的推杆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线性驱动机构包括一滑动件,所述注射余量检测机构包括相对所述滑动件固定的挡光板,以及相对所述壳体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光耦。通过所述线性驱动机构驱动注射器以及注射余量检测构造的设置,实现自动灌注并自动检测注射余量,提高注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注射效率低以及无法自动测算注射量的问题。
7.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光耦为多个,所述多个光耦沿直线设置在所述挡光板的行程路径上。
8.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多个光耦中包括对应于所述注射器最大抽取位置的第一光耦。
9.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多个光耦中包括一关机复位检测的第二光耦,关机时所述挡光板位于此位置。
10.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多个光耦中包括对应于所述注射器10ml位置的第三光耦。
11.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多个光耦中包括对应于所述注射器50ml位置的第四光耦。
12.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线性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机以及丝杆,所述丝杆由所述电机驱动而可旋转,所述滑动件和所述丝杆的螺纹配合,所述挡光板固定于所述滑动件上。
13.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滑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部、滑动部和连接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丝杆的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部通过导向轴与所述推柄连接,所述滑动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滑动部与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一滑轨相配合。
14.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挡光板呈倒置的z字形,所述挡光板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连接于连接板的两端的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顶板用于与所述光耦配合。
15.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注射器驱动装置还包括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柄处。
1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注射泵,所述注射泵包括注射器以及上述注射器驱动装置。
17.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射频消融系统,包括消融导管、与消融导管连接的消融仪和上述注射泵。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注射泵的主视图。
20.图2为图1所示注射泵的左视图。
21.图3为图1所示注射泵的俯视图。
22.图4为图3所示注射泵沿a

a线的局部剖视图。
23.图5为图4注射泵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图1所示注射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的后盖被省略以显示其内部结构。
25.图7为图6所示注射泵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的射频消融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30.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射泵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1.请参阅图1

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注射泵100包括注射器10及用于推动所述注射器10的驱动装置20。
32.所述驱动装置20包括壳体22、安装于壳体22内的线性驱动机构24以及可由所述线性驱动机构24驱动的推柄26。所述推柄26位于所述壳体22外,其与所述线性驱动机构24之间通过一导向轴27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27穿过所述壳体22的侧壁。注射器10安装于驱动装置20的壳体22上。注射器10包括一推杆12,推杆12可在注射器10的内侧壁14上来回移动。推杆12的端部与所述推柄26可拆卸地连接。线性驱动器24工作时驱动所述推柄26移动,推柄26进而带动注射器10的推杆12移动,从而将液体抽入注射器10内或将注射器10内的液体推出,实现自动灌注。
33.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的壳体22由前壳222和后盖224连接而成。所述前壳222和后盖224合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线性驱动机构24设置在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前壳222的外侧形成有一安装腔,注射器1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腔内。前壳222在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还设有收容槽,推柄26可移动至所述收容槽内,如此设计的注射泵100的结构更为紧凑,方便收纳及运输。
34.具体地,所述线性驱动机构24包括电机242、由电机242驱动的丝杆244、与丝杆244螺纹啮合的滑动件246。一滑轨247相对于所述壳体22固定,所述滑动件246套置于所述滑轨247上。所述滑动件246的一侧与所述导向轴27固定连接。因此,电机242工作时驱动所述丝杆244转动,丝杆244进而驱动滑动件246沿滑轨247进行直线运动,滑动件246运动时带动导向轴27直线运动,进而驱动所述推柄26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丝杆244通过减速机构与电机242的转轴连接。具体地,减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248和从动齿轮249。主动齿轮248与电机242的转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249与丝杆24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49的齿数大于所述主动齿轮248的齿数。
35.所述壳体22内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26和第二固定板227。所述电机24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6和第二固定板227之间,且电机24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6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板227的内侧,所述减速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6背离所述第二固定板227的外侧。电机242的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226与所述减速机构的主动齿轮248连接。所述丝杆244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6和第二固定板227内。所述丝杆244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226与所述从动齿轮249固定连接。
36.所述滑动件246包括一体连接的螺纹部241、滑动部243和连接部245。所述螺纹部
241的中央具有一螺纹孔,螺纹孔的内螺纹与丝杆244上的外螺纹啮合。所述连接部245自所述螺纹部241的一侧延伸,连接部245用于与导向轴27固定连接,从而驱动导向轴27运动。所述滑动部243自所述连接部245一端延伸。滑动部243具有一滑槽,用于与所述滑轨247配合。
37.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三固定板228,第三固定板228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7间隔设置。一直线轴承229由所述第二固定板227和第三固定板228支撑,所述导向轴27穿过所述直线轴承229从而可旋转地支撑于其中。
38.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泵100还包括一注射余量检测机构30。所述注射余量检测机构30包括相对所述滑动件246固定的挡光板32,以及相对所述壳体22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光耦34。所述挡光板32固定于所述滑动件246的连接部245上。电机242工作时,挡光板32随滑动件246进行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耦34设置在挡光板32的行程路径上。
39.具体地,挡光板32自大致呈倒z字形,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板322,以及分别连接于连接板322的两端的底板324和顶板326,所述底板324和顶板326分别位于连接板322的两侧。所述底板324与滑动件246的连接部245固定连接。顶板326位于底板324的上方,顶板326的一侧与连接板322连接,另一侧朝外延伸。
40.所述光耦34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间隔形成一槽口。挡光板32随滑动件246移动时,挡光板32的顶板326经过光耦34的槽口,遮挡住从光发射器射出的光,从而使得挡光板32的位置被光耦34检测到,从而通过挡光板32的位置确定推柄26以及注射器的推杆12的位置,继而获得注射器的液体余量。
41.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射余量检测机构30包括四个光耦34,所述四个光耦34沿直线布置在所述挡光板32的行程路径上。参考图6,所述四个光耦从34左到右依次分布。具体的,右侧第一个光耦34为关机复位检测,关机时挡光片32处在此位置;右侧第二个光耦34为注射器10ml位置,挡光片32注射时处在此位置时开启软件算法,计算什么时候注射到10ml;左侧第一个光耦34为抽取量最大值位置,抽取时抽取到此位置停止,不能继续执行抽取动作,只能注射;左侧第二个光耦34为注射器50ml位置,为软件提供位置参考。
42.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泵100还包括一压力检测机构40,压力检测机构40设置在推柄26上,用于检测推柄26施加给推杆12端部的推力大小,也即电机242输出力矩的大小。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机构40设置在推柄26内部。
43.具体地,参考图5,推柄26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262和盖体264。所述本体262的一侧用于收容所述推杆12的端部,本体262的另一侧与盖体264固定连接。本体262内设有一贯通的收容腔,压力检测机构40设置于收容腔内。压力检测机构40包括压力传感器42、接触放大件44,以及复位弹簧46。压力传感器42设置在本体262的收容腔内,其一侧由盖体264的内壁支撑。接触放大件44设置于收容腔内,位于压力传感器42与推杆12的端部之间。接触放大件44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与压力传感器42抵接,第二端用于抵接推杆12的端部,第二端的面积大于第一端的面积,从而增大其与推杆12端部的接触面积。
44.复位弹簧46套置在接触放大件44外围,其一端抵接接触放大件44外围的一台阶面,另一端抵接于本体262的表面,当注射器10的推杆12被装上时,复位弹簧46被压缩。推柄26沿注射方向移动时,推柄26的盖体264通过接触放大件44顶推推杆12的端部,从而使推杆12移动,并将注射器10内的液体排出。位于盖体264内壁和接触放大件44的第一端之间的压力传感器42受压,从而检测推柄26的推力大小。在注射器10的推杆12被移除时,复位弹簧46
顶推所述接触放大件44,卸除压力传感器42所受的压力。
4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消融系统200,该消融系统200包括消融导管101、与所述消融导管101连接的消融仪102和上述注射泵100。注射泵100与消融仪102连接,可根据消融进程自动对射频消融操作对象的消融部位递送换热介质。
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电机推力的大小,通过电机的推力大小来控制注射器输出的注射量,能实现自动灌注并自动测算注射量,提高工作效率。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49.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5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