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3532发布日期:2022-01-07 23:2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杀菌系统。


背景技术:

2.浆池是造纸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设备,起着浆料存储和过渡的作用。浆料是由碳、氢、氧为主体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淀粉、胶料、填料、细小纤维等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浆池的温度一般在35℃~45℃左右,非常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繁殖可在浆池中产生腐浆。
3.为了控制浆池腐浆,现有的技术是,先把氨盐溶液与次氯酸盐溶液通过管道混合、反应,产生具有杀菌功效的成分,再添加入到浆料管路中,从而把杀菌剂组分带进浆池。
4.通过氨盐溶液与次氯酸盐溶液产生的杀菌组分安全性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如果加入点距离浆池远,容易水解导致失效,影响杀菌效果;浆池内的液位一般控制在70%~90%之间,浆池靠近顶部的内壁容易粘浆,该部分浆料没有流动性,容易产生腐浆;氨盐溶液与次氯酸盐溶液通过管道进行混合,反应不充分,原料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杀菌系统。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杀菌系统,包括雾化装置、氨盐溶液池、次氯酸盐溶液池和压缩装置;所述雾化装置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氨盐溶液池、次氯酸盐溶液池和压缩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氨盐溶液池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计量泵、流量调节阀、液压调节器和压力表,所述雾化装置与次氯酸盐溶液池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计量泵、流量调节阀、液压调节器和压力表,所述雾化装置与压缩装置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空气调节器和压力表;所述雾化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管路、第二环形管路和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与环形管路连通;所述压缩装置与次氯酸盐溶液池通过管道连接,且与第一环形管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缩装置与氨盐溶液池通过管道连接,且与第二环形管路通过管道连接。
7.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杀菌技术的添加方式,现有的杀菌剂技术在浆料管道添加,远离浆池,本实用新型的加入点在浆池,延长了药剂抑菌的时效性。
8.优选地,所述环形管路设于浆池内,距离浆池顶部45-55cm,所述浆池的形状为圆柱桶状,浆池侧面设有清扫孔,距离浆池底部50-60cm。环形管路以及安装位置可以确保两种药品有充分混合、反应的空间;清扫孔安装的目的是检修期间,供操作人员进入浆池,以便对浆池进行维护。
9.优选地,所述环形管路中心对称设有4个以上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50度。
10.雾化喷嘴用于次氯酸盐溶液和氨盐溶液的雾化,夹角40-50度时,两种溶液混合的
更均匀,更有利于发生即时化学反应,提高化学品的转化率。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管路与第二环形管路的雾化喷嘴的数量一致,第一环形管路与第二环形管路的雾化喷嘴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重合,第一环形管路与第二环形管路的竖直距离小于10cm。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系统中雾化喷嘴的数量和位置都是为了确保两种杀菌剂能够充分反应。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系统中,杀菌剂氨盐溶液和次氯酸盐溶液的体积流量比为1:3时,在这个配比下,化学反应的转化率最高。
14.优选地,所述压缩装置中压缩空气的压力为2-2.5公斤。压力低于2公斤,影响药品的雾化效果;压力高于2.5公斤,药品雾化后的喷射距离远,不利于两种药品的混合、反应。
15.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杀菌系统的操作方法,所述次氯酸盐溶液经管道运输至第一环形管路,所述氨盐溶液经管道运输至第二环形管路,次氯酸盐溶液与氨盐溶液混合后进行浆池杀菌。
16.优选地,所述氨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32%,所述次氯酸盐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12%;其中,所述氨盐溶液和次氯酸盐溶液的体积流量比为:氨盐溶液:次氯酸盐溶液=1:3。杀菌剂浓度选择主要从产品稳定性及运输成本两方面考虑,浓度过高,药品不稳定,容易分解;浓度低,则运输成本会增加。
17.优选地,所述抑制浆池腐浆的系统每天启动2-3次,每次3-5min。
1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所述的杀菌系统在抑制浆池腐浆中的应用。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杀菌技术的混合、反应方式,现有的杀菌技术将氨盐溶液与次氯酸盐溶液在管道内混合,并在管道内进行化学反应,本实用新型通过专门设计的装置,使氨盐溶液与次氯酸盐溶液在浆池内实现雾化接触,并发生即时化学反应,提高化学品的转化率。(2)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杀菌技术的添加方式,现有的杀菌剂技术在浆料管道添加,远离浆池,本实用新型的加入点在浆池,延长了药剂抑菌的时效性。(3)本实用新型利用专门的装置,使浆池液位以上的池壁都粘附有杀菌组分,实现全方位抑菌,避免腐浆的产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杀菌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次氯酸盐溶液池;2、氨盐溶液池;3、计量泵;4、流量调节阀;5、液压调节器和压力表;6、空气调节器和压力表;7、浆池;8、雾化喷嘴;9、第一环形管路;10、第二环形管路;11、管道;12、压缩装置;13、雾化装置;14、清扫孔。
22.图2为图1中雾化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
25.本实用新型所述杀菌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雾化装置13、氨盐溶液池2、次氯酸盐
溶液池1和压缩装置12;所述雾化装置13通过管道11分别连接氨盐溶液池2、次氯酸盐溶液池1和压缩装置12;
26.所述雾化装置13与氨盐溶液池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计量泵3、流量调节阀4、液压调节器和压力表5,所述雾化装置13与次氯酸盐溶液池1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计量泵3、流量调节阀4、液压调节器和压力表5,所述雾化装置13与压缩装置12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4、空气调节器和压力表6;所述雾化装置13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环形管路9、第二环形管路10和雾化喷嘴8,所述雾化喷嘴8与环形管路连通;所述压缩装置12与次氯酸盐溶液池1通过管道连接,且与第一环形管路9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压缩装置12与氨盐溶液池2通过管道连接,且与第二环形管路10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地,为了延长了药剂抑菌的时效性,本实用新型的加入点在浆池,所述环形管路安装在浆池7内,距离浆池7顶部45-55cm,例如,距离浆池7顶部可以是45cm、50cm、52cm、55cm,具体的距离浆池7顶部的距离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方便程度来进行选择。
27.所述浆池7的形状为圆柱桶状,浆池7侧面设有清扫孔14,距离浆池底部50-60cm,例如,距离浆池底部可以是50cm、52cm、55cm、60cm,具体的距离浆池7顶部的距离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方便程度来进行选择。所述环形管路中心对称安装4个雾化喷嘴8,不限于4个雾化喷嘴8,还可以设有6个或8个雾化喷嘴8;进一步地,为了更有利于发生即时化学反应,提高化学品的转化率,本实用新型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50度,例如,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0度、45度、50度,具体的夹角根据实际杀菌过程进行调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两种杀菌剂能够充分反应,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环形管路9与第二环形管路10的雾化喷嘴的数量一致,第一环形管路与第二环形管路的雾化喷嘴在竖直面上的投影重合,第一环形管路与第二环形管路的竖直距离小于10cm。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所述的杀菌系统的操作方法,所述次氯酸盐溶液经管道运输至第一环形管路,所述氨盐溶液经管道运输至第二环形管路,次氯酸盐溶液与氨盐溶液混合后进行浆池杀菌,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到的产品稳定且运输成本较低,所述氨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32%,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次氯酸盐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12%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中,所述氨盐溶液和次氯酸盐溶液的体积流量比为:氨盐溶液:次氯酸盐溶液=1:3。
29.试验例细菌总数检测
30.试验过程:对于浆料的tbc(细菌总数)检测数据,要求小于104。
31.试验具体步骤:
32.a、检测用品——细菌/真菌培养片、无菌取样袋、微量移液枪、稀释管、液体转移枪头、稀释水(无菌水)
33.b、取样——做好取样袋的标识。开启取样管阀门,连续排放10秒;然后用取样袋直接接取样品;期间不接触其他物品。取样袋在取样时方可撕开密封口,(不可事先撕开)。取样后,立即到工厂检验室或检测地点进行检测。
34.c、稀释管的准备——在取样前,在取样袋中准备好无菌稀释水。将量程为1000微升的微量移液枪的刻度调整到990。用该微量移液枪向稀释管中转移2970微升无菌水(每次990微升,三次)。
35.d、需氧细菌/真菌培养片的准备——取出培养片,未使用完/已拆封的培养片包,无需冷藏保存;应放置于温度《21℃,及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中。已打开的培养片包,必须在1个月内用完。
36.e、检测步骤
37.(1)将量程为200微升的微量移液器的刻度调整到30;装上针头。
38.(2)用该微量移液器从试样袋中抽取30微升样品液体,加入到第一支稀释管中,摇匀,即配制成100倍稀释液(102)。丢弃针头。
39.(3)从第一支稀释管吸取30微升液体移至第二支稀释管中,摇匀,即配制成10000倍稀释液(104)。丢弃针头。
40.(4)从第二支稀释管吸取30微升液体移至第三支稀释管中,摇匀,即配制成1000000倍稀释液(106)。丢弃针头。
41.依次类推制备需要的样品稀释液
42.(1)将量程为1000微升的微量移液器微升的刻度调整到1000。装上针头。
43.(2)分别从高倍数稀释液开始,依次从稀释液中吸取1000微升的样品,滴加在相应标记细菌或真菌培养片底膜的中心。
44.(3)应小心掀起和放下培养片的覆盖膜,用相应的专用压板压平培养片,以让接种的试样分布于圆形区域,注意不要扭转或让压片滑动。
45.(4)将制作好的培养片置于35℃的生物培养箱中,细菌培养片48小时后取出;真菌培养片需放置在培养箱中3-5天后取出。
46.(5)计数已变红色的细菌点,乘上相应的稀释倍数,即计算出该样品的细菌数。计数已变蓝色或棕色的真菌点,乘上相应的稀释倍数,即计算出该样品的真菌数,cfu/ml。
47.试验结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系统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系统检测数据如下表2所示:
48.表1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使用本实用新型)
49.检测时间2019/11/192019/11/272019/12/82019/12/17tbc检测(细菌总数)8.0
×
1026.0
×
1024.7
×
1025.0
×
10250.表2细菌总数检测结果(不使用本实用新型)
51.检测时间2019/10/122019/10/132019/10/142019/10/15tbc检测(细菌总数)6.0
×
1035.2
×
1039.1
×
1037.0
×
10352.由表1和表2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系统,浆池tbc检测数据远低于104,效果明显。而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菌系统,细菌量明显多于本实用新型,为本实用新型的10倍及以上。
53.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