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0873发布日期:2022-10-28 20:5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血液灌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器。


背景技术:

2.血液灌流器包括筒体和端盖,现有技术往往在端盖上安装滤网,并在端盖与筒体之间安装密封圈,例如公开号为cn2042751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的血液灌流器,该方案的滤网组件 6包括滤网网架601和滤网片602,密封圈5/10和滤网网架601均套在端盖的定位凸环92的外周壁上。
3.然而,如果将密封圈5/10与滤网网架601设置为抵接密封,那么在对血液灌流器进行灭菌作业时,由于密封圈5/10与滤网网架601膨胀变形,滤网网架601容易被密封圈5/10挤压损坏。
4.为了避免滤网网架在对血液灌流器进行灭菌作业时被挤压损坏,请参照cn204275129u的说明书附图,其背景技术的方案在滤网网架 601与密封圈5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虽然能够避免滤网网架601与密封圈5在高温灭菌时过度挤压,但这导致吸附柱7内(筒体的筒腔中) 的吸附剂(例如小分子树脂)可能经过滤网网架601的径向外侧空间,以及经过滤网网架601与密封圈5之间的间隙翻至滤网组件6与端盖 9之间的空间中,导致吸附剂出现泄漏。
5.并且,cn204275129u实施例的方案中,请参照说明书附图,该方案虽然将密封圈10的内环部12与滤网网架601设置为接触配合,但由于环形槽93的存在,导致内环部12与滤网网架601之间容易出现挤压力不足的情况,并且内环部12容易向环形槽93一侧变形,导致内环部12与滤网网架601之间的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吸附剂仍然可能通过内环部12与滤网网架601之间进入到滤网组件6与端盖9之间的空间中,导致吸附剂出现泄漏。
6.另外,请参照公开号为cn105343954a的中国发明专利,在使用血液灌流器之前,需要进行预冲处理,以清理滤网组件与端盖之间的吸附剂,如果吸附剂泄漏量较多,也会导致预冲时间延长,以及导致预冲液用量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良好且不易被热膨胀损坏的血液灌流器。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液灌流器包括端盖、滤网、密封圈和筒体,端盖覆盖在筒体的筒口处,端盖与筒体固定连接,端盖上具有血嘴和沿第一方向朝向筒体的筒腔凸出的凸环,血嘴与凸环的环内侧空间连通,滤网包括网片和沿网片外周延伸的网架,网片覆盖在凸环的沿第一方向的前端,网架及密封圈均固定套设在端盖的外周壁上,密封圈与端盖密封配合,密封圈位于网架的沿第一方向的后侧;网架上具有朝密封圈凸出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沿网架的周向环绕设置,第一凸筋与密封圈抵接密封,第一凸筋的环内侧具有让位空间,和/或第一凸筋的环外侧具有让位空间;沿第一方向,让位空间位于密封圈与网架之间。
9.由上可见,血液灌流器既有利于减少吸附剂向网片的沿第一方向后侧的泄漏,有利于减少预冲液的用量,减少预冲时间,又有利于避免网架等零件被挤压损坏,有利于确保血液灌流器的质量良好。
1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方向为筒体的轴向。
11.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密封圈被挤压在端盖与筒体之间。
12.由上可见,这样密封圈既用于对筒体与端盖的配合进行密封,又用于对端盖与网架的配合进行密封,有利于减少血液灌流器中密封圈的数量,有利于简化血液灌流器的结构,有利于提升血液灌流器的经济性。
13.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凸环伸于筒体的筒腔中。
14.进一步的方案是,密封圈被挤压在端盖的外周壁与筒体的内筒壁之间。
15.由上可见,这样密封圈的密封挤压力沿径向,一方面,端盖与筒体在轴向上的连接强度和挤压力变化不会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有利于确保端盖与筒体之间的密封性能稳定良好,另一方面,密封圈不会对端盖和筒体施加沿轴向的挤压力,密封圈不会导致端盖与筒体在轴向上的配合出现松动,有利于降低端盖与筒体配合连接的难度。
16.进一步的方案是,网架的外周壁上具有第二凸筋,第二凸筋沿网架的周向环绕设置,第二凸筋与筒体的内筒壁间隙配合。
17.由上可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第二凸筋穿入筒体的筒腔的难度,另一方面,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吸附剂翻向网片的沿第一方向的负向侧的风险。
18.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盖的外周壁上具有沿第一方向朝向筒体的第一台阶面,网架与第一台阶面抵接,第一凸筋位于第一台阶面的径向外侧。
19.由上可见,第一台阶面能够对网架起到轴向限定位的作用,避免网架相对端盖向第一方向的负向过度偏移,避免凸环将网片挤压损坏。
20.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端盖的外周壁上还具有沿第一方向朝向筒体的第二台阶面,网架与凸环固定连接,第二台阶面、密封圈及第一凸筋沿第一方向依次抵接。
21.由上可见,这样第二台阶面能够限制密封圈背向网架变形,因而在对血液灌流器进行灭菌作业时,密封圈只能向第一凸筋和让位空间一侧膨胀膨胀,进一步有利于提升密封圈与第一凸筋在此时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吸附剂翻入网片的沿第一方向的负向侧的风险。
22.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密封圈采用热膨胀材料制成,网架采用热膨胀材料制成。
23.还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网架采用聚丙烯或聚碳酸酯制成。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实施例的剖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血液灌流器实施例中端盖的剖视图;
26.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血液灌流器包括筒状的筒体1、锁紧螺母 2、端盖3、密封圈4和滤网5,锁紧螺母2、端盖3、密封圈4和滤网5的组合具有两组,两组上述组合分别安装在
筒体1的沿轴向分布的两个筒口处,两组上述组合的结构相同,且两组上述组合与筒体1的配合方式相同,下文以其中一组上述组合与筒体1的配合对本方案进行说明。
28.本实施例的端盖3覆盖在筒体1的筒口处,端盖3通过锁紧螺母 2与筒体1固定连接,锁紧螺母2将筒体1和端盖3固定连接的方案例如可以是:锁紧螺母2与筒体1的外周壁螺纹连接,端盖3的部分结构被沿轴向挤压固定在筒体1的筒口端面与锁紧螺母2之间,后述的第三台阶面39(参见图2)在锁紧螺母2的作用下与筒体1的筒口端面抵接固定;当然,锁紧螺母2将筒体1和端盖3固定连接的方案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例如参照cn204275129u公开的方案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29.本实施例将沿筒体1的轴向从端盖3指向筒体1的方向设为正向/ 向前(第一方向),图2及图3中箭头z指示的方向即为正向,将沿轴向从筒体1指向端盖3的方向设为负向/向后(第一方向的负向),本实施例的端盖3具有血嘴31和沿正向朝筒体1的筒腔11凸出的凸环32,凸环32伸于筒体1的筒腔11中,凸环32的外周壁面与筒体1 的内筒壁面轴线重合且间隔设置。
30.请参照图2,端盖3的外周轮廓呈圆形,端盖3的外周壁面具有沿负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段柱面33、第二段柱面34、第三段柱面35和第四段柱面36,第一段柱面33、第二段柱面34、第三段柱面35和第四段柱面36的轴线重合且直径依次增大,第一段柱面33与第二段柱面34之间由第一台阶面37连接,第二段柱面34与第三段柱面35之间由第二台阶面38连接,第三段柱面35与第四段柱面36之间由第三台阶面39连接,第一台阶面37、第二台阶面38及第三台阶面39均朝向正向。
31.请参照图2及图3,第一段柱面33为凸环32的外周壁面,滤网5 具有网架51和网片52,网架51呈圆环状,网架51沿网片52的外周边缘延伸,网架51相对网片52朝负向凸出,网片52覆盖在凸环32 的前端,网片52与凸环32间隔设置,网架51固定套设在第一段柱面33上,网架51的负向侧端面具有位于第二段柱面34的延展面的径向内侧的第一环面区域和位于第二段柱面34的延展面的径向外侧的第二环面区域,第一环面区域与第一台阶面37抵接。
32.第一台阶面37能够对网架51起到轴向限定位的作用,避免网架 51相对端盖3向负向过度偏移,避免凸环32将网片52挤压损坏。
33.具体地,网架51的内周壁与第一段柱面33螺纹连接。
34.筒体1的筒腔11中容置有吸附剂,吸附剂例如可以是树脂吸附剂,血嘴31与凸环32的内侧环腔连通,网片52阻止吸附剂通过凸环32 的内侧环腔向血嘴31运动。
35.密封圈4套于第二段柱面34上,密封圈4被沿径向挤压在筒体1 的内筒壁与第二段柱面34之间,密封圈4将端盖3与筒体1的配合密封,这样筒体1的筒腔11中的吸附剂不容易泄漏出血液灌流器之外。
36.网架51的负向侧端面上具有第一凸筋511,第一凸筋511为沿网架51的周向延伸的环状凸筋,第一凸筋511从第二环面区域朝负向凸出,第一凸筋511与密封圈4抵接密封,第一凸筋511的环内侧及环外侧均具有让位空间6,让位空间6位于第二环面区域与密封圈4之间。
37.本实施例由于第一凸筋511与密封圈4抵接密封,并且由于密封圈4的负向侧被第二台阶面38限位,因而密封圈4不容易朝负向变形,网架51与密封圈4之间能够问稳定地保
持较大挤压力,有利于确保网架51与密封圈4之间密封良好,这样血液灌流器在不进行灭菌作业的一般状态下时,筒体1的筒腔11中的吸附剂不容易经过网架51的径向外侧、网架51与密封圈4之间、以及网架51与第一段柱面33之间泄漏至网片52的负向侧。
38.本实施例的密封圈4由热膨胀材料制成,在对本实施例的血液灌流器进行灭菌作业时,血液灌流器处于较高温度的环境中,此时密封圈4受热膨胀,进一步增大第一凸筋511与密封圈4的挤压力,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密封圈4与网架51之间的密封性能,确保密封圈4 与网架51之间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更佳的密封性能,而且由于第一凸筋511的环内侧及环外侧均具有让位空间6,因而密封圈4膨胀变形并不会导致网架51、密封圈4、端盖3及筒体1的配合受膨胀压力损坏。
39.吸附剂在高温状态下的运动更加活跃,因而本实施例在对血液灌流器进行灭菌作业时增强密封圈4与第一凸筋511的挤压力有利于阻止运动活跃的吸附剂向网片52的负向侧泄漏。
40.也即本实施例的血液灌流器既有利于减少吸附剂向网片52负向侧的泄漏,有利于减少预冲液的用量,减少预冲时间,又有利于避免网架51等零件被挤压损坏,有利于确保血液灌流器的质量良好。
41.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网架51由热膨胀材料制成,例如网架51由聚丙烯或者聚碳酸脂制成。
42.优选地,端盖3和滤网5均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43.优选地,网架51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凸筋(图中未示出),第二凸筋沿网架51的径向朝外凸出,也即第二凸筋朝筒体1的内筒壁凸出,第二凸筋为沿网架51的周向延伸的环状凸筋,第二凸筋与筒体1的内筒壁间隙配合。这样在装配生产血液灌流器时,首先将密封圈4及滤网5固定套设在端盖3的外周壁上,然后将滤网5、密封圈4以及端盖3的第一段柱面33、第二段柱面34和第三段柱面35穿入筒体1的筒腔11中,最后采用锁紧螺母2将端盖3与筒体1固定连接,在滤网 5穿入筒体1的筒腔11时,由于第二凸筋与筒体1的内筒壁间隙配合,因而第二凸筋穿入筒体1的筒腔11的难度较低;并且,在对本实施例的血液灌流器进行灭菌作业时,第二凸筋受热膨胀,使得第二凸筋与筒体1的内筒壁紧密接触配合,此时第二凸筋与筒体1的内筒壁的配合能够阻挡大部分吸附剂,避免大量吸附剂经网架51与筒体1的内筒壁之间的间隙到达第一凸筋511的径向外侧,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吸附剂翻至网片52的负向侧的风险;此外,第二凸筋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大网架51的外周壁面与筒体1的内筒壁面之间的距离,避免网架51 的外周壁面大面积地与筒体1的内筒壁挤压,避免网架51因受到过大的挤压力而损坏。
44.可选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密封圈4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参照cn204275129u的背景技术方案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45.本实施例的密封圈4既用于对筒体1与端盖3的配合进行密封,又用于对端盖3与网架51的配合进行密封,有利于减少密封圈4的数量,有利于简化血液灌流器的结构,有利于提升血液灌流器的经济性;可选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用于密封端盖3与网架5 的密封圈也可以与用于密封端盖3与筒体1的密封圈分别设置,并且,此时滤网5可以位于筒口的负向侧,滤网5可以不必设于筒腔11中;当然,此时套设网架的外周壁面的轮廓形状不一定呈圆形,套设网架的外周壁面也不一定平行于筒体1的轴向。
46.可选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一凸筋的径向内侧设置让位空间,而不在第一凸筋的径向外侧设置让位空间,反之亦然,当然,优选采用本实施例在第一凸筋的径向内外两侧均设置让位空间的方案,这样更有利于确保密封圈不会将网架挤压损坏。
47.上
48.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