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2818发布日期:2022-01-22 11:3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肺脓肿穿刺引流领域,尤其涉及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2.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多发生于壮年,男多于女。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血源性感染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
3.在肺脓肿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引流器,现有的引流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集液桶满了后,不能自动停止吸取,鉴于此,我们提出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包括集液桶,所述集液桶顶部固定连接有呈中空状态的顶盖,所述顶盖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面上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上方的顶盖上固定连接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穿刺针,所述吸液管底端贯穿顶盖并与插接口相连通,所述插接口底部的顶盖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顶端贯穿顶盖并与插接口相连通;
6.所述顶盖顶面上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设置于吸液管一侧,所述操作槽内部通过转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7.所述集液桶侧壁顶部插设有吸气横管,所述吸气横管贯穿集液桶并延伸固定有限位机构;
8.所述集液桶侧壁底部插设安装有出液阀,所述吸液管一侧设有分流机构。
9.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放置在操作槽内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限位块底部固定在转盘顶面上,所述插接口设置于限位块底面边缘处。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放置在集液桶内部的吸气竖管,所述吸气竖管固定在吸气横管一端,并且所述吸气横管与吸气竖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吸气竖管一侧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下方的吸气竖管内部放置有活动块,所述吸气竖管底部固定有支撑网。
11.优选的,所述集液桶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条。
12.优选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吸液管一侧的注射连接管,所述注射连接管与吸液管内部相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穿刺针插入病人体内,将负压装置与吸气横管相连接,
负压装置通过吸气横管吸取集液桶内部的气体,使集液桶内部气压降低,从而吸取病变处的脓液,脓液沿吸液管和引流管进入集液桶内部,通过刻度条可以观察脓液的容量,并且随着脓液容量增加,在浮力作用下,活动块向上移动,堵塞吸气口,防止脓液被吸入负压装置内部,实现自动停止吸取动功能;并可以通过调节转动机构,使吸液管与集液桶内部不连通,然后通过将注射器连接在注射连接管上,对病人进行药物注射,避免反复拔插穿刺针,减轻治疗对病人造成的疼痛,最后,通过打开出液阀,可以排除脓液进行后续的检测。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集液桶1、刻度条2、出液阀3、吸气横管4、吸气竖管5、吸气口6、活动块7、支撑网8、顶盖9、转盘10、限位块11、转动把手12、插接口13、吸液管14、注射连接管15、穿刺针16、引流管17、操作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20.如图1-3所示的医用一次性肺脓肿介入穿刺负压引流器,包括集液桶1,集液桶1顶部固定连接有呈中空状态的顶盖9,顶盖9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0,转盘10顶面上开设有插接口13,插接口13上方的顶盖9上固定连接有吸液管14,吸液管14一端固定安装有穿刺针16,吸液管14底端贯穿顶盖9并与插接口13相连通,插接口13底部的顶盖9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引流管17,引流管17顶端贯穿顶盖9并与插接口13相连通。
21.顶盖9顶面上开设有操作槽18,操作槽18设置于吸液管14一侧,操作槽18内部通过转动机构驱动转盘10转动。
22.转动机构包括放置在操作槽18内部的限位块11,限位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12,限位块11底部固定在转盘10顶面上,插接口13设置于限位块11底面边缘处。
23.实施方式具体为:
24.在使用时,通过推动转动把手12,通过转动把手12带动限位块11转动,通过限位块11带动转盘10转动,从而使插接口13脱离吸液管14,使吸液管14与集液桶1内部不连通,便于通过分流机构对病人进行药物注射。
25.集液桶1侧壁顶部插设有吸气横管4,吸气横管4贯穿集液桶1并延伸固定有限位机构。
26.限位机构包括放置在集液桶1内部的吸气竖管5,吸气竖管5固定在吸气横管4一端,并且吸气横管4与吸气竖管5内部相连通,吸气竖管5一侧开设有吸气口6,吸气口6下方的吸气竖管5内部放置有活动块7,吸气竖管5底部固定有支撑网8。
27.集液桶1侧壁底部插设安装有出液阀3,吸液管14一侧设有分流机构。
28.分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吸液管14一侧的注射连接管15,注射连接管15与吸液管14内部相连通。
29.集液桶1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条2。
30.实施方式具体为:
31.在使用时,将穿刺针16插入病人体内,将负压装置与吸气横管4相连接,负压装置通过吸气横管4吸取集液桶1内部的气体,使集液桶1内部气压降低,从而吸取病变处的脓液,脓液沿吸液管14和引流管17进入集液桶1内部,通过刻度条2可以观察脓液的容量,并且随着脓液容量增加,在浮力作用下,活动块7向上移动,堵塞吸气口6,防止脓液被吸入负压装置内部,实现自动停止吸取动功能;并可以通过调节转动机构,使吸液管14与集液桶1内部不连通,然后通过将注射器连接在注射连接管15上,对病人进行药物注射,避免反复拔插穿刺针16,减轻治疗对病人造成的疼痛,最后,通过打开出液阀3,可以排除脓液进行后续的检测。
3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3.在使用时,将穿刺针16插入病人体内,将负压装置与吸气横管4相连接,负压装置通过吸气横管4吸取集液桶1内部的气体,使集液桶1内部气压降低,从而吸取病变处的脓液,脓液沿吸液管14和引流管17进入集液桶1内部,通过刻度条2可以观察脓液的容量,并且随着脓液容量增加,在浮力作用下,活动块7向上移动,堵塞吸气口6,防止脓液被吸入负压装置内部,实现自动停止吸取动功能;并通过推动转动把手12,通过转动把手12带动限位块11转动,通过限位块11带动转盘10转动,从而使插接口13脱离吸液管14,使吸液管14与集液桶1内部不连通,然后通过将注射器连接在注射连接管15上,对病人进行药物注射,避免反复拔插穿刺针16,减轻治疗对病人造成的疼痛,最后,通过打开出液阀3,可以排除脓液进行后续的检测。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