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0248发布日期:2021-12-18 00:1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肠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护理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肠道伤口的肠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肠道在经历肿瘤切除等手术后,将形成有一道经缝合的伤口,在该伤口完全愈合以前,将可能被通过的粪便污染而造成感染,或是因发生便秘,该伤口受到粪便挤压而破裂。虽然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病患会尽量摄取纤维含量较低的食物,以减少肠道中的粪便量,可通过降低排便次数减少该伤口感染或破裂的机会,然而,人体即便在调整饮食的状况下还是会产生粪便,使得该伤口在完全愈合前还是暴露在发生感染或破裂的风险下。因此,需要一种更积极的肠道伤口保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护肠道伤口,以避免发生感染或破裂的肠道保护装置。
4.本实用新型肠道保护装置,适用于保护形成于所述肠道上的伤口,所述肠道包括位于所述伤口上游的上游段,及位于所述伤口下游的下游段。所述肠道保护装置包含呈环状且适用于撑抵在所述上游段的定位环、连通所述定位环的通气件、自所述定位环延伸且适用于设置在所述下游段的护管,及连通所述护管的导气件。所述定位环形成有呈环状且适用于容纳气体的容室,所述通气件适用于控制气体进出所述容室,所述护管形成有呈管状且不与所述容室连通的气室,所述导气件适用于控制气体进出所述气室,并用于使所述护管自呈硬挺状而能推抵所述定位环往所述上游段伸置的安装状态,转换为所述护管与所述定位环配合界定出适用于供粪便通过的通道的使用状态。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6.较佳地,前述肠道保护装置,还包含环设于所述护管靠近所述定位环的一侧的辅助环,及连通所述辅助环的控气件,所述辅助环形成有呈环状且连通所述控气件的腔室。
7.较佳地,前述肠道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定位环包括呈粗糙状且适用于增加与所述肠道间的摩擦力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且径向朝外并向所述护管倾斜延伸的倒钩。
8.较佳地,前述肠道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护管包括衔接所述定位环的衔接部,及衔接所述衔接部且界定出所述气室的气囊部。
9.较佳地,前述肠道保护装置,还包含连通所述定位环的容室的压力计。
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由于所述护管在所述安装状态时是呈硬挺状,有利于医师将所述定位环推抵至所述肠道的上游段,将所述定位环定位于所述上游段后,即能使所述护管容设在所述肠道内部,并沿所述肠道延伸至所述肠道的下游段而遮蔽所述伤口,便可避免通过的粪便接触所述伤口,能确实避免所述伤口受到粪便污染而造成感染
或发炎,并有效防止所述伤口受到粪便挤压而破裂。在所述伤口愈合后,能简单地将所述肠道保护装置自所述肠道中移除,具有操作方便及节省操作时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11.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肠道保护装置的一实施例;
12.图2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安装在一肠道中的使用状态;
13.图3是一流程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安装方法;
14.图4是一流程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安装方法:及
15.图5是一流程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移除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7.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肠道保护装置的一实施例,适用于保护一形成于该肠道9上的伤口90,该肠道9包括一位于该伤口90上游的上游段91,及一位于该伤口90下游的下游段92,该上游段91具有多个彼此间隔且直径相对较小的分节处911(图中仅绘示一个分节处911)。
18.本实施例包含一呈环状且适用于撑抵在该上游段91的定位环1、一连通该定位环1的通气件2、一自该定位环1且适用于设置在该下游段92的护管3、一连通该护管3的导气件4、一环设于该护管3靠近该定位环1的一侧的辅助环5、一连通该辅助环5的控气件6,及一连通该定位环1的压力计7。
19.该定位环1形成有一呈环状且适用于容纳气体的容室10,并包括一呈粗糙状且适用于增加与该肠道9间的摩擦力的外周面11,该外周面11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且径向朝外并向该护管3倾斜延伸的倒钩111。该定位环1的材质为医疗级的橡胶或硅胶,可使该定位环1的表面光滑且平整,以避免粪便残留而影响该肠道9的健康,还能使该定位环1兼具良好的柔软度、弹性,及支撑力。然而,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定位环1的材质并不以医疗级的橡胶或硅胶为限,只要能使该定位环1产生定位及支撑的效果即可。
20.该通气件2适用于控制气体进出该定位环1的容室10,该护管3形成有一呈管状且不与该容室10连通的气室30,并包括一衔接该定位环1的衔接部31,及一衔接该衔接部31且界定出该气室30的气囊部32。然而,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护管3的型态并不以此为限,该护管3也可以不包括该衔接部31,而直接以该气囊部32衔接该定位环1,只要使该气室30维持不与该容室10连通即可。
21.该导气件4适用于控制气体进出该护管3的气室30,并用于使该护管3自一个呈硬挺状而能推抵该定位环1往该上游段91伸置的安装状态,转换为一个该护管3与该定位环1配合界定出一适用于供粪便通过的通道33的使用状态。该辅助环5形成有一呈环状并连通该控气件6的腔室50,且该定位环1的容室10、该护管3的气室30,及该辅助环5的腔室50彼此不相连通,使得该通气件2、该导气件4,及该控气件6是分别独立控制气体进出该容室10、该气室30,及该腔室50。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压力计7是连通该定位环1的容室10。
22.参阅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安装方式,实际使用时,是由医师等操作者将本实施例安装在该肠道9中。首先,是在该护管3以抽真空的方式将大部分位于该气室30中
的气体抽出,而呈该安装状态时,以该定位环1朝向该肠道9的上游段91内壁的方向,并沿图3中最左方的箭头方向将本实施例推入该肠道9内,使该定位环1位于该上游段91且该护管3能如图3所示地延伸至该下游段92,并使该通气件2远离该定位环1的一侧,及该导气件4远离该护管3的一侧皆位于该肠道9外,以便于在后续的步骤中操作该通气件2及该导气件4。由于该护管3在该安装状态时是呈硬挺状,有利于医师将该定位环1推抵至该肠道9的上游段91,而有助于安装本实施例。
23.接着再操作该通气件2,以该通气件2将气体通入该定位环1的容室10,使该定位环1因充气膨胀而撑抵于该肠道9的上游段91,并使该等倒钩111紧密地嵌入该上游段91的内壁。借此,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过程中,该定位环1即能将该肠道9稍微向外撑开,可达到支撑该肠道9的效果,并能通过调整该定位环1的大小,使得本实施例在不同形状的肠道中皆能产生良好的定位效果。另外,还使本实施例能通过该外周面11稳固地附着在该肠道9上,有效避免该定位环1因受粪便推挤而自该上游段91脱落,并使该外周面11紧密地贴合在该上游段91,而能大幅降低粪便自该外周面11与该上游段91间渗漏而污染该伤口90的风险。
24.须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该通气件2可以是以连接管连通该容室10的充气球,能直接以手动按压的方式进行充气,而该压力计7是以该通气件2的连接管连通该定位环1的容室10,即能在充气过程中以该压力计7确认该定位环1的充气状况,并能在完成充气作业后将充气球及该压力计7卸除,再以止气阀封闭连接管,以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异物存在感,而提升使用舒适度。然而,该通气件2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通气件2也可以是以连接管连通该容室10的充气帮浦,且本实施例也可以不包含该压力计7,而能直接通过操作手感确认充气状况,当该定位环1的内部压力接近饱和,而使气体难以再进入该容室10时,即表示该定位环1已充气完成。
25.最后,是以该导气件4使该护管3的气室30连通外界,将气体通入该护管3的气室30,而使该护管3自呈硬挺状而能推抵该定位环1往该上游段91伸置的该安装状态,转换为该护管3与该定位环1配合界定出该通道33的该使用状态。借此,该护管3即能沿该肠道9延伸至该肠道9的下游段92,使粪便能以图2中的箭头方向通过该护管3的通道33,并继续朝向使用者的肛门(图未绘示)移动,以避免粪便接触该伤口90,并避免该伤口90发炎或感染。在实际使用时,该导气件4为以连接管连通该气室30的止气阀,即能通过移除或开启止气阀,而使外界的气体进入该气室30,然而,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导气件4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
26.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是以该导气件4将气体通入该护管3的气室30,使得该护管3在该使用状态时为柔软且可弯曲的,借此,能该护管3顺应该肠道9的既有形状,或是使用者的活动姿势挠曲,而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异物存在感,以避免影响使用者的日常活动。另外,在安装本实施例时,也可以将该定位环1安装在该上游段91的其中一个分节处911上方,即能配合该肠道9的既有形状,使该定位环1更稳固地定位于该上游段91。
27.借此,即能简单地将本实施例快速安装在该肠道9中,且能确保该定位环1确实定位于该上游段91的内壁,而能确实以本实施例隔绝粪便与该伤口90,并具有便于安装,及节省安装所需时间的优点。
28.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护管3的末端是呈开放状,有利于供可自由行动的使用者直接将粪便排出体外,对于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并不会造成影响或改变。对于行动不便而无
法自行移动至厕所排便的使用者而言,则可在该护管3的末端上另外套接一集粪袋(图未绘示),而能以该集粪袋盛装自该肠道9排出的粪便。借此,本实施例即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能适用于身体状况不同的使用者,泛用性更广。然而,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护管3的末端型态并不以封闭状为限,该护管3的末端也可以呈封闭状,如此一来,不需要再额外套接该集粪袋,即能以该护管3的末端直接承接粪便,提供了另一种态样供使用者选择。
29.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安装方法,与前述的安装方法大致相同,差异处在于:该护管3是因该气室30内充满气体,使得该护管3的内部压力接近饱和而呈现该安装状态,并是以该导气件4将气体自该护管3的气室30泄出,使该护管3因泄气松弛而呈现该使用状态。
30.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该导气件4是以连接管连通该气室30的止气阀,即能通过移除或开启止气阀,而使气体自该气室30内向外泄出。借此,该气室30中同样能存在有气体,而使该护管3在该使用状态时为柔软且可弯曲的,且此安装方法能与前述的安装方法相同,皆具有便于安装本实施例的功效,而能提供另一种操作方式供操作者选择。
31.参阅图2与图5,在该伤口90完全愈合后,即能将本实施例自该肠道9中移除。首先是以该通气件2将位于该容室10中的部分气体泄出,即开启止气阀以泄出气体,或是再接上抽气筒或抽气帮浦以将气体抽出,使该定位环1因泄气扁缩而脱离该肠道9的上游段91,再以该控气件6将气体通入该辅助环5的腔室50,使该辅助环5因充气膨胀而挤压该肠道9及该护管3,并带动该定位环1径向朝内束缩变形,而确保该定位环1的该等倒钩111皆脱离该肠道9。在实际使用本实施例时,该控气件6可以是以连接管连通该腔室50的充气球,并能在要移除本实施例时再将充气球安装在连接管上,以避免使用者因充气球的长期安装而感到不适,且能直接以手动方式进行充气。
32.接着,以该控气件6将气体自该腔室50泄出,使该辅助环5因泄气而扁缩,再将该护管3连同该定位环1及该辅助环5自该肠道9中抽出,即完成本实施例的移除作业。在实际使用本实施例时,可直接将充气球卸下而泄出气体,或是在卸下充气球后再将抽气帮浦安装在连接管上,以抽气帮浦将该腔室50内的气体抽出。然而,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态样中,该控气件6也可以是以连接管连通该腔室50的充抽气帮浦,或是以连接管连通该腔室50且需要外接充抽气装置的气阀,只要同样能控制气体进出该腔室50即可。
33.借此,即能简单地将本实施例自该肠道9中快速移除,再配合该辅助环5,能确实使该定位环1的该等倒钩111自该上游段91的内壁移除,而具有操作方便及节省操作时间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