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喂药器

文档序号:27945275发布日期:2021-12-11 13:4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儿科护理喂药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护理喂药器。


背景技术:

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3.儿科患者由于年龄原因等,并不能喂服片剂,一般医生都是开的液体药物或冲服的颗粒药物,需要家长等一勺勺将药物喂给患者。由于患者年龄小,配合度差,故使得喂药者在喂药时常常出现喂药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儿科护理喂药器,有效地解决了给儿童患者喂药时存在的儿童不配合难以喂药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儿科护理喂药器,包括药筒,药筒后侧滑动连接有活塞头,所述药筒顶部连接有加药球阀,加药球阀顶部连接有喇叭状的加药杯;所述药筒前侧下部连接有给药球阀,给药球阀前侧连接有软管,软管末端连接有咬嘴;
7.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药筒底部的驱动座,驱动座底部前侧设置有握持柄;所述握持柄右侧前部设置有可前后转动的给药轮,所述给药轮转动形成所述活塞头沿着药筒轴向移动的结构;
8.所述驱动座右侧前侧设置有发声板,所述发声板后侧的驱动座右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末端分别设置有击打珠;所述握持柄左侧前部设置有可前后转动的吸引轮,所述吸引轮转动形成上下两个击打珠交替击打所述发声板的结构。
9.优选的,所述咬嘴后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左右侧分别连接有绑带,左侧所述绑带的末端前侧设置有刺面魔术贴,右侧所述绑带的末端后侧设置有毛面魔术贴。
10.优选的,所述活塞头后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后端固定连接有腰形的推柄;所述驱动座顶部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顶部向下开有安装槽,所述推柄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11.优选的,所述驱动座内固定连接有有导向板,所述驱动块和所述导向板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侧端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末端铰接有驱动臂;
12.所述给药轮同轴固定连接有给药轴,所述给药轴和所述握持柄转动连接;所述给药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给药齿轮,所述给药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握持柄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驱动臂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吸引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吸引轴,所述吸引轴和所述握持柄转动连接,所述吸引轴同轴固定有吸引齿轮,所述吸引齿轮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握持柄转动连接;
14.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末端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末端铰接有往复杆,所述往复杆末端和所述驱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往复杆固定连接;
15.所述往复杆和所述驱动座的铰接轴的轴线和所述转轴的轴线共线。
16.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装置通过将药液置于药筒内,并通过给药轮控制活塞头移动,从而使得药物经过软管流至咬嘴内,便于通过咬嘴给患者喂药,降低了喂药的难度,提高了喂药效率,使得喂药者的喂药负担降低。
18.2、本装置通过设置可往复摆动的转轴及其上的上下两个击打珠,从而能使得喂药时击打珠不但击打发声板,从而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使得患者能较快地将药液喝下。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护理喂药器的第一轴测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护理喂药器的第二轴测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护理喂药器的活塞头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科护理喂药器的转轴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23.附图中:1

握持柄、2

驱动座、3

驱动块、4

药筒、5

活塞杆、6

活塞头、7

推柄、8

加药球阀、9

加药杯、10

给药球阀、11

软管、12

咬嘴、13

挡片、14

绑带、15

给药轮、16

吸引轮、17

转轴、18

弹簧、19

击打珠、20

发声板、21

导向板、22

驱动连杆、23

驱动臂、24

驱动齿轮、25

给药齿轮、26

往复杆、27

摆杆、28

曲柄、29

从动齿轮、30

吸引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5.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护理喂药器,包括药筒4,药筒4后侧滑动连接有活塞头6,所述药筒4顶部连接有加药球阀8,加药球阀8顶部连接有喇叭状的加药杯9;所述药筒4前侧下部连接有给药球阀10,给药球阀10前侧连接有软管11,软管11末端连接有咬嘴12;
26.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药筒4底部的驱动座2,驱动座2底部前侧设置有握持柄1;所述握持柄1右侧前部设置有可前后转动的给药轮15,所述给药轮15转动形成所述活塞头6沿着药筒4轴向移动的结构;
27.所述驱动座2右侧前侧设置有发声板20,所述发声板20后侧的驱动座2右部设置有可前后往复摆动的转轴17,所述转轴17上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末端分别设置有击打珠19;所述握持柄1左侧前部设置有可前后转动的吸引轮16,所述吸引轮16转动形成上下两个击打珠19交替击打所述发声板20的结构。
28.本装置通过将药液置于药筒4内,并通过给药轮15控制活塞头6移动,从而使得药
物经过软管11流至咬嘴12内,便于通过咬嘴给患者喂药,降低了喂药的难度,提高了喂药效率,使得喂药者的喂药负担降低。
29.本装置通过设置可往复摆动的转轴17及其上的上下两个击打珠19,从而能使得喂药时击打珠19不但击打发声板20,从而吸引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使得患者能较快地将药液喝下。
30.如图1所述,所述咬嘴12后侧设置有挡片13,所述挡片13左右侧分别连接有绑带14,左侧所述绑带14的末端前侧设置有刺面魔术贴,右侧所述绑带14的末端后侧设置有毛面魔术贴。
31.可以通过将绑带14绕至患者的脑后,并通过魔术贴将其定位,从而咬嘴12可稳定位于患者的嘴内,提高喂药效率。
32.如图3所述,所述活塞头6后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后端固定连接有腰形的推柄7;所述驱动座2顶部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块3,所述驱动块3顶部向下开有安装槽,所述推柄7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33.通过转动活塞杆5及推柄7,从而能将推柄7和所述驱动块3定位或解除定位,从而便于卸下活塞头6,清洗药筒4内部。
34.如图3所述,所述驱动座2内固定连接有有导向板21,所述驱动块3和所述导向板2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3侧端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驱动连杆22,所述驱动连杆22末端铰接有驱动臂23;
35.所述给药轮15同轴固定连接有给药轴,所述给药轴和所述握持柄1转动连接;所述给药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给药齿轮25,所述给药齿轮25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4,所述驱动齿轮24和所述握持柄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4和所述驱动臂23固定连接。
36.当驱动块3向前移动时,能带着其上的推柄7及活塞头6移动,进而将药筒4内的药液推出至软管11内,实现给药。
37.当转动所述给药轮15时,给药轮15上固定的给药齿轮25能带着与之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24转动。而由于驱动齿轮24上固定的驱动臂23、驱动连杆22和驱动块3构成了曲柄滑块机构,故当驱动齿轮24转动时,所述驱动块3能沿着导向板21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给药操作。
38.如图4所述,所述吸引轮16同轴固定连接有吸引轴,所述吸引轴和所述握持柄1转动连接,所述吸引轴同轴固定有吸引齿轮30,所述吸引齿轮30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29,所述从动齿轮29和所述握持柄1转动连接;
39.所述从动齿轮29固定连接有曲柄28,所述曲柄28末端铰接有摆杆27,所述摆杆27末端铰接有往复杆26,所述往复杆26末端和所述驱动座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7和所述往复杆26固定连接;
40.所述往复杆26和所述驱动座2的铰接轴的轴线和所述转轴17的轴线共线。
41.所述转轴17的往复转动,使得其上的弹簧18和击打珠19能随之摆动,且由于弹簧18在摆动时会发生一定的弯曲,能实现对发声板20的击打,进而发声,吸引患者的注意力。
42.当转动所述吸引轮16时,吸引轮16上固定的吸引齿轮30能带着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29实现转动,而由于从动齿轮29上固定的曲柄28、摆杆27和往复杆26构成了曲柄摇杆机构,故能实现所述往复杆26的往复摆动,进而实现了击打珠19的往复摆动,击打所述发
声板20发声。
43.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药物经过加药杯9加入药筒4内,并关闭加药球阀8,随即打开给药球阀10,转动给药轮15排出空气后,将咬嘴12置于患者的嘴内,转动给药轮15给药,当患者不配合时可通过绑带将咬嘴12定位,并转动吸引轮16使得击打珠19击打发声板20,吸引患者注意力,提高患者配合度,从而提高喂药效率,降低喂药者负担。
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45.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握持柄1、驱动座2、驱动块3、药筒4、活塞杆5、活塞头6、推柄7、加药球阀8、加药杯9、给药球阀10、软管11、咬嘴12、挡片13、绑带14、给药轮15、吸引轮16、转轴17、弹簧18、击打珠19、发声板20、导向板21、驱动连杆22、驱动臂23、驱动齿轮24、给药齿轮25、往复杆26、摆杆27、曲柄28、从动齿轮29、吸引齿轮3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