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文档序号:27945296发布日期:2021-12-11 13:4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能量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腹腔镜手术中,需要用到专门的器械和专用的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腹腔镜的内窥镜夹进行标记和勾勒手术部位,而操作过程中需要用辐射成像系统来检测夹子,准确找出夹子的位置,不仅需要外部的电源的帮助,还需要医生在手术中利用辐射成像系统锁定夹子位置,加大了手术难度。术前肠镜检查对于直肠位置肿瘤容易确定,而对于结肠肿瘤等测量的数据与实际差易较大。结肠肿瘤传统开腹手术,可以用手进行触摸检查,对于未侵犯浆膜层的肿瘤,一般可以术中确定位置。特别是在腹腔镜下结肠肿瘤手术没有传统开腹手术的用手触摸感,对未侵犯浆膜的肿瘤定位异常困难。因此术前肿瘤定位非要重要。现有的技术利用的就是辐射成像系统对钛夹敏感,因此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准确定位肿瘤,进而进行切除手术。这也导致手术中需要引入多套系统,同时医生在手术中需要不断观察辐射成像系统中的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给腹腔内的led供电,利用光源确定内窥镜夹的位置,简化了手术的复杂性。
4.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置于体外的无线能量发射天线,置于体内的集成于内腔镜夹上的接收天线,整流电路,led;发射天线阵列通入电源,产生正向辐射,接收天线产生交流电,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电流通入led;led与内腔镜夹在同一位置;接收天线缠绕于铁氧体圆柱上;led灯由于有电流通入发光,从而确定内窥镜夹的位置。
5.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c2,二极管vd1、vd2;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接收天线,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1的负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led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
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7.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钛夹上集成了微波能量采集系统和led,led发光从而使腹腔镜手术中医生可以轻易地发现夹子的位置,实现对肿瘤的准确定位,进而实现切除。在手术过程中不再需要诸如微波成像系统等对夹子的位置进行搜索。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人体模型中的传输系统原理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收天线的结构图;
10.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流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置于体外的无线能量发射天线阵列,置于体内的集成于内腔镜夹上的接收天线,整流电路,led;发射天线阵列通入电源,产生正向辐射,接收天线产生交流电,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电流通入led;led与内腔镜夹在同一位置;接收天线缠绕于铁氧体圆柱上;led灯由于有电流通入发光,从而确定内窥镜夹的位置。
13.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c2,二极管vd1、vd2;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接收天线,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1的负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led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
14.本实施例中,利用图1中的工作在2.4ghz频段的天线阵列,产生向人体手术区域的辐射,接收天线是同样工作在2.4ghz的双极子天线(馈电点在中间段),接收天线结构如图2所示,缠绕于铁氧体圆柱上,以尽可能减少天线的尺寸,提高天线接收效率。在图2的天线结构后加入整流电路,如图3所示,由l1和c1组成谐振电路,lc谐振电路将频率调整到2.4ghz,c2和c3以及两个二极管组成cw电路,将传输过来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进行升压,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两倍,图3为带lc电路的一级cw电路,若需要可加入两级甚至多级cw电路,以达到led工作合适的工作电压。
15.在以往的腹腔镜手术中,对肿瘤等通过微波超声等系统定位后,可以用一个金属夹对其定位,这样手术过程中,医生就可以找到肿瘤所在位置,并进行切除。在本实用新型中,夹子和整流电路并未有电路连接。整流电路给led供能,led与夹子在同一位置,这样医生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通过光源就可以进行手术区域定位。从而无需微波扫描等系统。
1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体外的无线能量发射天线,置于体内的集成于内腔镜夹上的接收天线,整流电路,led;发射天线阵列通入电源产生正向辐射,接收天线产生交流电,交流电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电流通入led;led与内腔镜夹在同一位置;接收天线缠绕于铁氧体圆柱上;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c2,二极管vd1、vd2;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接收天线,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1的负极和二极管vd2的正极,二极管vd1的正极接地,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另一端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led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二极管vd2的负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利用外部的阵列天线作为能量源,对人体腹腔进行正向辐射,内窥镜夹上的天线作为接收端,通过天线后端的整流增幅电路得到合适的电源,然后对内窥镜夹后接电路中的LED进行供电。LED发光可以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准确确定内窥镜夹的位置,简化了整个手术系统,降低了手术的复杂性。降低了手术的复杂性。降低了手术的复杂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升 徐诗豪 金谷晴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2.26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