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5809发布日期:2021-12-11 13:5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心内科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经桡动脉穿刺逐渐被应用到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相较于股动脉来说,桡动脉位置较浅,容易触诊,且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少,穿刺成功率更高,且在术后止血方面也更加便捷,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少。对于桡动脉穿刺患者来说,术后的止血是关键,人工指压并用绷带包扎的方法是一种经验止血方法,压力过小,易出血;压力过大,易造成血流不畅,影响手部器官的供血;腕带止血压力可调但容易出现加压点移动导致渗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固定牢固,不易出现止血点的移动,且不会影响手部器官的供血。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外侧设有中空的调节台,所述调节台内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台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调节丝杆相适配的调节环,所述调节丝杆的下端贯穿所述固定带并连接有按压块;
6.所述固定带的内侧环绕所述调节丝杆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两侧沿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若干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囊连接有充气管。
7.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丝杆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调节台的内侧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凸台。
8.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丝杆和所述按压块转动连接。
9.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与所述排气管固定在一起的盖体,贯穿所述盖体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盖体内侧的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拉杆设有与所述弹簧相适应的防脱部,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盖体外侧的一端设有泄压帽,所述泄压帽和所述盖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10.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管内设有单向阀。
11.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丝杆和所述按压块均为透明的调节丝杆和按压块。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按压块的外侧设有缓冲棉垫。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魔术贴。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外侧设有中空的调节台,所述调节台内设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台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调节丝杆相适配的调节环,所述调节丝杆的下端贯穿所述固定带并连接有按压块;所述固定带的内侧环绕所述调节丝杆设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两侧沿所述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若干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气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囊连接有充气管。通过充气管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对固定带起到预固定的作用,方便后续的按压块对穿刺处的按压止血,同时第二气囊之间的空隙可以使空气更好的进行流通,防止固定带直接贴至皮肤造成的出汗以及使固定带产生滑动,从而引起止血点偏移。调节丝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按压块与穿刺处的接触压力,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17.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丝杆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一限位凸台,所述调节台的内侧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凸台。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可以保证调节丝杆不会过度的下移从而使按压块对穿刺处持续加压,从而对患者手部产生伤害。
18.所述调节丝杆和所述按压块转动连接。使按压块对穿刺处加压的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引起穿刺处的不适。
19.所述充气管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与所述排气管固定在一起的盖体,贯穿所述盖体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盖体内侧的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拉杆设有与所述弹簧相适应的防脱部,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盖体外侧的一端设有泄压帽,所述泄压帽和所述盖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可以适当的进行泄压,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的压力进行调整,从而调节固定带对手部预固定的松紧度,同时,止血完成后方便泄压。
20.所述充气管内设有单向阀。保证使用过程中气体不会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中溢出,保证固定的牢固。
21.所述调节丝杆和所述按压块均为透明的调节丝杆和按压块。可以实时观察穿刺处的出血以及恢复情况。
22.所述按压块的外侧设有缓冲棉垫。更柔和的对穿刺处进行加压。
23.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子母魔术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按扣。子母魔术贴和按扣相互配合使用,保证固定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崩开,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视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28.图4是图3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29.图5是图1中泄压装置的剖视图;
30.其中:1、固定带;2、调节台;3、调节丝杆;4、调节环;5、按压块;6、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气管;9、充气管;10、第一限位凸台;11、第二限位凸台;12、排气管;13、盖体;14、拉杆;15、弹簧;16、防脱部;17、泄压帽;18、密封垫;19、单向阀;20、子魔术贴;21、母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2.如图1

5所示,一种经桡动脉心脏介入手术压迫止血装置,包括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了使固定带1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中在固定带1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子魔术贴20和母魔术贴21的基础上,将固定带1的两端同时安装有相互配合的按扣,子母魔术贴21和按扣相互配合使用,保证固定带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崩开,使用更加安全。所述固定带1的外侧设有中空的调节台2,所述调节台2的空腔内设有调节丝杆3,所述调节台2的上端设有与所述调节丝杆3相适配的调节环4,本实施例中调节环4的外侧设有防滑齿,所述调节丝杆3的下端贯穿所述固定带1并连接有按压块5,同时调节丝杆3的底端设有凸起,使按压块5不会从调节丝杆3上脱离,凸起的高度小于按压块5的高度。当向不同方向旋转调节环4时,调节环4内的丝会使与之配合的调节丝杆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使调节丝杆3的底部凸起逐渐抵接或者脱离按压块5,实现对穿刺处的加压。所述固定带1的内侧环绕所述调节丝杆3设有第一气囊6,所述第一气囊6的两侧沿所述固定带1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二气囊7,所述第一气囊6和若干所述第二气囊7通过气管8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气囊6连接有充气管9。通过充气管9对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进行充气,对固定带1起到预固定的作用,方便后续的按压块5的固定,同时第二气囊7之间的空隙可以使空气更好的进行流通,防止固定带1直接贴至皮肤造成的出汗以及使固定带1产生滑动,从而引起止血点偏移。调节丝杆3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按压块5与穿刺处的接触压力,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33.调节丝杆3的外侧设有环形的第一限位凸台10,所述调节台2的内侧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10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凸台11。第一限位凸台10和第二限位凸台11可以保证调节丝杆3不会过度的下移从而使按压块5对穿刺处持续加压,从而对患者手部产生伤害。
34.所述调节丝杆3和所述按压块5转动连接。使按压块5对穿刺处加压的过程中不会转动,从而引起穿刺处的不适。
35.所述充气管9连接有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设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与所述排气管12固定在一起的盖体13,贯穿所述盖体13设有拉杆14,所述拉杆14位于所述盖体13内侧的一端套设有弹簧15,所述拉杆14设有与所述弹簧15相适应的防脱部16,所述拉杆14位于所述盖体13外侧的一端设有泄压帽17,所述泄压帽17和所述盖体13之间设有密封垫18。可以适当的进行泄压,对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内的压力进行调整,从而调节固定带1对手部预固定的松紧度,同时,止血完成后方便泄压。
36.所述充气管9内设有单向阀19。保证使用过程中气体不会从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7中溢出,保证固定的牢固。
37.所述调节丝杆3和所述按压块5均为透明的调节丝杆3和按压块5。可以实时观察穿刺处的出血以及恢复情况。
38.所述按压块5的外侧设有缓冲棉垫。更柔和的对穿刺处进行加压。
39.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
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