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2682发布日期:2022-02-26 00:3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


背景技术:

2.口腔科是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而口腔镜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中的内窥镜,主要是用来检查以及发现口腔是否有细小的牙齿龋齿,对口腔科的医务人员有较大的帮助,但是现有的口腔镜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主要是现有的口腔镜是由手柄和口腔镜本体固定连接组成的,而使用过程对于口腔镜本体的视野角度调节主要是人工转动,很容易划到患者的口腔内壁,造成患者的不适,使用舒适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以改善上述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包括第一复合支撑杆,所述第一复合支撑杆中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传动机构和电源,所述电源的顶部设置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通过现有的平头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一复合支撑杆顶部的正面上,所述第一复合支撑杆顶部的内侧活动套接与第二复合支撑杆,所述第一复合支撑杆顶部一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顶部的内侧,所述传动机构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顶部的内侧活动套接有传动啮合机构,所述传动啮合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二复合支撑杆一侧的内部,所述传动啮合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同步调节机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顶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复合支撑杆顶部另一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同步调节机构底部的内侧,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口腔镜本体。
5.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贯穿第一复合支撑杆一侧的内壁并于贯穿处活动套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活动套接在同步带底部的内侧。
6.可选的,所述电源的内部包括有电池座,且电池座固定套接在第一复合支撑杆底部的内侧,所述电池座的内部卡接有纽扣电池组,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传动机构内部稳定第一传动轴电性连接。
7.可选的,所述传动啮合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传动轴,且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型轴承套,所述小型轴承套固定套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顶部一侧的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
8.可选的,所述同步调节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
在第一齿轮的顶部,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另一端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顶部的内侧,所述支撑架底部的一侧与第二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
9.可选的,所述同步带与第一复合支撑杆与第二复合支撑杆均不接触,且同步带为弹性材料制成。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传动机构、电源、同步带、传动啮合机构、同步调节机构以第一复合支撑杆与第二复合支撑杆为支撑总成为自动旋转调节系统,进而使口腔镜本体进行自动旋转运动,解决传统口腔镜装置视野角度调节主要是人工转动,容易划到患者的口腔内壁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
12.2、本技术将第一复合支撑杆、第二复合支撑杆、同步调节机构三个主要支撑结构分别以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作为连接件进行组合式安装,继而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方便后续分离消毒作业,进一步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示出了本技术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16.图3示出了本技术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17.图4示出了本技术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5示出了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复合支撑杆;2、传动机构;21、微型电机;22、第一传动轴;3、电源;31、电池座;32、纽扣电池组;4、保护板;5、第一螺杆;6、第二复合支撑杆;7、同步带;8、传动啮合机构;81、第二传动轴;82、小型轴承套;83、第一齿轮;9、同步调节机构;91、第二齿轮;92、调节杆;93、支撑架;10、第二螺杆;11、口腔镜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包括第一复合支撑杆1,第一复合支撑杆1中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传动机构2和电源3,传动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微型电机21,且微型电机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轴22,第一传动轴22的一端贯穿第一复合支撑杆1一侧的内壁并于贯穿处活动套接,第一传动轴22的一端活动套接在同步带7底部的内侧,传动机构2为装置后续的自动旋转调节功能提供
主要动力,保证装置自动化运行的可靠性,电源3的顶部设置有保护板4,电源3的内部包括有电池座31,且电池座31固定套接在第一复合支撑杆1底部的内侧,电池座31的内部卡接有纽扣电池组32,电源3通过导线与传动机构2内部稳定第一传动轴22电性连接,电源3采用电池座31与纽扣电池组32组合设置以及配合保护板4的一同使用可方便纽扣电池组32电力耗尽后更换,使得装置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保护板4通过现有的平头螺丝固定连接在第一复合支撑杆1顶部的正面上,第一复合支撑杆1顶部的内侧活动套接与第二复合支撑杆6,第一复合支撑杆1顶部一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螺杆5,第一螺杆5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6顶部的内侧,传动机构2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同步带7,同步带7与第一复合支撑杆1与第二复合支撑杆6均不接触,且同步带7为弹性材料制成,同步带7为弹性材料制成可满足整体装置拆卸消毒的作业需求,避免结构干涉,同步带7顶部的内侧活动套接有传动啮合机构8,传动啮合机构8的内部包括有第二传动轴81,且第二传动轴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型轴承套82,小型轴承套82固定套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6顶部一侧的内部,第二传动轴81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83,传动啮合机构8实现过渡传动功能,将上述的传动机构2、同步带7与后续设置的同步调节机构9进行同步转动,传动啮合机构8的一侧固定安装在第二复合支撑杆6一侧的内部,传动啮合机构8的顶部设置有同步调节机构9,同步调节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第二齿轮91,且第二齿轮91的底部啮合连接在第一齿轮83的顶部,第二齿轮91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调节杆92,调节杆92另一端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支撑架93,支撑架93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6顶部的内侧,支撑架93底部的一侧与第二螺杆10的一端螺纹连接,利用传动机构2、电源3、同步带7、传动啮合机构8、同步调节机构9以第一复合支撑杆1与第二复合支撑杆6为支撑总成为自动旋转调节系统,进而使口腔镜本体11进行自动旋转运动,解决传统口腔镜装置视野角度调节主要是人工转动,容易划到患者的口腔内壁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同步调节机构9的底部活动套接在第二复合支撑杆6顶部的内侧,第二复合支撑杆6顶部另一侧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螺杆10,第二螺杆10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同步调节机构9底部的内侧,同步调节机构9的顶部固定套接有口腔镜本体11。
22.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科临床用口腔镜,在使用时,待将装置内部的口腔镜本体11放置到患者口腔指定的位置后,启动传动机构2内部的微型电机21,由微型电机21带动第一传动轴22进行转动,进而利用同步带7同步传动至传动啮合机构8,使传动啮合机构8进行同步转动,再利用第一齿轮83与第二齿轮91之间的啮合连接原理,最终使同步调节机构9内部的调节杆92带动口腔镜本体11进行同步转动,改变口腔镜本体11的影像映射角度,方便医务人员观察治疗,而在装置使用结束后,分别拧出第二螺杆10与第一螺杆5,将第一复合支撑杆1、第二复合支撑杆6、同步调节机构9三者拆卸,便于分别针对性消毒。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