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6745发布日期:2022-01-05 11:0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急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


背景技术:

2.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
3.在医疗急诊过程中,氧气囊具有方便携带和便于使用的优点,往往用于急诊供氧,适用于抢救为重病人或转送病人途中使用,而现有的输氧装置不具有紧压排气、调整气速和余量警报的功能,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降低了输氧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具备功能多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输氧装置不具有紧压排气、调整气速和余量警报的功能,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降低了输氧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氧气囊,所述氧气囊的右侧连通有通管,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框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表面的左侧螺纹套设有螺块,所述螺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级电动推杆,所述多级电动推杆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框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弹性紧压辊,所述壳体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述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右侧连通有输氧管,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通管的右侧贯穿隔板并与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左侧连通,所述隔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隔板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表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牙,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心处镶嵌安装有与螺牙配合使用的螺套,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压块,所述壳体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壳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所述壳体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小型蓄电池。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箱门,所述壳体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与小型蓄电池配合使用的活动门,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开设有与多级电动推杆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通管的底部与承载板的顶部接触,所述隔板的右侧开设有与通管配合使用的通孔。
8.优选的,所述螺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固定框内腔的顶部横向开设有与导向块配合使用的导向槽。
9.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伺服电机配合使用的防护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贯穿至壳体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防滑旋钮。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壳体的连接处活动连接并作密封处理,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氧气囊、通管、承载板、气体流量传感器、输氧管、蜂鸣器、螺牙、活动杆、固定框、指示灯、丝杆、伺服电机、弹性紧压辊、小型蓄电池、球形压块、固定板、螺套、多级电动推杆和螺块配合使用,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输氧装置不具有紧压排气、调整气速和余量警报的功能,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降低了输氧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载板,能够对通管起到承托的作用,通过设置气体流量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氧气输出量,通过设置螺牙和螺套配合使用,能够使得活动杆转动时产生上下位移,通过设置导向块和导向槽配合使用,能够使得螺块稳定左右移动,通过设置弹性紧压辊,能够便于对氧气囊进行紧压,从而将氧气囊内气体不断排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右视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中:1壳体、2氧气囊、3通管、4承载板、5气体流量传感器、6输氧管、7蜂鸣器、8螺牙、9活动杆、10固定框、11指示灯、12丝杆、13滑槽、14伺服电机、15弹性紧压辊、16控制器、17活动门、18小型蓄电池、19球形压块、20通孔、21固定板、22螺套、23多级电动推杆、24螺块、2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3,一种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箱门,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把手,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座,壳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氧气囊2,氧气囊2的右侧连通有通管3,壳体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壳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4,壳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伺服电机14配合使用的防护框,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框10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丝杆12,丝杆12表面的左侧螺纹套设有螺块24,螺块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固定框10内腔的顶部横向开设有与导向块配合使用的导向槽,通过设置导向块和导向槽配合使用,能够使得螺块24稳定左右移动,螺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级电动推杆23,多级电动推杆23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框10的底部并固定安装有弹性紧压辊15,通过设置弹性紧压辊15,能够便于对氧气囊2进行紧压,从而将氧气囊2内气体不断排出,固定框10的底部开设有与多级电动推杆23配合使用的滑槽13,壳体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量传感器5,通过设置气体流量传感器5,能够实时检测氧气输出量,气体流量传感器5的右侧连通有
输氧管6,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6,壳体1内腔的右侧竖向固定连接有隔板25,通管3的右侧贯穿隔板25并与气体流量传感器5的左侧连通,隔板25的右侧开设有与通管3配合使用的通孔20,隔板25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4,通管3的底部与承载板4的顶部接触,通过设置承载板4,能够对通管3起到承托的作用,隔板25右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顶部贯穿至壳体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防滑旋钮,活动杆9的表面与壳体1的连接处活动连接并作密封处理,活动杆9表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牙8,固定板21顶部的中心处镶嵌安装有与螺牙8配合使用的螺套22,通过设置螺牙8和螺套22配合使用,能够使得活动杆9转动时产生上下位移,活动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压块19,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7,壳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指示灯11,壳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小型蓄电池18,壳体1顶部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与小型蓄电池18配合使用的活动门17,通过设置氧气囊2、通管3、承载板4、气体流量传感器5、输氧管6、蜂鸣器7、螺牙8、活动杆9、固定框10、指示灯11、丝杆12、伺服电机14、弹性紧压辊15、小型蓄电池18、球形压块19、固定板21、螺套22、多级电动推杆23和螺块24配合使用,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输氧装置不具有紧压排气、调整气速和余量警报的功能,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降低了输氧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20.使用时,各部件均处于安装状态,根据氧气囊2实际气量规格,设定气体流量传感器5预警气量,当需要供氧时,首先通过控制器16控制多级电动推杆23伸出工作,使得弹性紧压辊15逐渐下移,对氧气囊2表面的左侧进行紧压,氧气受到压迫不断通过通管3排出,通过气体流量传感器5和输氧管6排出供氧,然后控制伺服电机14正转工作,能够带动丝杆12正转转动,在导向块和导向槽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得螺块24不断右移,带动弹性紧压辊15右移,从而能够将氧气囊2内氧气完全挤出,在输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转动活动杆9,在螺牙8和螺套22的配合下,使得球形压块19转动并下移,对通管3进行挤压,能够控制气流流速,当氧气通过量达到气体流量传感器5预设值后,气体流量传感器5发出信号,能够使得蜂鸣器7和指示灯11工作,进行声光警示。
21.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均为标准件,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22.综上所述:该临床急诊用输氧装置,通过设置氧气囊2、通管3、承载板4、气体流量传感器5、输氧管6、蜂鸣器7、螺牙8、活动杆9、固定框10、指示灯11、丝杆12、伺服电机14、弹性紧压辊15、小型蓄电池18、球形压块19、固定板21、螺套22、多级电动推杆23和螺块24配合使用,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输氧装置不具有紧压排气、调整气速和余量警报的功能,功能性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降低了输氧装置实用性的问题。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