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8653发布日期:2021-12-11 10:5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


背景技术:

2.可动式的椎间盘镜技术,使手术通道和内镜可根据需要随意倾斜移动,器械操作方向不受通道限制,能够充分减压和广泛探查;内镜、吸引器、手术器械经过各自通道,互不干扰。大大增加操作的便利性,显露清楚,减压彻底,克服了传统椎间盘镜的局限性。
3.目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减压多采用枪钳或磨钻,枪钳减压效率低,手术时间长,磨钻速度快,容易损伤神经,目前尚无理想的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减压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包括抓持装置、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从抓持装置下端插入到其内部的骨凿刀片;所述抓持装置包括内部形成容置腔的圆筒结构及设置于其下端的防撞结构,所述圆筒结构下端还形成径向设置的通孔;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敲击台、螺杆、限位片,所述螺杆从圆筒结构上端穿入,所述敲击台置于圆筒结构上方;所述骨凿刀片与圆筒结构通过穿过通孔的螺钉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本实用新型为应用于可动式椎间盘镜的理想减压工具,其中抓持装置进行了防震处理,便于术者抓握,在手术中保证抓持的稳定。
9.2.本实用新型中防撞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骨凿和工作套管碰撞,损耗器械,并且能够辅助术者控制骨凿进入套管的长度,防止过力导致不必要的伤害,更加安全。
10.3.本实用新型敲击台上所施加的力通过弧形的限位片传导至骨凿刀片,增加了操作的精确度,减少器械磨损。
11.4.本实用新型中抓持装置和骨凿刀片的分体设置,一方面便于磨损的骨凿刀片的更换,另一方面,骨凿刀片上纵向设置的多个安装通孔可以对骨凿刀片的长度进行调整,适应多种需要。
附图说明
12.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13.图2本实用新型的a

a剖视示意图;
14.图3本实用新型的b

b剖视示意图;
15.图4本实用新型的c

c剖视示意图;
16.图5本实用新型的d处放大示意图;
17.图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18.其中:
19.1.骨凿刀片,
ꢀꢀꢀꢀꢀꢀꢀ
101.安装通孔,
20.2.圆筒结构,
ꢀꢀꢀꢀꢀꢀꢀ
201.容置腔,
21.202.通孔,
ꢀꢀꢀꢀꢀꢀꢀꢀꢀ
203.螺钉,
22.204.把手,
ꢀꢀꢀꢀꢀꢀꢀꢀꢀ
205.凸沿,
23.206.连接环,
ꢀꢀꢀꢀꢀꢀꢀ
207.缓冲层,
24.3.防撞结构,
ꢀꢀꢀꢀꢀꢀꢀ
301.外壳,
25.302.缓冲环,
ꢀꢀꢀꢀꢀꢀꢀ
303.弹簧,
26.4.敲击台,
ꢀꢀꢀꢀꢀꢀꢀꢀꢀ
5.螺杆,
27.6.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29.一种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包括抓持装置、可调节支撑装置以及从抓持装置下端插入到其内部的骨凿刀片1;所述抓持装置为内部形成容置腔201的圆筒结构2及设置于其下端的防撞结构3,所述圆筒结构2下端还形成贯穿前后两侧的通孔202;所述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敲击台4、螺杆5以及限位片6;所述螺杆5从圆筒结构2上端穿入,所述限位片6位于圆筒结构2内的容置腔201中,所述敲击台4置于圆筒结构2的上方;所述骨凿刀片1与圆筒结构2通过穿过通孔202的螺钉203固定连接,所述骨凿刀片1的上部设有和螺钉203相匹配的安装通孔101;在准使用状态下,所述骨凿刀片1的上部穿过防撞结构3插入到圆筒结构2中,所述螺钉203拧入通孔202且穿过安装通孔101,骨凿刀片上侧与限位片6下侧相贴合。
30.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圆筒结构2两侧形成把手204且圆筒结构2下端设有凸沿205,所述凸沿205与防撞结构3的外壳301卡接,所述防撞结构3内部底侧设有缓冲环302,所述缓冲环302和凸沿205弹性连接。
31.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防撞结构3的外壳301下部为半球形且底部设有开口,骨凿刀片1插入开口时,所述开口和骨凿刀片1过盈配合。
32.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缓冲环302和凸沿205之间设置有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弹簧303,所述弹簧303数量至少为两个。
33.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限位片6为水平设置的两边向上翘起的圆片,所述骨凿刀片1的上侧设有凹槽,所述圆片的底面和凹槽完全贴合,减缓器械的损耗。
34.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圆筒结构2内的容置腔201与骨凿刀片1的上部的形状和大小相配合;所述容置腔201的横截面在本实施例中为方形,其大小和形状与骨凿刀片1的上部的横截面相配合。所述骨凿刀片1在容置腔201中不能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或移动,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35.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圆筒结构2上端设有连接环206,所述连接环206和圆筒结构2之间设有缓冲层207,减少螺杆5传导到圆筒结构2上所受到的震动,便于术者抓持。
36.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通孔202为沉孔,安装完毕骨凿刀片1,所述螺钉203在沉孔中拧紧后,螺钉203的头部应低于沉孔上边缘,螺钉203的尾部应与沉孔下边缘平齐,便于观察螺钉是否拧紧。
37.所述可动式椎间盘镜下用骨凿,其防撞结构3的外壳301的为橡胶材质,其缓冲环302为橡胶环,其缓冲层207为橡胶层,其他结构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圆筒结构外侧设置有防滑层。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安装通孔102在骨凿刀片1上部沿纵向设置有多个。根据所需要的长度,选择不同的安装通孔102进行安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102为三个。
4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41.选择合适的骨凿刀片1穿过防撞结构3插入圆筒结构2中,调整好需要的长度,并使相应的安装通孔101和通孔202对齐,将螺钉203拧入通孔202中,拧紧并确认螺钉203的头部低于通孔202上边缘,螺钉203的尾部与通孔202下边缘平齐。握住敲击台4,旋紧至限位片6与骨凿刀片1的上侧面贴合,即可在术中配合可动式锥间盘镜进行使用。
42.本实用新型为应用于可动式椎间盘镜的理想减压工具,其抓持装置进行了防震处理,便于术者抓握,在手术中保证抓持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中防撞结构的设置可以防止骨凿和工作套管碰撞,损耗器械,并且能够辅助术者控制骨凿进入套管的长度,防止过力导致不必要的伤害,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敲击台上所施加的力通过弧形的限位片传导至骨凿刀片,增加了操作的精确度,减少器械磨损;本实用新型中抓持装置和骨凿刀片的分体设置,一方面便于磨损的骨凿刀片的更换,另一方面,骨凿刀片上设置的纵向同轴的多个安装通孔可以对骨凿刀片的长度进行调整,适应多种需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