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7026发布日期:2022-01-07 23: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手柄仅具有将气压转换为冲击波的功能,治疗师依靠经验及询问病人获得治疗效果的反馈,或者依靠普通的超声波影像设备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超声检查。有治疗师经验不足,病人反馈不准,频繁的超声检查影响冲击波治疗效果,超声波检查不及时,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将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集成于一体,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实时显示病灶部位,提高冲击波治疗效果。
4.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6.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所述冲击波治疗手柄和所述超声波影像装置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交,所述冲击波治疗手柄和所述超声波影像装置间的夹角可调以调节二者的交点位置。
7.优选地,还包括用以调节冲击波治疗手柄和所述超声波影像装置的夹角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8.用以与所述冲击波治疗手柄固定的第一支架和用以与所述超声波影像装置固定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设有旋转轴,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能够分别沿所述旋转轴转动并固定;
9.所述旋转轴分别与所述冲击波治疗手柄的轴线和所述超声波影像装置的轴线垂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设有角度旋转器,所述角度旋转器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一者固定,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者设有用以与所述角度旋转器套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角度旋转器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沿自身轴线转动以形成所述旋转轴。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角度旋转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套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为矩形孔或六边形孔。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向设有用以与所述角度旋转器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深度刻度尺。
14.优选地,所述冲击波治疗手柄包括:
15.手柄本体和设于所述和手柄本体内部的弹道;
16.沿所述手柄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治疗头、冲击块和与压缩机连接的电磁阀,所述冲击块设于所述弹道内且在气流作用下往复运动。
17.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磁阀间设有比例阀,所述比例阀的输入端连接有泄压阀。
18.优选地,还包括耦合剂存储装置,所述耦合剂存储装置包括:
19.外壳和套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用以存储耦合剂的内壳;
20.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间的加热组件;
21.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以对耦合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组件。
22.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3.分别沿所述内壳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加热件和用以进行保温的保温件,所述加热件和所述保温件的个数为多个,全部加热件和全部所述保温件沿所述内壳的周向交替设置。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交,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间的夹角可调以调节二者的交点位置。
25.相较于现有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6.第一,将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集成于一体,便于作业人员手持,同时能够在显示装置上实时显示超声图像,方便作业人员根据图像定位治疗点,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27.第二,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轴线相交于一点,且二者间的夹角可调,由此以使得超声波影像和冲击波治疗位统一,定点对图像进行获取,并根据该点进行冲击波治疗,提高病灶和治疗位置的一致性,优化治疗效果;
28.第三,通过耦合剂存储装置使得耦合剂保持在设定温度,提高冲击波能量穿透性能,减少能量衰减,使得超声显像清洗,超声波影像探头易于滑动,并可湿润皮肤,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提高润滑性,使其易于展开;并消除患者因涂抹耦合剂而产生的不适感,提高用户治疗体验。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的夹角位置示
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度刻度尺的位置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耦合剂存储装置的三视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中标记如下:
38.冲击波治疗手柄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超声波影像装置4、角度旋转器5、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31;
39.治疗头11、冲击块12、弹道13、电磁阀14;
40.内壳61、铝壳体62、隔热橡胶层63、外壳64、温度检测组件65、加热件66、保温件67。
具体实施方式
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将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集成于一体,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实时显示病灶部位,提高冲击波治疗效果。
4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请参阅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手柄和超声波影像装置的夹角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度刻度尺的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耦合剂存储装置的三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治疗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4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45.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且二者的轴线相交,其中,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可设置为一体,如显示器或笔记本电脑等装置,显示装置为显示屏,用于显示超声图像、显示治疗时的截面、所有参数等。冲击波治疗手柄1包括手柄和超声波治疗组件,以将压缩机的高压气体能量转化为冲击波能量以及生成超声波图像,超声波治疗组件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进行设置。
46.具体的,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以集成于一体,具体的可通过卡箍或连接件实现;二者的轴线相交,可以理解的是,冲击波治疗手柄1的超声波方向与冲击波治疗手柄1的轴线方向一致,超声波探头方向与超声波影像装置4的轴线一致,由此以使得病灶和治疗位置一致,优化治疗效果。同时,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间的夹角可调以调节二者的交点位置。由此以能够根据病灶的深度进行交点位置的调节,进一步保证病灶和治疗位置一致,并增加使用范围。
47.相较于现有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48.第一,将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集成于一体,便于作业人员手持,同时能够在显示装置上实时显示超声图像,方便作业人员根据图像定位治疗点,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49.第二,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轴线相交于一点,且二者间的夹角可调,由此以使得超声波影像和冲击波治疗位统一,定点对图像进行获取,并根据该点进行冲击波治疗,提高病灶和治疗位置的一致性,优化治疗效果;
50.第三,通过耦合剂存储装置使得耦合剂保持在设定温度,提高冲击波能量穿透性能,减少能量衰减,使得超声显像清洗,超声波影像探头易于滑动,并可湿润皮肤,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提高润滑性,使其易于展开;并消除患者因涂抹耦合剂而产生的不适感,提高用户治疗体验。
51.具体的,还包括用以调节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的夹角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52.用以与冲击波治疗手柄1固定的第一支架2和用以与超声波影像装置4固定的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间设有旋转轴,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能够分别沿旋转轴转动并固定;其中,可通过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间设置紧固螺栓的方式实现固定,通过紧固螺栓形成旋转轴,调整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间的角度后通过螺母进行紧固,实现固定。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支架2套装于冲击波治疗手柄1的外壁上与其固定连接,同样地,第二支架3套装在超声波影像装置4的外壁上,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分别设置安装孔,紧固螺栓分别穿过安装孔后通过螺母固定,在需要调节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之间的角度时,拧松螺母,调整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间的角度,然后将紧固螺栓和螺母拧紧固定。可以理解的是,旋转轴分别与冲击波治疗手柄1的轴线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的轴线垂直,且冲击波治疗手柄1的轴线和超声波影像装置4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
53.进一步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间设有角度旋转器5,角度旋转器5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一者固定,如通过卡接固定或键连接,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另一者设有用以与角度旋转器5套装的第一安装孔21,角度旋转器5在第一安装孔21内沿自身轴线转动以形成旋转轴。角度旋转器5带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一者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实现夹角调节,进而改变交点位置,以适应不同深度的病灶。其中,第一支架2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孔21,第二支架3上设有一组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孔31,角度旋转器5上设有与第二安装孔31套装以进行定位的定位部。第一支架2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耳座,任一耳座上分别设置第一安装孔21,且两个第一安装孔21轴线共线;同样地,第二支架3上设置耳座和第二安装孔31,角度旋转器5与第二安装孔31卡接,以在角度旋转器5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同时,带动超声波影像装置4转动,进而实现夹角调节,可以理解的是,角度旋转器5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31,如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优选地,第二安装孔31为不规则孔,定位部与第二安装孔31的形状相适应,角度旋转器5与第二安装孔31套装并对第二支架3进行限位,使得角度旋转器5和第二支架3的位置相对固定。具体的,第二安装孔31为矩形孔或六边形孔,第二安装孔31为六棱柱,六棱柱和六边形孔配合实现定位。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作业人员根据角度和深度的对应关系,调节角度旋转器5的角度,在第一安装孔21的周向设有用以与角度旋转器5的旋转角度对应的深度刻度尺。如图4所示,根据三角函数公式,治疗部位的深度s=l2/tan(θ/2)-l1,通过设计冲击波治疗手柄1支架和超声波探头
支架调节l2,l1尺寸,及夹角θ的值来设计不同深度,满足各种部位,各种病症的方案。将不同角度对应不同深度的s值标注在角度旋转器5附近,使用时根据需要,调节角度旋转器5箭头对准相应深度即可获得当前深度,即治疗部位的超声波图像。上述装置可实现超声波探头对准治疗部位,首先先用超声探头获取图,根据超声图像诊断,确认治疗部位及治疗深度,根据上面公式调节θ角大小,将治疗手柄与超声波探头共同对准治疗部位,可实现在治疗时显示治疗部位的画面。作业人员在治疗时随时观察治疗部位的图像,调节参数,调节治疗手法,达到最优治疗效果。作业人员通过手柄上的操作按键截图实时图片保存在主机内,通过多次截图对比,用于后续的病情分析,治疗方案调整,及学术研究使用。超声波图像可显示病灶部位长度,面积,深度,严重程度。
54.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超声波影像设备包括:
55.1.超声波探头,内含换能器,把主机发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声能,发射到成像部位,成像部位反射声能,被换能器检测到,由压电效应转换为电信号;
56.2.超声波主机部分,由发控制电路,发射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视频信号电路和扫描发生器组成,位于主机内,上述电路均为一种成熟的现有技术,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57.3.高清显示屏,即整机的显示屏;
58.诊前使用超声探头进行超声影响检查,确认治疗部位,病情分析,病症部位大小深度,并通过手柄上的按键冻结当前图像,保存在主机的系统内;治疗时,通过调整角度旋转器5调整冲击波治疗手柄1和超声波探头之间的夹角,将治疗部位与超声检查部位重合,通过高清显示屏实时监控治疗部位图像。将图像保存在主机系统内;治疗完成后,超声探头进行超声影响检查,确认治疗部位,病情分析,病症部位大小深度,并通过手柄上的按键冻结当前图像,保存在主机的系统内;每次治疗的图像都保存在系统内,备医生进行系统分析。
59.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冲击波治疗手柄1包括:
60.手柄本体和设于手柄本体内部的弹道13;
61.沿手柄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治疗头11、冲击块12和与压缩机连接的电磁阀14,冲击块12设于弹道13内且在气流作用下往复运动;同时,压缩机和电磁阀14间设有比例阀,比例阀的输入端连接有泄压阀。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比例阀,比例阀按照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需要的压力;比例阀入口接泄压阀,在压缩机出现故障时保护比例阀不会被高压气体损坏;比例阀输出压力经过电磁阀14后进入手柄;手柄内的电磁阀14按主机内的控制装置控制信号打开,使压缩空气推动冲击块12在弹道13内加速撞击治疗头11产生冲击波,撞击时产生的弹性把冲击块12弹回来,进行下一次的撞击,如此反复,冲击块12与治疗头11撞击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经治疗头11和耦合剂传导进入人体。
62.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耦合剂存储装置的三视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a-a向剖视图,(c)为b-b向剖视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对耦合剂进行加热及保温的耦合剂存储装置,在使用时,耦合剂存储装置挤出耦合剂至超声波探头上,耦合剂存储装置包括:
63.外壳64和套装于外壳64的内部、用以存储耦合剂的内壳61;
64.设于外壳64和内壳61间的加热组件;
65.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以对耦合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组件65。
66.其中,该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备还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温度检测组件65,用以检
测室温,在一种实施例中,主机内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室温低于25度(此温度可通过主机设置调整)时,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组件启动加热,加热组件使用大功率加热棒,外壳64和内壳61间设置有铝壳体62,以提高热传导,优选为6061铝合金。在外壳64的内壁设有隔热橡胶层63,以对外壳64内部保温,优化保温效果。温度检测组件65优选设置在内壳61的底部,如温度传感器,以对内壳61中耦合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67.加热棒的功率依据下面公式算出选型。根据需要加热的耦合剂瓶数,及铝壳体62的体积。举例说明,给一瓶耦合剂加热使用4根160w加热棒组成的加热组件可以在20s内将耦合剂温度提升10度。耦合剂达到设定的温度(此温度可通过主机设置调整),耦合剂温度传感器将感应到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主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加热。同时控制保温模块启动加热功能,进行保温。
68.比热公式q=cmδt;
69.q表示需要加热需要的能量。c表示比热容,6061铝合金比热容896j/(kg*k),耦合剂的比热120j/(kg*k)。m代表加热的重量,铝壳体62重量为1.4kg,耦合剂的重量为0.2kg。δt代表温度上升值,按10℃计算;加热组件发热量计算公式q=wt;q为发热量,w为加热模块的功率,t为加热时间;根据以上公式可得加热时间t=(c1m1δt1+c2m2δt2)/w。c1m1δt1代表铝壳体62,c2m2δt2耦合剂。上述装置也可以扩展为同时对2瓶甚至多瓶耦合剂加热,根据公式可以计算需要的加热模块功率及加热时间。其可以使耦合剂温度在短时间内达到需要的温度,在持续进行保温,使耦合剂温度一直维持在良好的使用温度。
70.优选地,加热组件包括:
71.分别沿内壳61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加热件66和用以进行保温的保温件67,加热件66和保温件67的个数为多个,加热件66和保温件67优选为电阻丝、加热棒等结构,为了对耦合剂均匀加热,全部加热件66和全部保温件67沿内壳61的周向交替设置。
72.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