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2254发布日期:2022-07-19 22:1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小便失禁的患者来说,尤其是危重卧病在床的小便失禁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尿液污染。
3.目前,医院内主流的应对尿失禁的主要解决方法是插入导尿管排尿,但是插入导尿管不仅病人痛苦,且导尿管需要每周更换一次,费用高,而且导尿管较长时间留置,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尿路感染问题。医院内也有使用各种器械对尿液收集的方式,例如,通过各种专用结构设计,套接患者的生殖器附近,收集和存储小便,但这种做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致命缺陷:对于小便失禁患者来说,由于其排便不能自控,小便呈持续水滴状排出,如果器械连接生殖器位置不能密封,必然出现漏尿现象,污染会阴部皮肤等,对尿液的收集清洁效果有限。
4.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尿失禁引流装置,彻底解决漏尿污染问题,以变更好地满足尿失禁病人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该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能够对尿失禁患者的各种体位的尿液进行收集,避免漏尿、尿液污染衣物或尿液污染患者皮肤的现象发生。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包括女士内裤和导尿罩,所述女士内裤的下方与女性患者的尿道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开口,所述导尿罩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导尿罩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进口端,所述进口端的四周设有黏贴盘,所述导尿罩的进口端通过所述黏贴盘黏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外侧,所述导尿罩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连接有一导尿管,所述导尿管穿设在所述固定开口内,且所述导尿管的末端连接有尿液收集装置。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尿罩自所述进口端至所述排液口的方向逐渐收拢,且所述导尿罩的内壁圆滑过渡。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女士内裤包括相连的后部、裆部和前部,所述固定开口设置在所述裆部,所述后部的顶部和所述前部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相连。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女士内裤包括定位布和定位带,所述固定开口设置在所述定位布上,所述定位布的底部设有两条连接带,两条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布的顶部相连,两条所述连接带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定位布可拆卸相连,两条所述连接带与所述定位布之间限定出供患者的腿部穿过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定位布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带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定位布可拆卸相连,所述定位带与所述定位布之间限定出供患者的腰部穿过的固定孔。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布的顶部设有公按扣,所述连接带上沿所述连接带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与所述公按扣配合定位的母按扣。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和所述定位带均为弹性带。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带与所述定位布之间通过魔术贴相连。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黏贴盘背离所述导尿罩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纸。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尿液收集装置包括集尿袋,所述集尿袋上设有绑带和/或挂钩。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尿液收集装置包括相连的负压吸引器和引流瓶,所述导尿管与所述引流瓶相连,所述负压吸引器能够将所述导尿管内的液体运送到所述引流瓶内。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通过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处粘贴导尿罩,导尿罩与尿液收集装置相连,由于使用黏贴盘将导尿罩粘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从而使得导尿罩与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处的皮肤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尿液自导尿罩和皮肤的缝隙之间漏出造成污染患者皮肤和衣物的问题,在患者站立的情况下,尿液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汇流下落,在患者卧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负压泵等装置实现对尿液的实时收集,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尿液在导尿罩内滞留的现象,从而避免尿污染的问题发生,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的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导尿罩及尿液收集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女士内裤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女士内裤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导尿罩及尿液收集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女士内裤;1a、定位布,1b、定位带,1c、连接带,2、导尿罩;3、导尿管;4、集尿袋;5、排放口;6、引流瓶;7、负压吸引器;8、黏贴盘;9、魔术贴毛面;10、魔术贴钩面;11、公按扣;12、固定开口;13、母按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步骤编号,其仅为了便于阐述说明而设置,对步骤之间的顺序不做任何限定,实施例中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来进行适应性调整。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包括女士内裤1和导尿罩2,女士内裤1的下方与女性患者的尿道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开口12,导尿罩2内设有容置腔,导尿罩2的顶部设有与容置腔相连通的进口端,进口端的四周设有黏贴盘8,导尿罩2的进口端通过黏贴盘8黏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外侧,导尿罩2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连接有一导尿管3,导尿管3穿设在固定开口12内,且导尿管3的末端连接有尿液收集装置。
31.基于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处粘贴导尿罩2,导尿罩2与尿液收集装置相连,由于使用黏贴盘8将导尿罩2粘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从而使得导尿罩2与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处的皮肤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尿液自导尿罩2和皮肤的缝隙之间漏出造成污染患者皮肤和衣物的问题,在患者站立的情况下,尿液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汇流下落,在患者卧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负压泵等装置实现对尿液的实时收集,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尿液在导尿罩2内滞留的现象,从而避免尿污染的问题发生,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尿罩2呈进口端至排液口的方向逐渐收拢,且导尿罩2的内壁圆滑过渡。在本实施例中,导尿罩2的外径沿自进口端至排液口的方向逐渐缩小,导尿罩2的外径逐渐缩小,从而便于对尿液进行收集和排出,且导尿罩2的前端的体积更小,从而能够避免影响患者正常穿着裤子,从而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女士内裤1的结构类似于纸尿裤,具体的,女士内裤1包括相连的后部、裆部和前部,固定开口12设置在裆部,后部的顶部和前部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相连。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从而便于卧床的患者穿戴内裤,其中连接组件可以是魔术贴、按扣或配合使用的扣子和扣眼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女士内裤1包括定位布1a和定位带1b,固定开口12设置在定位布1a上,具体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布1a为梯形,定位布1a由上至下逐渐缩小,固定开口12设置在定位布1a的下部,定位布1a的底部设有两条连接带1c,两条连接带1c的另一端与定位布1a的顶部可拆卸相连,两条连接带1c与定位布1a之间限定出供患者的腿部穿过的定位孔;定位带1b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布1a的左右两侧,定位带1b的一端
与定位布1a可拆卸相连,定位带1b与定位布1a之间限定出供患者的腰部穿过的固定孔。
35.具体的,女士内裤1通过解开连接带1c和定位带1b可以展开,在卧床患者需要穿戴内裤时,只需要将导尿罩2粘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外侧,将导尿罩2与导尿管3相连,将导尿管3穿过定位布1a的固定开口12,将两条连接带1c自患者的腿部的后侧向上绕至定位布1a的左右两侧边与定位布1a相连,再将定位带1b自患者的腰部的一侧沿患者的腰部的后侧绕至患者腰部的另一侧后与定位布1a的另一侧固定即可,方便卧床患者穿戴,定位布1a具有遮羞和固定导尿罩2的作用,定位布1a能够防止导尿罩2脱落,从而进一步地避免尿液渗出造成患者皮肤污染或衣物污染的问题发生。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布1a的顶部设有公按扣11,连接带1c上沿连接带1c的延伸方向设有若干与公按扣11配合定位的母按扣13,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公按扣11和母按扣13配合使得连接带1c和定位布1a之间限定出的定位孔的尺寸改变以适配不同患者的腿部尺寸。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带1c和定位带1b均为弹性带,连接带1c和定位带1b均为弹性带,从而使得患者穿戴后能够活动自如,且不会因为弹性带过紧造成不适感。
3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带1b与定位布1a之间通过魔术贴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带1b上设有魔术贴毛面9,定位布1a上设有魔术贴钩面10,从而便于卧床患者穿戴女士内裤1。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黏贴盘8背离导尿罩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保护纸,从而保护纸在未安装时对黏贴盘8起到保护作用,在需要将导尿罩2安装在患者皮肤上时,只需撕掉保护纸,将导尿罩2粘贴在尿道口处的皮肤上即可。
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尿液收集装置包括集尿袋4,集尿袋4上设有绑带(图中未示出)和/或挂钩(图中未示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集尿袋4的左右两侧设有绑带,可将集尿袋4捆绑在患者腿上固定,方便患者活动和行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集尿袋4的顶部设有挂钩,可将集尿袋4挂设在腿部的裤子的扣子、口袋等位置,从而便于对集尿袋4的固定,避免集尿袋4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集尿袋4的底部设有排放口5,排放口5上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密封盖从而便于对尿液进行倾倒处理,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集尿袋4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通过设置刻度线,便于及时确认集尿袋4内的尿液的多少,便于及时对尿液进行倾倒处理。
4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导尿罩2上的黏贴盘8上的保护纸撕下,将黏贴盘8黏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对应的外阴部的外侧,将女士内裤1穿在患者的身上,将导尿罩2通过导尿管3和集尿袋4相连,将集尿袋4通过绑带固定在患者的腿部,在患者直立行走或者坐姿的情况下,受到重力作用,尿液会滴落并汇流到导尿管3中,从而进入集尿袋4,当需要对集尿袋4内的尿液进行倾倒时,只需打开集尿袋4底部的密封盖即可将集尿袋4内的尿液排出。
43.实施例二
44.如图5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尿液收集装置包括相连的负压吸引器7和引流瓶6,导尿管3与引流瓶6相连,负压吸引器7能够将导尿管3内的液体运送到引流瓶6内。由此,对于卧床患者的尿液能够更好的收集,避免由于患者卧位造成尿液无法主动排出而引发的尿液回流造成污染的问题。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瓶6外设有刻度线。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对尿液进行倾倒。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负压吸引器7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便于实现智能对尿液进行持续抽吸,从而避免卧床患者的尿液回流,造成污染患者皮肤的现象发生。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引流瓶6的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尿液重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将会提醒医护人员对尿液进行倾倒。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尿管3上设有流量计,流量计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当尿液的总流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将会提醒医护人员对尿液进行倾倒。
4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导尿罩2上的黏贴盘8上的保护纸撕下,将黏贴盘8黏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对应的外阴部的外侧,将女士内裤1穿在患者的身上,将导尿罩2通过导尿管3与负压吸引器7相连,从而负压吸引器7持续的对导尿管3和及导尿罩2内进行抽吸,及时将滴落在导尿罩2内的尿液吸走,避免尿液回流污染患者的皮肤。
50.除上述区别外,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一致,相应的效果及原理也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51.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其女性尿失禁引流装置通过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处粘贴导尿罩2,导尿罩2与尿液收集装置相连,由于使用黏贴盘8将导尿罩2粘贴在女性患者的尿道口,从而使得导尿罩2与女性患者的尿道口处的皮肤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尿液自导尿罩2和皮肤的缝隙之间漏出造成污染患者皮肤和衣物的问题,在患者站立的情况下,尿液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汇流下落,在患者卧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负压泵等装置实现对尿液的实时收集,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尿液在导尿罩2内滞留的现象,从而避免尿污染的问题发生,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5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