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4774发布日期:2021-12-18 00:4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筋膜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筋膜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枪。


背景技术:

2.筋膜枪是人们运动后使用的一种进行肌肉放松的保健设备,通过其精准、高频、深度的震动,来冲开肌肉粘连,让肌肉发热,活跃细胞,使血液流通更顺畅,从而加快肌肉恢复,降低乳酸。无论是对于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健身者,都可以使用。为追求外观尺寸尽可能的小,多数筋膜枪所采用的外观形状多为l形、t形,以提高内部空间的使用率。
3.筋膜枪通常包括驱动模块、传动模块和控制模块,这些模块都是安装在壳体内。一般的,壳体通常分成多个部分,如上壳、下壳、前壳和后壳等。现有的筋膜枪中,由于各模块在壳体内的位置不同,一般将不同模块安装在壳体的不同部分,如驱动模块安装在上壳,传动模块安装在下壳,控制模块安装在后壳,这就导致不同模块的安装基准不统一,导致装配精度不理想,而且零部件的数量较多,装配难度高以及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筋膜枪,能够优化整体的装配,以提高装配精度,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筋膜枪,筋膜枪包括外壳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具有容腔,所述驱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容腔,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和自所述外壳延伸至所述容腔的固定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均安装在固定件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往复运动。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中壳和下壳,所述上壳、所述中壳和所述下壳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容腔,所述中壳和所述固定件为一体式结构。
8.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体式的所述中壳和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容腔分隔成上空间和下空间,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均设于所述上空间,所述筋膜枪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下空间。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后壳,所述上壳、所述中壳和所述下壳均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后壳设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输入部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板和按键结构,所述主板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按键结构与主板连接,所述后壳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按键结构容置于所述控制孔以形成所述输入部。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安装支架,所述电机包括本体和第一转轴,所述本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驱动组件
连接,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偏心轮、传动杆和伸缩套筒,所述偏心轮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偏心轮具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具有间隔距离,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套筒转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筒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轮开设有安装孔和紧定孔,所述第一转轴容置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紧定孔位于所述偏心轮的外周并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紧定件,所述紧定件容置于所述紧定孔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主体、导向套和缓冲套,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伸缩套筒的外周以与所述伸缩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套套设在所述导向套的外周并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套包括第一筒体和设于所述第一筒体远离所述传动杆一侧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突出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所述缓冲套具有背向所述传动杆的端面,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主体固接并抵接于所述端面抵接,以限制所述缓冲套与所述主体分离。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筋膜枪,筋膜枪包括外壳、固定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外壳具有容腔,所述固定件、所述驱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均设于所述容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板和按键结构,所述主板、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均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外壳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按键结构与所述主板连接并容置于所述控制孔以形成输入部,所述输入部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所述主板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往复运动。
17.通过将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均安装在自外壳延伸进容腔的固定件上,使得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的安装基准统一,提高了装配精度,同时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筋膜枪的部分零件爆炸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筋膜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的主板和按键结构的爆炸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的筋膜枪的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的前壳、缓冲套和导向套的爆炸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1的固定件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1的筋膜枪的部分零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7的i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筋膜枪100,筋膜枪100包括外壳组件10、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外壳组件10具有容腔101。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均设置在容腔101。外壳组件10包括外壳11和自外壳11延伸至容腔101的固定件12,驱动组件20和传动组件30中的一者和控制组件40安装在固定件12上。控制组件40用于控制驱动组件20驱动传动组件30往复运动。
29.具体的,筋膜枪100还包括按摩件(未图示),传动组件30的一端与按摩件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组件20连接。按摩件与传动组件30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按摩件。
3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固定件12是外壳11延伸出来而形成的,将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安装在固定件12上相当于安装在外壳11上。现有技术中,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直接安装在壳体的不同位置上,对各部分壳体的精度要求均较高,而壳体由于形状复杂,其精度难以保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需保证固定件12以及与固定件12连接的外壳11的精度即可很好地装配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另外,现有技术中将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等各组件安装在壳体上往往需要一些零部件,或者在壳体内设置筋腔结构,这会导致零部件的数量过多或者壳体的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均不理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均安装在固定件12上,且固定件12为从外壳11延伸出来而形成,这使得壳体内无需设置筋腔结构以及辅助的零部件,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而简化了壳体结构,从而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31.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驱动组件20和传动组件30均安装在固定件12上,传动组件30与固定件12滑动连接。具体的,传动组件30的外周可涂设润滑油以降低传动组件30和固定件12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驱动组件20与传动组件30之间有连接,将驱动组件20与传动组件30都安装在固定件12上,可以有效减小驱动组件20和传动组件30之间的位置公差,从而提高装配精度。
32.通过将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均安装在自外壳11延伸进容腔101的固定件12上,使得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的安装基准统一,提高了装配精度,同时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33.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外壳11包括上壳111、中壳112和下壳113。上壳111、中壳112和下壳113依次连接以形成容腔101。中壳112和固定件12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筋膜枪100还包括电池40,电池40设置在下壳113内,电池40用于为驱动组件20供能,是驱动组件20驱动传动组件30往复运动的能量来源。下壳113背向上壳111的一侧设置有电连接口(未图示),电连接口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2.0、usb 3.0等类型的接口。电连接口用于通过外界电源为电池40充电,也可以用于筋膜枪100与外界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等)通讯,交换数据。中壳112和固定件12将容腔
101分隔为上空间1011和下空间1012,控制组件40、驱动组件20和传动组件30均设置在上空间1011,电池40设置在下空间1012。可以理解的是,中壳112和固定件12为一体式结构,固定件12无需通过零部件安装在中壳112上,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而且由于中壳112和固定件12为一体式结构,中壳112和固定件12之间基本不存在位置公差,从而提高了装配精度。
3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电池40安装在固定件12上。
35.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外壳11还包括后壳115,上壳111、中壳112和下壳113均与后壳115连接。后壳115设有输入部1151,输入部1151与控制组件40电连接,输入部1151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具体的,后壳115位于远离传动组件30的一侧,以便于用户单手使用筋膜枪100。控制组件40根据指令向驱动组件20输入控制信号(电压、电流等电信号),驱动组件2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传动组件30的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模式等工作参数。通过设置后壳115并在后壳115上设置输入部1151,以便于用户单手使用和输入指令。
36.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和图4,控制组件40包括主板41和按键结构42。主板41安装在固定件12上,按键结构42与主板41连接。后壳115开设有控制孔1152,按键结构42容置于控制孔1152以形成输入部1151。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42包括按键支架421、按键板422、阻光软胶423、按钮软胶424、按键透光件425和按键426。按键支架421通过螺丝和主板41固接在中壳112上,按键板422设置在按键支架421背向主板41的一侧,阻光软胶423和按键透光件425均设置按键板422背向按键支架421的一侧,按键426设置在按键透光件425上并伸入控制孔1152,与后壳115共同形成后侧的整体外观。通过将主板41和按键结构42都安装在固定件12上,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从而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37.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21和安装支架22。电机21包括本体211和第一转轴212,本体211安装在安装支架22上。第一转轴212穿过安装支架22与驱动组件20连接,安装支架22安装在固定件12上。具体的,电机21通过螺丝固定在安装支架22上,安装支架22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件12上。安装支架22开设有第一通孔221,第一转轴212穿过第一通孔221抵达安装支架22的另一侧并与驱动组件20连接。安装支架22的边缘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22(本实施例为4个),固定件12的对应位置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1121,第一连接柱1121伸入第一连接孔222并通过与螺丝(未图示)螺纹连接完成安装。第一连接柱1121套设有减震垫23来缓冲安装支架22和电机21受到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电机21和安装支架22,以便于电机21通过安装支架22安装到固定件12上。
38.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传动组件30包括偏心轮31、传动杆32和伸缩套筒33,偏心轮31与第一转轴212连接。偏心轮31具有第二转轴311,第二转轴311的轴线与第一转轴212的轴线具有间隔距离。第二转轴311与传动杆32转动连接,传动杆32远离第二转轴311的一端与伸缩套筒33转动连接。伸缩套筒33与固定件12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转轴212的轴线和第二转轴311的轴线具有间隔距离,电机21通过第一转轴212驱动偏心轮31绕第一转轴212的轴线转动时,第二转轴311会带动传动杆32和伸缩套筒33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往复运动。
39.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传动组件30还包括第一轴承34、第一内圈螺丝35、第一外圈螺丝36,第二转轴311通过第一轴承34与传动杆32转动连接。第一内圈螺丝35与第二转轴311连接并与第一轴承34的内圈抵接,使得第二转轴311与第一轴承34的内圈相对固定,可
避免第二转轴311脱离第一轴承34。第一外圈螺丝36与传动杆32连接并与第一轴承34的外圈抵接,使得第一轴承34的外圈与传动杆32相对固定,可避免第一轴承34脱离传动杆32。如此设置,可保证第二转轴311与传动杆32能够稳定的相对转动。为了保证良好的固定效果,第一外圈螺丝36的数目为多个。
40.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传动组件30还包括第二轴承37、第二内圈螺丝38、第二外圈螺丝39,伸缩套筒33通过第二轴承37与传动杆32转动连接。第二内圈螺丝38与伸缩套筒33连接并与第二轴承37的内圈抵接,使得第二轴承37的内圈与伸缩套筒33相对固定,可避免第二轴承37脱离伸缩套筒33。第二外圈螺丝39与传动杆32连接并与第二轴承37的外圈抵接,使得第二轴承37的外圈与转动杆相对固定,可避免第二轴承37脱离传动杆32。如此设置,可保证伸缩套筒33与传动杆32能够稳定的相对转动。为了保证良好的固定效果,第二外圈螺丝39的数目为多个。
41.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偏心轮31开设有安装孔312和紧定孔313。第一转轴212容置于安装孔312,紧定孔313位于偏心轮31的外周并与安装孔312连通。传动组件30还包括紧定件(未图示),紧定件容置于紧定孔313并与第一转轴212连接。具体的,安装孔312的轴线和紧定孔313的轴线相互垂直,紧定件优选为螺丝。紧定件与紧定孔313螺纹连接并与第一转轴212抵接,在紧定件的挤压作用下,第一转轴212会与安装孔312的内壁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相对固定。通过设置紧定件和紧定孔313,以便于通过紧定件来拆装第一转轴212和偏心轮31。
42.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5,固定件12包括主体121、导向套122和缓冲套123。导向套122套设在伸缩套筒33的外周以与伸缩套筒33滑动连接,缓冲套123套设在导向套122的外周并设置在主体121上。具体的,外壳11还包括前壳114,上壳111、中壳112和下壳113均与前壳114连接,上壳111、中壳112、下壳113、前壳114和后壳115形成筋膜枪100的整体外观。缓冲套123的材质可选为硅胶。通过设置导向套122和缓冲套123,能够对伸缩套筒33进行导向以及能够缓冲伸缩套筒33的径向冲击力。
4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主体121和中壳112为一体式结构,主体121和中壳112整体呈板状,并将容腔101分隔成上空间1011和下空间1012两部分,主体121上设置有安装腔室123,安装腔室123用于安装缓冲套123和导向套122,伸缩套筒33的右端与传动杆32连接,伸缩套筒33的左端伸入安装腔室123与导向套122滑动连接。优选的,主体121和中壳112的整体通过注塑成型。
44.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图7和图8,导向套122包括第一筒体1221和设于第一筒体1221远离传动杆32一侧的第一固定部1222,第一固定部1222突出于第一筒体1221的外周。缓冲套123具有背向传动杆32的端面12301,第一固定部1222与主体121固接并抵接于端面12301抵接,以限制缓冲套123与主体121分离。具体的,缓冲套123包括第二筒体1231、设于第二筒体1231远离传动杆32一侧的第二固定部1232和设于第二筒体1231背向第二固定部1232的第三固定部1233,第二固定部1232突出于第二筒体1231的外周并具有朝向主体121开设的卡槽12322,第二筒体1231的内壁与第一筒体1221的外周贴合。主体121伸入卡槽12322以完成定位,同时第二固定部1232的端面12301与第一固定部1222抵接,使得主体121不能退出卡槽12322。第三固定部1233突出于第二筒体1231的内壁并与第一筒体1221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二筒体1231和第一筒体1221相对固定。第一固定部1222开设有多个第一固
定孔12221,第二固定部123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2321,主体12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三固定孔(未图示),通过螺丝(未图示)穿过第一固定孔12221和第二固定孔12321并与第三固定孔螺纹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压盖固定导向套122和缓冲套123,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向套122和主体121固接的同时,缓冲套123和主体121相对固定,从而取消了压盖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的数目,优化了装配。另外,缓冲套123的第二固定部1232在第二固定孔12321的周围设有环形凸缘12321,环形凸缘12321用于与第一固定部1222的外周贴合以对固定套进行定位,便于两套对准。
4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筋膜枪100,筋膜枪100包括外壳11、固定件12、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外壳11具有容腔101,固定件12、驱动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控制组件40均设于容腔101。固定件12与外壳11为一体式结构。控制组件40包括主板41和按键结构42,主板41、驱动组件20和传动组件30均安装在固定件12上,传动组件30与固定件12滑动连接。外壳11开设有控制孔1152,按键结构42与主板41连接并容置于控制孔1152以形成输入部1151。输入部1151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主板41用于根据指令控制驱动组件20驱动传动组件30往复运动。通过将控制组件40的主板41、传动组件30和驱动组件20一同安装在固定件12上,安装基准较为统一,从而优化了装配,减少了零部件的数目,降低了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固定件12与外壳11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提高生产良率,以及进一步减少零部件的数目,降低装配难度和生产成本。
46.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