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灭菌装置

文档序号:27409347发布日期:2021-11-16 00:2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电子束灭菌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灭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束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保证卫生,避免感染,对合格的出厂产品和医疗器械,都需要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需要利用化学药物采用浸泡、擦拭、喷雾或熏蒸等手段直接与物品接触,处理完之后还有静置、解吸附等处理过程。物理灭菌方法可采用热力、声波及射线等手段,尤其是电离辐射灭菌是通过产生游离基破坏dna的方式消杀细菌病毒体,被灭菌物体温度变化小特别适用于一次性医用产品和食品的消毒,而且这种方式不接触被灭菌物体,不会破坏被灭菌物体的内部成分。
3.一定能量的电子灭菌设备产生的电子束与材料相互作用会产生韧致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必须有一定的屏蔽措施。因此,现有技术中,电子灭菌设备尺寸大,总重量也大,不便于设置在现有的生产线厂区,厂家需要灭菌处理时,要将需要辐照的物品需要运输到该辐照站统一处理,给物流带来很大的不便,也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一套电子束辐照设备能集成在一个较小空间中,应用于制造厂家的生产线上,并达到射线屏蔽功能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束灭菌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电子束灭菌装置,包括灭菌传送管道、灭菌设备和至少一个功能部件,所述灭菌传送管道包括至少一段弯曲的中间管道,所述中间管道与所述灭菌传送管道的入口、出口的连线形成一个包围空间,所述灭菌设备设置在所述中间管道上,所述功能部件设置在所述包围空间中。
7.在本方案中,该电子束灭菌装置的弯曲结构布置,使得能集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能应用于一般产品制造厂家的生产线上,实现厂内就能灭菌消毒处理,而不需要将产品运送到厂区外的专门辐照站处理,省去了物流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利于提高或保护产品的品质。
8.较佳地,所述灭菌传送管道包括传送带和环绕所述传送带的保护管,所述灭菌设备穿过所述保护管伸入至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9.在本方案中,所述传送带可以传送待灭菌的物体至灭菌设备下,所述保护管保护了待灭菌物体不受其他杂质污染或破坏。
10.较佳地,所述灭菌设备包括电子束加速器和加速器仓,所述电子束加速器设置于所述加速器仓中,所述加速器仓固定在所述灭菌传送管道上。
11.在本方案中,所述灭菌设备采用所述电子束加速器,可以实现不接触灭菌效果,所
述加速器仓保护其中的所述电子束加速器。
12.较佳地,所述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包括功率源,所述功率源设置在所述中间管道上,所述功率源用于对所述灭菌设备供电。
13.在本方案中,所述功率源设置在所述中间管道上,不占用所述包围空间,有利于整套电子束灭菌装置紧凑型的布置,节省空间。
14.较佳地,所述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包括一屏蔽体,所述屏蔽体覆盖在所述灭菌传送管道和所述灭菌设备的外表面。
15.在本方案中,所述屏蔽体能屏蔽掉所述灭菌设备产生的有害射线,实现自屏蔽设计,对所在场地无需额外的防护设施,满足工作人员安全要求。
16.较佳地,所述灭菌设备与所述灭菌传送管道的入口、出口等距离设置。
17.在本方案中,通过此等距离设置,使得所述灭菌传送管道入口、出口的屏蔽效果是等同的,而不需要对于屏蔽效果较差的一端做额外防护措施。
18.较佳地,所述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包括一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与所述灭菌传送管道连接,所述排风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中间管道的下表面。
19.在本方案中,所述排风管能够将所述灭菌设备产生的有害气体或刺激性气体从所述灭菌传送管道中排出,而不会从所述灭菌传送管道中泄漏出,对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产生伤害。
20.较佳地,所述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包括功率源,所述功率源设置在所述中间管道上,所述功率源用于对所述灭菌设备供电,所述功率源、所述排风管的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灭菌设备的两侧。
21.在本方案中,通过这样的布置,节省空间。
22.较佳地,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循环管道和冷却箱,所述冷却循环管道的入口、出口与所述冷却箱相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管道经过所述灭菌设备。
23.在本方案中,所述冷却系统能对所述灭菌设备及时冷却,实现连续灭菌作业。
24.较佳地,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所述灭菌设备电连接。
25.在本方案中,所述控制柜能及时对所述灭菌设备监控,实现高效稳定的灭菌作业。
2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7.该电子束灭菌装置的弯曲结构布置,使得整套电子束灭菌装置能集成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能应用于一般产品制造厂家的生产线上,实现厂内就能灭菌消毒处理,而不需要将产品运送到厂区以外的专门辐照站处理,省去了物流过程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利于提高或保护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束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的仰视图,
30.图3为图1沿a

a的剖面图。
31.附图标记:
32.灭菌传送管道1,中间管道11,传送带12,保护管13,灭菌传送管道入口14,灭菌传
送管道出口15,
33.灭菌设备2,电子束加速器21,加速器仓22,
34.功能部件3,冷却系统31,控制柜32,
35.功率源4,
36.屏蔽体5,
37.排风管6,排风管入口61,排风管出口62。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3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束灭菌装置,其包括灭菌传送管道1、灭菌设备2和至少一个功能部件3,灭菌传送管道1包括至少一段弯曲的中间管道11,中间管道11与灭菌传送管道的入口14、出口15的连线形成一个包围空间7,灭菌设备2设置在中间管道11上,功能部件3设置在包围空间中。
40.在实施过程中,灭菌传送管道1在空间上的弯曲布置上可以为水平方向,也可以为垂直方向,或者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组合。此弯曲布置的装置能集成在一个不大于一个集装箱的空间尺寸内,可应用于一般产品制造厂家的生产线上,实现厂内就能灭菌消毒处理,而不需要将产品运送到厂区外的专门辐照站处理,节省物流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利于提高或保护产品的品质。
41.如图1和图3所示,灭菌传送管道1包括传送带12和环绕传送带12的保护管13,灭菌设备2穿过保护管13伸入至传送带12的上方。传送带12可以传送待灭菌的物体至灭菌设备2下,保护管13保护了待灭菌物体不受其他杂质污染或破坏。
42.如图3所示,灭菌设备2包括电子束加速器21和加速器仓22,电子束加速器21设置于加速器仓22中,加速器仓22固定在灭菌传送管道1上。实施过程中,电子束加速器21可选择发射流强的数量级为几十毫安电子束的功率,当其累积的消杀剂量达到25kgy时,能满足一般物品的消毒灭菌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灭菌效果的需求,来选择不同功率的电子束加速器21。采用电子束加速器21,可以实现不接触灭菌效果,加速器仓22保护其中的电子束加速器21。
43.如图1所示,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功率源4,功率源4设置在中间管道11上,功率源4用于对灭菌设备2供电。功率源4可以为高压电源,电压范围可选择为100

300kv,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灭菌效果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功率源4的设置不占用灭菌传送管道1所包围空间,有利于整套电子束灭菌装置紧凑型的布置,节省空间。
44.如图1所示,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包括一屏蔽体5,屏蔽体5覆盖在灭菌传送管道1和灭菌设备2的外表面。屏蔽体5可以采用一种2cm厚的铅板及复合钢板,这样,整个装置对外的辐射剂量水平满足国家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要求,对工作场地没有额外的屏蔽要求,可以直接对接与现有的生产线,完成指定物品的消杀作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屏蔽效果需求,选择不同尺寸或不同材质的材料。
45.如图1所示,灭菌设备2与灭菌传送管道1的入口、出口等距离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灭菌传送管道1的入口、出口的屏蔽效果是等同的,而不需要对于屏蔽效果较差的
一端做额外防护措施。
46.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束灭菌装置还包括一排风管6,排风管6与灭菌传送管道1连接,排风管入口61设置在中间管道11的下表面。排风管6能够将灭菌设备2产生的有害气体或有刺激性气体(例如:臭氧)从灭菌传送管道1中排出,而不会从灭菌传送管道1中泄漏出,对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产生伤害。
47.如图1所示,功率源4、排风管出口62分别位于灭菌设备2的两侧。这样优化了布置,节省空间。
48.如图1所示,功能部件3包括冷却系统31,冷却系统31包括冷却循环管道和冷却箱,冷却循环管道的入口、出口与冷却箱相连通,冷却循环管道经过灭菌设备2。冷却系统31对灭菌设备2及时冷却,能够实现连续灭菌作业。
49.如图1所示,功能部件3还包括控制柜32,控制柜32与灭菌设备2电连接。控制柜32能及时对灭菌设备2监控,实现高效稳定的灭菌作业。
50.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