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检查辅助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73389发布日期:2022-02-12 11:34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检查辅助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乳腺检查辅助托架。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女性乳腺疾病ct检查时,要求乳体充分展开才能提高疾病的发现率和准确率。但普通的ct检查床并不能使乳腺体充分展开,现有乳腺ct检查采用俯卧位虽然可以让乳腺自然下垂,但是需要病人趴在检测导轨上用胳膊支撑起上身体,使身体保持一定角度不动,这种方法使得病人感觉很累,且现有的辅助趴卧支撑装置孔状放置区不能根据不同病人进行调节,同时检查过程中是穿着衣服的并不能将乳腺完全的放入放置区内部实现自然下垂,且头部位置不能进行放置需要病人自行支撑影响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乳腺检查辅助托架,可做到使用更舒适,降低对病人的伤害。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乳腺检查辅助托架,包括托架主体、放置孔、支撑杆和横杆,所述托架主体的表面开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内部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所述连接层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一侧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一侧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托架主体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开有插孔,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的一端开有第二连接孔,所述托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层,所述柔性层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层采用亲肤棉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抑菌层采用壳聚糖纤维为材料制作而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采用硅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柔性层、抑菌层和缓冲层之间也设置有连接层,且通过连接层进行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层采用木棉纤维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弹性层采用聚氨酯慢回弹海绵为材料制作而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层采用无水氯化钙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吸湿层采用吸水树脂为材料制作而成。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层采用天然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抗菌层、弹性层、干燥层、吸湿层和防滑层之间均通过连接层连接,且连接层的表面设置有粘剂。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腔厚0.4-0.6mm,所述托架主体和支撑杆之间通过插孔插接,且托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插孔对应的插柱。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孔采用抗菌层、弹性层、干燥层、吸湿层和防滑层多层设计,通过抗菌层防止不同病人使用滋生细菌,通过弹性层提高病人的舒适度,通过干燥层使得放置孔内部能够保持干燥,通过吸湿层使得放置孔内水分能够被吸收,通过防滑层防止检查部位在放置孔内放置的不稳定,且连接层内设置有中空腔,使得各层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间,使得安全性更好,通过托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层、抑菌层和缓冲层,通过柔性层、抑菌层和缓冲层使得在检查时托架主体的对病人检查的部位伤害更小,降低病人的不适。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18.图4是连接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20.图中:1、托架主体;2、放置孔;3、支撑杆;4、第一连接孔;5、横杆;6、连接扣;7、第二连接孔;8、插孔;9、抗菌层;10、连接层;11、弹性层;12、干燥层;13、吸湿层;14、防滑层;15、中空腔;16、柔性层;17、抑菌层;18、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23.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4.实施例1
2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乳腺检查辅助托架,包括托架主体1、放置孔2、支撑杆3和横杆5,托架主体1的表面开有放置孔2,放置孔2的内部设置有抗菌层9,抗菌层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层10,连接层10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15,连接层1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层11,弹性层11的一侧设置有干燥层12,干燥层12的一侧设置有吸湿层13,吸湿层13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层14,托架主体1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表面开有插孔8,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有横杆5,横杆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扣6,连接扣6的一端开有第二连接孔7,托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层16,柔性层16的一侧设置有抑菌层17,抑菌层17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18。
26.进一步的,柔性层16采用亲肤棉为材料制作而成,抑菌层17采用壳聚糖纤维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柔性层16使用的材料使得具有吸湿、保湿、耐热、耐碱、卫生好和穿着舒适
的优点,通过抑菌层17使用的材料使得对各种细菌、真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27.缓冲层18采用硅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柔性层16、抑菌层17和缓冲层18之间也设置有连接层10,且通过连接层10进行连接,通过缓冲层18使用的材料使得弹性好,电绝缘性能优良。
28.抗菌层9采用木棉纤维为材料制作而成,弹性层11采用聚氨酯慢回弹海绵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抗菌层9使用得的材料使得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驱螨效果明显,通过弹性层11使用的材料使得具有缓慢变形的能力,并能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
29.干燥层12采用无水氯化钙为材料制作而成,吸湿层13采用吸水树脂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干燥层12使用的材料使得成本低、干燥能力强、干燥速度快、能再生,通过吸湿层13使用的材料使得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高。
30.防滑层14采用天然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抗菌层9、弹性层11、干燥层12、吸湿层13和防滑层14之间均通过连接层10连接,且连接层10的表面设置有粘剂,通过防滑层14使用的材料使得弹性大、拉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和耐寒性良好,表面粘性好。
31.中空腔15厚0.4-0.6mm,托架主体1和支撑杆3之间通过插孔8插接,且托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插孔8对应的插柱,通过插孔8和插柱方便托架主体1和支撑杆3之间的连接。
32.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托架主体1表面的放置孔2放置需要检查的部位,放置孔2的内部设置有抗菌层9、弹性层11、干燥层12、吸湿层13和防滑层14,抗菌层9采用木棉纤维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抗菌层9使用得的材料使得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驱螨效果明显,防止不同病人使用滋生细菌,弹性层11采用聚氨酯慢回弹海绵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弹性层11使用的材料使得具有缓慢变形的能力,并能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干燥层12采用无水氯化钙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干燥层12使用的材料使得成本低、干燥能力强、干燥速度快、能再生,使得放置孔2内部能够保持干燥,吸湿层13采用吸水树脂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吸湿层13使用的材料使得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高,使得放置孔2内水分能够被吸收,防滑层14采用天然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防滑层14使用的材料使得弹性大、拉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和耐寒性良好,表面粘性好,防止检查部位在放置孔2内放置的不稳定,抗菌层9、弹性层11、干燥层12、吸湿层13和防滑层14之间均通过连接层10连接,且连接层10的表面设置有粘剂,使得各层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且抗菌层9位于最上层,弹性层11、干燥层12、吸湿层13和防滑层14依次设置,防滑层14位于最下层,且连接层10内设置有中空腔15,中空腔15厚0.4-0.6mm,使得各层之间留有空气流通的空间,托架主体1通过插柱插入插孔8与支撑杆3连接稳定位置,支撑杆3通过上端的第一连接孔4可固定在检查设备上稳固位置,从而托住需要检查的部位,支撑杆3通过横杆5稳定位置,横杆5通过连接扣6上的第二连接孔7也可固定在检查设备上,托架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柔性层16、抑菌层17和缓冲层18,柔性层16采用亲肤棉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柔性层16使用的材料使得具有吸湿、保湿、耐热、耐碱、卫生好和穿着舒适的优点,抑菌层17采用壳聚糖纤维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抑菌层17使用的材料使得对各种细菌、真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缓冲层18采用硅橡胶为材料制作而成,通过缓冲层18使用的材料使得弹性好,电绝缘性能优良,通过柔性层16、抑菌层17和缓冲层18使得在检查时托架主体1的对病人检查的部位伤害更小,降低病人的不适,柔性层16、抑菌层17和缓冲层18之间也设
置有连接层10,且通过连接层10进行连接,柔性层16位于最外层,抑菌层17和缓冲层18依次被柔性层16包裹。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