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

文档序号:28119683发布日期:2021-12-22 15:0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症医疗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处理心脏骤停患者时医务人员一般采用人工胸外按压的办法配合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人工按压操作消耗体力非常大,需要几个人交替进行胸外按压,费时费力,直接影响急救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人工胸外按压要求操作者按压时应平稳、均匀、有规律,现有的胸外心脏按压器在按压时容易导致患者胸骨骨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省时省力、避免造成患者胸骨骨折的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该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包括: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左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的伸长或缩短,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安装有与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的第一安装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套筒与所述伸缩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右侧设置有水平调节杆,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水平调节杆的左端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转动连接,且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所述水平调节杆的右端安装有环形手柄,所述水平调节杆的外部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套筒,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上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上壁且顶持于所述水平调节杆的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下侧设置有压杆,所述第一安装套筒的下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压杆的上端通过所述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转动连接,所述压杆的下端安装有按压头;
5.其中,所述按压头包括缓冲头,所述缓冲头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压板,所述压杆的下端贯穿所述缓冲头的上壁且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所述压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槽的槽底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
6.上述的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中,所述缓冲头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层。
7.上述的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中,所述垫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层。
8.上述的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中,所述水平调节杆的前侧表面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二安装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
9.上述的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中,所述环形手柄上设置有计数器和计时
器。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水平调节杆与第一连接头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医务人员手部向下按压环形手柄,可使按压头的位置下降并按压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从而实现胸外按压操作,通过在水平调节杆与第一连接头连接的位置设置弹性复位结构以配合阻尼转轴,能够在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后自动复位,使医务人员更加省事省力,且能够有效避免按压头向患者胸部施加的按压力过大;通过将按压头设置为缓冲头与压板、缓冲弹簧配合的结构,在进行按压操作使,缓冲头的下表面首先接触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再进一步施力时,缓冲槽的上壁压缩缓冲弹簧,从而能够在进行按压时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按压力直接施加于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所导致的患者胸骨骨折的情况。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的按压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中:垫板1、驱动装置2、伸缩杆3、第一安装套筒4、水平调节杆5、滑槽501、第一连接头6、阻尼转轴7、压杆8、环形手柄9、第二安装套筒10、锁紧螺钉11、第二连接头12、按压头13、缓冲头1301、缓冲槽13011、压板1302、缓冲弹簧1303、第一柔性层14、第二柔性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该重症医疗用胸外心脏按压器包括:包括垫板1,所述垫板1的上表面左部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3的伸长或缩短,所述伸缩杆3的上端安装有与所述伸缩杆3转动连接的第一安装套筒4,所述第一安装套筒4与所述伸缩杆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套筒4的右侧设置有水平调节杆5,所述第一安装套筒4的右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头6,所述水平调节杆5的左端通过阻尼转轴7与所述第一连接头6转动连接,且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所述水平调节杆5的右端安装有环形手柄9,所述水平调节杆5的外部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套筒10,所述第二安装套筒10的上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1,所述锁紧螺钉11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套筒10的上壁且顶持于所述水平调节杆5的表面,所述第二安装套筒10的下侧设置有压杆8,所述第一安装套筒10的下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头12,所述压杆8的上端通过所述阻尼转轴7与所述第二连接头12转动连接,所述压杆8的下端安装有按压头13;
16.其中,所述按压头13包括缓冲头1301,所述缓冲头1301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槽13011,所述缓冲槽13011的内部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压板1302,所述压杆8的下端贯穿所述缓冲头1301的上壁且与所述压板1302的上表面中部连接,所述压杆8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槽13011的槽底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1303。
1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头130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柔性层14。
18.进一步地,所述垫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柔性层15。
19.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杆5的前侧表面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501,所述
第二安装套筒10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滑槽501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501内。
20.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手柄9上设置有计数器和计时器。
21.使用时,垫板1用于承托患者的背部,可根据患者平躺时的高度,通过驱动装置2调节伸缩杆3的长度,从而可调节按压结构的高度,调节方式简单;在高度确定后,通过滑动调节第二安装套筒10与水平调节杆的相对位置,可将按压头调节至与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对应的位置,医务人员手部放置于环形手柄内,通过水平调节杆5与第一连接头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医务人员手部向下按压环形手柄,可使按压头的位置下降并按压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从而实现胸外按压操作,通过在水平调节杆5与第一连接头6连接的位置设置弹性复位结构以配合阻尼转轴7,能够在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后自动复位,使医务人员更加省事省力,且能够有效避免按压头13向患者胸部施加的按压力过大;通过将按压头13设置为缓冲头1301与压板1302、缓冲弹簧1303配合的结构,在进行按压操作使,缓冲头的下表面首先接触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再进一步施力时,缓冲槽13011的上壁压缩缓冲弹簧1303,从而能够在进行按压时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按压力直接施加于患者的胸外待按压位置,所导致的患者胸骨骨折的情况。环形手柄上的计数器和计时器能够记录按压的次数和时间,以便医务人员方便获知。
22.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