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1222发布日期:2022-06-24 22:4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一种均匀
γ
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


背景技术:

2.在众多生物灭活技术中钴源辐照生物灭活对产品防虫防霉,提升品质,延长保质期起到了其它生物灭活技术无法取替的优势,大量模拟实验表明较低的辐射吸收剂量就可以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且对食品安全品质不构成影响的前提下成功灭活新冠病毒,符合冷链运输防疫要求。同时进出口货物包装、国际航班垃圾包装的病毒污染消杀也放到议事日程。另外,在国际贸易中,外部物种生物入侵预防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开发有效的技术防控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对食品、货物安全品质不构成影响的前提下成功灭活新冠病毒,缓解冷链运输或货物防疫压力。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包括:辐照室,辐射源,γ源提升装置,分拣传送装置,γ源贮存井;
5.所述辐照室内设置有分拣传送装置;
6.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各个单元的传动面与所述辐照室的底面平行;
7.所述γ源提升装置,由所述γ源贮存井内延伸至辐照室内,垂直设置于所述分拣传送装置的一侧;
8.所述辐射源设置于所述γ源提升装置上;
9.所述γ源贮存井设置于所述辐照室所在区域的地面以下。
10.优选地,所述辐照室为多列或多层式均匀辐照室,单列辐照室长度满足不小于100箱每小时的辐射生物灭活能力,所述箱的尺寸为1000mm
×
1000 mm
×
800mm。
11.优选地,所述分拣传送装置为传送带。
12.优选地,所述γ源提升装置为若干个,沿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延伸方向,成矩阵均匀设置。
13.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为0.5~1米。
14.优选地,所述两个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为2~8米。
15.优选地,所述γ源提升装置为若干个,设置成一排,所述一排γ源提升装置与所述辐照室内传送带的距离相等。
16.优选地,还包括过渡厂房,所述过渡厂房将所述辐照室包括在其内部。
17.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与所述辐射源连接,用于计算及自动控制辐射剂量。
18.优选地,所述辐照室一侧面设置有货物入口,与之相对的侧面设置有货物出口。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提高辐照灭活设备自动化、提高射线利用率、提高工作运行效率;自动化厂房设计减少人员介入,避免有害生物例如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多列式均匀辐照室的设计大大提高生物灭活效率,减缓各港口进口物品生物灭活检疫压力,满足我国新冠病毒冷链运输防疫要求。
附图说明
20.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的侧视图;
21.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根据生物的确定性效应设计一套冷链或常温下进行的符合食品、货物安全技术要求的物理辐射均匀辐照生物灭活装置。
24.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具有智能自动流水线设计、物理屏蔽、均匀辐照及辐照剂量自动调节等方便优势,实现了提高辐照生物灭活装置标准化、专业化、高度自动化、高射线利用率、高运行效率的设计目标。
25.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运用智能自动流水设计,冷链食品或其他货物包装箱通过自动分拣系统将包裹进行辐照分类后随着机械物理屏蔽输送带陆续进入辐照室,经过一次匀速相对均匀的持续照射后,达到生物灭活技术标准,由输送带将货物自动输出辐照室进行分拣卸货,便完成了生物灭活处理过程。
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如图 1所示,包括:辐照室1,辐射源2,γ源提升装置3,分拣传送装置4,γ源贮存井5;
27.所述辐照室1内设置有分拣传送装置4;
28.所述分拣传送装置4包括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各个单元的传动面与所述辐照室1的底面平行;
29.所述γ源提升装置3,由所述γ源贮存井5内延伸至辐照室1内,垂直设置于所述分拣传送装置4的一侧;
30.所述辐射源2设置于所述γ源提升装置4上;
31.所述γ源贮存井5设置于所述辐照室1所在区域的地面以下。
32.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辐照室1为进行生物灭活特别是新冠病毒灭活的主要场所。辐射源2,γ源提升装置3,分拣传送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辐照室1 内。
33.所述辐照室1一侧面设置有货物入口,与之相对的侧面设置有货物出口。
34.优选地,所述辐照室1为多列或多层式均匀辐照室,单列辐照室长度满足不小于100箱每小时的辐射生物灭活能力,所述箱为标准包装箱,所述箱的尺寸为1000mm
×
1000mm
×
800mm。
35.所述分拣传送装置4用于对货物6进行分拣,运送以及卸货;包括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分拣传送装置各个单元的传动面与所述辐照室的底面平行;
36.所述分拣传送装置4可选为传送带。当所述分拣传送装置为传送带时,所述辐照室内即设置多条平行的传送带。
37.所述γ源提升装置3,由所述γ源贮存井5内延伸至辐照室1内,垂直设置于所述分拣传送装置4的一侧。
38.优选地,所述γ源提升装置3为若干个,沿所述分拣传送装置4延伸方向,成矩阵均匀设置。
39.优选地,所述γ源提升装置3包括提源轨道,用于将辐射源2由γ源贮存井5与辐照室1之间的运输。
40.所述辐射源2设置在于所述γ源提升装置3上。当所述γ源提升装置3 为若干个时,则设置多个辐射源2,两个辐射源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2~8米。
41.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为0.5~1米。
42.所述辐射源2优选为钴60。
43.矩阵布置的γ辐照源,形成均匀γ辐照场,结合传送带速度控制,实现可控制γ辐照场强度与货物生物灭活受照剂量,通过包装较厚、货物密度较大的包裹与小件货物自动分拣进入不同传送带,避免货物混装时需要多次重复进行辐照的问题,通过自动分拣,传送带调速,一次性通过辐照,提高设施利用率及生物灭活工作效率。
44.或者,所述γ源提升装置3为若干个,设置成一排,所述一排γ源提升装置3与所述辐照室1内传送带的距离相等。
45.所述γ源贮存井5的作用是贮存辐射源2,设置于所述辐照室1所在区域的地面以下。
46.按照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优选地,还包括过渡厂房7,所述过渡厂房7将所述辐照室1包括在其内部。所述过渡厂房7具有物理屏蔽作用,保证辐照室外的空间内,臭氧浓度1h平均不超过0.16mg/m3,氮氧化合物日平均浓不超过0.1mg/m3。优选地,所述过渡厂房7内也设置有分拣传送装置4。
47.按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8,与所述辐射源连接,用于计算及自动控制辐射剂量。通过测量及计算γ辐照强度,较大地提高了辐照室内的效率,通过外挂靶件的增减,可方便高效地实现辐照室内辐照剂量率的调整。
48.从均匀γ辐照场的装载设计、设计开发计算程序、装载方案的确立、均匀γ辐照场空间剂量率的确定及辐照剂量的确定等方面对均匀γ辐照场的剂量保证工作进行了验证,达到如下效果。
49.1)辐照装置的全尺寸空间剂量率分布均在(0.28
±
0.14)gy
·
s-1
范围内,满足均匀γ辐照场辐照运行最高要求,且最大有效辐照空间可达120m
×
12m
×ꢀ
10m。
50.2)辐照装置的剂量率分布的不均匀度小于3,且随着辐照产品尺寸的减少,可依据辐照空间位置的选择,使不均匀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
51.3)计算结合测量的均匀γ辐照场装载设计方法,较大地提高了辐射场确立的效率,通过外挂靶件的增减,可方便高效地实现辐射场剂量率的调整。
52.4)通过物理屏蔽、过渡厂房的建立保证辐照室外的臭氧浓度1h平均不超过
0.16mg/m3,辐照室外的氮氧化合物日平均浓不超过0.1mg/m3。
5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均匀γ辐照场货物生物灭活流水线,不会引其他货物内部温度的升高,利用γ辐照穿透性强,生物灭活均匀彻底且迅速的特点,将进口货物污染(含包装物)或者进口交通工具内垃圾污染物(经包装后),在不影响产品安全质量前提下,能够迅速有效生物灭活,保证我国疫情防控进口货物和人员交流固守国门的需求。
54.生物灭活累积剂量限值计算:
55.1、设:均匀辐射场有n个辐射强度为a的辐射源,其空间位置为xn;
56.2、设:货物在辐照场的位置时间轨迹函数为y(t);
57.3、设:货物在辐照场的中的辐照强度为g(t):
58.则货物在辐照场中的辐照剂量强度为:
[0059][0060]
4、设:货物在辐照过程中的累积剂量e(t);
[0061]
则:(此累积剂量暂未考虑内部构件阻挡效应)。
[0062]
设计源在装置中的空间位置,货物在装置中的输送速度,计算e,使其在该装置中的空间与时间效应达到生物灭活限值即可。
[0063]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64]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