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5700发布日期:2021-12-08 13:3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2.冠状动脉疾病是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降低死亡率,所进行的导管插入术的次数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由于在血管支架技术(例如洗脱支架)和成像能力方面的最新进展,预计导管插入的次数将来还会增长。
3.通常采用x射线血管造影术进行冠状动脉导管插入。由于血管的收缩和重叠,应用传统的2d投影图像通常很难选择在介入过程中所使用的正确的血管支架尺寸。
4.因此,现有技术中用于分析冠状动脉的装置,采用2d造影图像,然后根据2d图像计算血管评定参数,且图像处理装置和血管评定参数计算装置是分开的,导致机器占用空间大,存在血管支架尺寸选择准确度低、集成度低,移动笨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及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包括:本体、显示装置、底座、操作面板和嵌入式抽拉键盘;
7.所述底座,用于支撑和带动所述本体、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操作面板、所述嵌入式抽拉键盘移动;
8.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获取血管评价指标,包括获取造影图像、处理图像、测量特征值、处理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计算各类参数;
9.所述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于显示所述本体内的血管评价指标,包括显示获取的造影图像、处理的所述图像、所述血管三维建模、测量的所述特征值、所述数据以及各类所述参数;
10.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于向所述本体、所述显示装置输入操作指令;
11.所述嵌入式抽拉键盘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内,用于输入指令,包括:对所述本体内的所述造影图像、所述特征值、所述数据、所述血管三维建模、各类所述参数进行控制。
12.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底座包括:4个对称设置的支脚,4个所述支脚底部均设置万向轮。
13.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在所述本体上设置y型支架,所述y型支架的三个分支,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显示装置、所述嵌入式抽拉键盘上。
14.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在背离所述设置有所述抽拉式键盘的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用于移动所述本体。
15.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本体内部设置供电装置和主机,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主机连接;
16.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所述主机提供电能;
17.所述主机用于用于获取血管评价指标,包括获取图像、处理图像、测量特征值、处理数据,计算各类参数。
18.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主机连接的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用于所述主机无法从所述供电装置获得电能时,为所述主机提供电能。
19.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气动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嵌入式抽拉键盘内部的力学转换装置,所述力学转换装置与所述气动装置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气动装置运动,所述气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y型支架升降。
20.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嵌入式抽拉键盘包括:基座、第一滑轨、牵引机构和键盘;
21.所述键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用于沿着所述第一滑轨运动;
22.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滑槽和折叠部件,所述折叠部件的滑动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折叠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键盘上,所述折叠部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牵引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键盘沿着所述第一滑轨运动。
23.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折叠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所述滑动部活性连接,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一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一端设置于所述键盘上,所述滑动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沿着所述滑槽滑动。
24.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第一滑轨为2条,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键盘底部设置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键盘通过所述滑块沿着所述第一滑轨运动。
25.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与所述键盘连接。
26.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键盘上,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活性连接。
27.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均为磁吸机构。
28.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第一锁定机构为磁珠锁扣,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为磁珠。
29.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键盘底部设置卡扣,所述基座底部设置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活性连接。
30.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基座包括:基体,设置于所述基体的侧壁的开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基体内部的通腔;所述通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键盘一端穿过所述通腔后设置于所述基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开口穿出,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基体顶部,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基体共同封闭所述通腔。
31.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开关机元件、方向元件、新增元件、删除元件、放大/缩小元件、上翻/下翻元件、播放/暂停元件、上一序列元件、下一序列元件、上一步元件、下一步元件、对比度元件、窗宽元件、窗位元件、模式切换元件、轮廓分割元件、轮廓调整元件、狭窄调整元件、鼠标元件。
32.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第一扶手,所述第一扶手设置于所述基座底部。
33.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力学转换装置包括:壳体、一级传动机构、二级传动机构和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二级传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机构齿接,所述二级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一级传动机构与所述二级传动机构齿接,所述一级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侧壁上。
34.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空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空腔为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组成的空间,所述下壳体底部内壁上设置隔板。
35.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一级传动机构包括:转动机构、一级齿轮和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侧壁和所述隔板上;沿着所述下壳体的侧壁至所述隔板方向,所述转动机构和所述一级齿轮依次套装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一级齿轮固定于所述转动机构上。
36.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手柄和转轴,所述手柄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手柄穿过所述第一通孔,露于所述下壳体外部,所述手柄用于带动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转动,所述转轴用于带动所述一级齿轮转动。
37.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二级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支座、二级齿轮和第二旋转轴,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上壳体顶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支座上,所述二级齿轮套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二级齿轮与所述一级齿轮齿接。
38.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在所述上壳体顶壁上设置第二通孔,所述二级齿轮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二级齿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
39.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和滑动条,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第二滑轨侧面设置凹槽,所述滑动条套装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滑动条侧面设置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滑动条用于沿着所述第二滑轨移动,所述滑动条顶部设置锯齿,所述二级齿轮与所述锯齿齿接。
40.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用于对所述滑动条的移动进行限位。
41.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第三通孔和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端部,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l型卡槽连通。
42.可选地,上述的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圆孔和牵引绳,在靠近所述l型卡槽一侧的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线孔,在所述上壳体设置第二通线孔,所述第一通线孔与所述第二通线孔组成所述圆孔;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设置固定端子,所述固定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牵引绳设置于所述l型卡槽内,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气动装置连接。
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4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设置了一体机,将图像处理装置和血管评价参数计算装置设置为一个集成系统,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且通过2d造影图像,对血管
进行三维建模,便于查看血管的三维形态,能够更加准确的显现血管的狭窄区域,进而提高了血管支架尺寸选择的准确度,便于移动。
附图说明
4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46.图1为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8.图3和图4为嵌入式抽拉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49.图5为设置有操作面板的嵌入式抽拉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50.图6为力学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1.图7为力学转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52.图8为力学转换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53.图9为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54.附图标记:
55.本体100,第二扶手110,供电装置120,主机130,显示装置200,底座300,支脚310,万向轮320,操作面板400,操作组件410,开关机元件411,方向元件412,新增元件413,删除元件414,放大/缩小元件415,上翻/下翻元件416,播放/暂停元件417,上一序列元件418,下一序列元件419,上一步元件420,下一步元件421,对比度元件422,窗宽元件423,窗位元件424,模式切换元件425,轮廓分割元件426,轮廓调整元件427,狭窄调整元件428,鼠标元件429,嵌入式抽拉键盘500,基座510,基体512,通腔513,第一滑轨520、牵引机构530,滑槽531,折叠部件532,滑动部5321,第一连接部件5322、第二连接部件5323,键盘540,滑块541,卡扣543,缓冲机构550,第一锁定机构560,第二锁定机构570,y型支架600,蓄电装置700,气动装置800,力学转换装置900,壳体910,上壳体911,下壳体912和空腔913,隔板914,侧壁915,第一通孔916,第二通孔917,圆孔918,牵引绳919,固定端子9191,一级传动机构920,转动机构921,手柄9211,转轴9212,一级齿轮922,第一旋转轴923,二级传动机构930,固定座931,支座932,二级齿轮933,第二旋转轴934,滑动机构940,第二滑轨941,滑动条942,凹槽943,锯齿945,挡板946,第三通孔947,l型卡槽944,第一扶手1000。
具体实施方式
5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
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58.现有技术中用于分析冠状动脉的装置,采用2d造影图像,然后根据2d图像计算血管评定参数,2d造影图像得出的血管轮廓是二维的,某一拍摄角度可能对狭窄区域进行遮挡,因此得出的血管狭窄区域不准确,进而导致选取的支架尺寸存在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甚至可能不需要放置支架,而2d造影图像得出的血管轮廓导致了支架放置过度的问题。现有技术的图像处理装置和血管评定参数计算装置是分开的,导致机器占用空间大,存在血管支架尺寸选择准确度低、集成度低,移动笨重等问题。
5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设置了一体机,将图像处理装置和血管评价参数计算装置设置为一个集成系统,集成度高,占用空间小,且通过2d造影图像,对血管进行三维建模,便于查看血管的三维形态,能够更加准确的显现血管的狭窄区域,进而提高了血管支架尺寸选择的准确度,便于移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方案进行描述:
6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包括:本体100、显示装置200、底座300、操作面板400和嵌入式抽拉键盘500;底座300用于支撑和带动本体100、显示装置200、操作面板400、嵌入式抽拉键盘500移动;本体100设置于底座300上,用于获取血管评价指标,包括获取图像、处理图像、测量特征值、处理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计算各类参数;显示装置200设置于本体100上,用于显示本体100内的血管评价指标,包括显示获取的图像、处理的图像、特征值、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各类参数;操作面板400设置于本体100上,用于向本体100、显示装置200输入操作指令;嵌入式抽拉键盘500设置于操作面板400内,用于输入指令,包括:对本体100内的图像、特征值、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各类参数进行控制。本技术通过本体100获取图像、处理图像,提高了图像的质量,提高了血管提取的准确度;通过本体100测量图像中的血管的特征值,对特征值、个性化指标等数据进行处理,再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和图像合成三维血管,克服了2d造影图像获得的血管轮廓单一、片面,无法正确反映血管狭窄区域的问题,提高了血管支架尺寸选择的准确度,且提高了是否需要放置支架的准确判断,降低了支架的使用率,符合医学要求。通过显示装置200显示本体内部图像的处理过程以及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计算结果等,更加直观。通过底座300解决冠状动脉分析系统不好移动的问题,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通过操作面板400向本体100、显示装置200输入指令,对本体100和显示装置200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嵌入式抽拉键盘500对本体100输入指令,本体100根据嵌入式抽拉键盘500的输入工作,进行相应的图像或者数据处理,包括:个人信息录入、查找等,图像灰度值处理,拾取血管,血管轮廓线,三维血管建模等,以及拾取血管直径、中心线长度等,计算血流储备分数f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舒张期微循环阻力指数ifmr等血管评价参数。
6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座300包括:4个对称设置的支脚310,4个支脚310底部均设置万向轮320。万向轮320能够带动底座300沿着不同方向移动。
6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本体100上设置y型支架600,y型支架600的三个分支,分别连接于本体100、显示装置200、嵌入式抽拉键盘500上。通过y型支架600对显示装置200、嵌入式抽拉键盘500、本体100进行布局,更加美观,且能够满足显示装置200针对人的面部,保证抽拉式键盘500的横向设置,设置科学。
6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背离设置有嵌入式抽拉式键盘500的本体
100的侧壁上设置第二扶手110,第二扶手110用于移动本体100。由于冠状动脉分析系统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重量,因此移动不便;增加第二扶手110,通过第二扶手110推动本体100更加容易、省力。
6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体100内部设置供电装置120和主机130,供电装置120与主机130连接;供电装置120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主机130提供电能;主机130用于获取血管评价指标,包括获取图像、处理图像、测量特征值、处理数据,计算各类参数。本技术设置供电装置120,供电装置120为本体100供电,本体100再与显示装置200、嵌入式抽拉键盘500、操作面板400供电,使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6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与主机130连接的蓄电装置700,蓄电装置700用于主机130无法从供电装置120获得电能时,为主机130提供电能。供电装置120无法从外界获得电能时,将导致100突然断电,容易导致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故障或者降低寿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置了蓄电装置700,在供电装置120无法从外界获得电能时,立刻切断电路,蓄电装置700开始为主机130供电,避免本体100突然关机,可以给使用人员查找故障、及时保存数据、及时关机的反应时间,设计科学。
6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气动装置800和设置于嵌入式抽拉键盘500内部的力学转换装置900,力学转换装置900与气动装置800连接,用于带动气动装置800运动,气动装置800用于带动y型支架600升降。气动装置800可以为气弹簧。气动装置800与力学转换装置900的配合使用,能够促使y型支架600升高或者降低,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人员需求,操作舒服,适用性更强。
67.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嵌入式抽拉键盘500包括:基座510、第一滑轨520、牵引机构530和键盘540;键盘540,设置于第一滑轨520上,用于沿着第一滑轨520运动;牵引机构530包括滑槽531和折叠部件532,折叠部件532的滑动部5321设置于滑槽531内,折叠部件532一端连接于键盘540上,折叠部件532另一端设置于基座510上;牵引机构530用于带动键盘540沿着第一滑轨520运动。嵌入式抽拉键盘500更加美观、干净整洁、设计科学。通过牵引机构530可以实现键盘540的缓慢抽拉,且键盘540不会从基座510上掉落,更加安全可靠。
6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折叠部件532包括第一连接部件5322、第二连接部件5323,第一连接部件5322和第二连接部件5323通过滑动部5321活性连接,滑动部5321设置于滑槽531内,第一连接部件5322一端设置于基座510上,第二连接部件5323一端设置于键盘540上,滑动部5321用于带动第二连接部件5323沿着滑槽531滑动。设计第一连接部件5322和第二连接部件5323,将线缆卡在第一连接部件5322和第二连接部件5323内,使电源线随抽拉杆的前后运动实现线束的收纳及展开,线缆收纳更加整洁,且不会因为键盘540的移动而对线缆造成损伤,例如压住或者缠绕等;且滑动部5321在滑槽531内滑动的方式更加简单,操作流畅。
69.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滑轨520为2条,对称设置于基座510上,键盘540底部设置滑块541,滑块541设置于第一滑轨520上,键盘540通过滑块541沿着第一滑轨520运动。通过设置对称的第一滑轨520,能够保证键盘540平稳的从基座510内滑出和推入。
7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缓冲机构550,缓冲机构550设
置于基座510上,与键盘540连接。缓冲机构550可以为阻尼齿轮,用于对键盘540进行缓冲,实现键盘540缓速滑出,设计更加科学。
7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锁定机构560和第二锁定机构570,第一锁定机构560设置于键盘540上,第二锁定机构570设置于基座510上,第一锁定机构560与第二锁定机构570活性连接。如果第一锁定机构560和第二锁定机构570连接时,则键盘540完全的被推入基座510内;如果第一锁定机构560和第二锁定机构570分开时,则键盘540被从基座510内拉出。
7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锁定机构560和第二锁定机构570均为磁吸机构;磁吸机构操作简单容易。
7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锁定机构560为磁珠锁扣,第二锁定机构570为磁珠。磁珠锁扣为两个分开的同极磁片,磁珠为异极磁珠,当键盘540被向上推动时,磁珠与磁片互相吸引,此珠被夹紧于所两片磁片之间。
7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键盘540底部设置卡扣543,基座510底部设置卡槽(图中省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卡扣543与卡槽活性连接。通过卡扣543和卡槽实现键盘540与基座510的分开与结合连接,设计简单,操作容易。
7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基座510包括:基体512,设置于基体512侧壁的开口(图中省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以及设置于基体512内部的通腔513;通腔513与开口连通,键盘540一端穿过通腔513后设置于基体512内,另一端从开口穿出,操作面板400设置于基体512顶部,操作面板400与基体512共同封闭通腔513。
7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操作面板400上设置操作组件410,操作组件410包括:开关机元件411、方向元件412、新增元件413、删除元件414、放大/缩小元件415、上翻/下翻元件416、播放/暂停元件417、上一序列元件418、下一序列元件419、上一步元件420、下一步元件421、对比度元件422、窗宽元件423、窗位元件424、模式切换元件425、轮廓分割元件426、轮廓调整元件427、狭窄调整元件428、鼠标元件429。
77.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扶手1000,第一扶手1000设置于基座510底部。通过第一扶手1000移动冠状动脉分析系统,更加省力,操作容易。
7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力学转换装置900包括:壳体910、一级传动机构920、二级传动机构930和滑动机构940,滑动机构940设置于壳体910的底部内壁上,二级传动机构930与滑动机构940齿接,二级传动机构930设置于壳体910的顶部内壁上,一级传动机构920与二级传动机构930齿接,一级传动机构920设置于壳体910内部的侧壁上。力学转换装置900设置于嵌入式抽拉键盘500内,位置设置合理,操作方便,设计科学。
79.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壳体910包括上壳体911、下壳体912和空腔913,上壳体911和下壳体912连接,空腔913为上壳体911、下壳体912组成的空间,下壳体912底部内壁上设置隔板914。通过隔板914对一级机构930、二级传动机构930、滑动机构940进行分区管理,设置更加合理,安装方便。
8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一级传动机构920包括:转动机构921、一级齿轮922和第一旋转轴923,第一旋转轴92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下壳体912的侧壁915和隔板914上;沿着下壳体912的侧壁915至隔板914方向,转动机构921和一级齿轮922依次套装于第一旋转轴923上,一级齿轮922固定于转动机构921上。
8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转动机构921包括:手柄9211和转轴9212,手柄9211连接于转轴9212上,下壳体912底部设置第一通孔916,手柄9211穿过第一通孔916,露于下壳体912外部,手柄9211用于带动转轴9212在第一旋转轴923上转动,转轴9212用于带动一级齿轮922转动。需要调整冠状动脉分析系统高度时,通过压置手柄9211,带动转轴9212转动,转轴9212带动一级齿轮922转动,一级齿轮922带动二级齿轮933转动,二级齿轮933带动滑动条942沿着第二滑轨941滑动,滑动条942带动牵引绳919运动,牵引绳919带动y型支架600做升降运动,实现y型支架600的高度可调。
8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二级传动机构930包括:固定座931、支座932、二级齿轮933和第二旋转轴934,固定座931固定于上壳体911顶部的内壁上,第二旋转轴93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固定座931和支座932上,二级齿轮933套装于第二旋转轴934上,二级齿轮933与一级齿轮922齿接。
8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壳体911顶壁上设置第二通孔917,二级齿轮933部分穿过第二通孔917,二级齿轮933在第二通孔917内转动。
84.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滑动机构940包括:第二滑轨941和滑动条942,第二滑轨941设置于下壳体912的底部内壁上,第二滑轨941侧面设置凹槽943,滑动条942套装于第二滑轨941上,滑动条942侧面设置凸起(图中省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凸起设置于凹槽943内,滑动条942用于沿着第二滑轨941移动,滑动条942顶部设置锯齿945,二级齿轮933与锯齿945齿接。
85.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挡板946,挡板946设置于第二滑轨941的两端,用于对滑动条942的移动进行限位。
8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第二滑轨941上设置第三通孔947和l型卡槽944,l型卡槽944设置于第二滑轨941的端部,第三通孔947与l型卡槽944连通。
87.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还包括:设置于壳体910上的圆孔918和牵引绳919,在靠近l型卡槽944一侧的下壳体912的侧壁915上设置第一通线孔,在上壳体911设置第二通线孔,第一通线孔与第二通线孔(省略标号,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组成圆孔918;牵引绳919的一端设置固定端子9191,固定端子9191设置于第三通孔947内,牵引绳919设置于l型卡槽944内,牵引绳919与气动装置800连接。气动装置800可以为气弹簧,结构简单,操作容易。
88.如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
89.s100,输入指令,启动冠状动脉分析系统;
90.通过开关机元件411启动冠状动脉分析系统。
91.s200,输入指令,对本体100内的图像、特征值、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各类参数进行控制获取血管评价指标,包括获取图像、处理图像、测量特征值、处理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计算各类参数;
92.由于造影图像含有很多不同序列的图像,通过上一序列元件418、下一序列元件419选取感兴趣的序列图像;如果选定某一序列图像,则通过播放/暂停元件417播放不同帧图像,如果需要对某幅图像进行查看,则可以暂停,对选定帧图像进行查看,如果需要查看上一帧图像/下一帧图像,则通过上翻/下翻元件416更换不同帧图像;如果图像为感兴趣图像,则通过轮廓分割元件426对血管轮廓进行分割,通过放大/缩小元件415对图像进行放大
或者缩小,通过方向元件412对图像进行向左、向右微调,通过轮廓调整元件427对血管轮廓线进行微调,通过狭窄调整元件428对血管狭窄位置进行微调,如果需要返回上一步,或者到达下一步,则需要通过上一步元件420、下一步元件421完成相应动作,可以通过对比度元件422对图像的对比度进行调整,通过窗宽元件423对图像的窗宽或者报告的窗宽进行调整;可以通过模式切换元件425对冠状动脉分析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通过新增元件413增加内容,通过删除元件414删除内容,通过鼠标元件429对冠状动脉分析系统进行操作。
93.s300,显示本体100内的血管评价指标,包括显示获取的图像、处理的图像、特征值、数据、血管三维建模以及各类参数。
94.如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95.s400,移动本体100;
96.如果冠状动脉分析系统需要移动,正对显示装置200的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扶手1000推动本体100,位于显示装置后侧的人,则通过第二扶手110推动本体100。
97.s500,调整显示装置200和操作面板400的高度。
98.通过压置手柄9211,带动转轴9212转动,转轴9212带动一级齿轮922转动,一级齿轮922带动二级齿轮933转动,二级齿轮933带动滑动条942沿着第二滑轨941滑动,滑动条942带动牵引绳919运动,牵引绳919带动y型支架600做升降运动,实现y型支架600的高度可调,进而实现对显示装置200和操作面板400高度的调整。
99.本实用新型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