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头夹持装置及按摩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8502发布日期:2021-12-29 14:2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按摩头夹持装置及按摩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头夹持装置及按摩机器人。


背景技术:

2.点阵波振动治疗仪是一种利用低频机械振动不断冲击人体的医疗器械,其包括有信号控制箱和振动执行器,振动执行器与信号控制箱之间通过电缆电连接。
3.在对人体进行按摩时,先打开振动执行器,再由医护人员或受过培训的操作人员手持振动执行器,使其在患者背部、肩颈部或其它需要治疗的部位近乎垂直工作,同时手腕部要给振动执行器施以一定的轴向力,以对人体的皮下组织形成预压振动治疗。
4.然而,由于需要医护人员手持振动执行器近乎垂直工作,并且需要给振动执行器施以一定的轴向力,导致医护人员的手臂容易疲劳,甚至产生肌肉劳损。同时,振动执行器本身所产生的机械振动也容易导致医护人员的手腕部劳损。此外,由医护人员手持振动执行器的按摩方式,存在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按摩头夹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手持振动执行器的按摩方式存在操作成本高、易劳损及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摩头夹持装置,所述按摩头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背面设有用于回缩减震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持座上的直线模组、与所述直线模组的滑块连接的安装板和设于所述夹持座下方并位于两所述直线模组之间的第一安装座,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方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按摩装置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按摩机器人的机械臂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或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弹性件接触。
8.优选地,所述夹持座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套设按摩头的柔性缓震件。
9.优选地,所述夹持座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均设有两端开口的凹槽,两所述凹槽共同围合构成用于夹持按摩头的夹持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对接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定位孔。
11.优选地,所述按摩头夹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压持件,所述压持件包括包覆于所述弹性件外围的压持部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压持部两侧的固定部。
12.优选地,所述夹持座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用于安装所述直线模组的安装槽。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按摩机器人,所述按摩机器人包括前述所记载的按摩头夹持装置,所述按摩头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背面设有用于回缩减震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持座上的直线模组、与所述直线模组的
滑块连接的安装板和设于所述夹持座下方并位于两所述直线模组之间的第一安装座,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方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供所述按摩装置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按摩机器人的机械臂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按摩头夹持装置,可替代人手将按摩头夹持固定,而后再将其安装于带机械臂的医疗设备上,以实现医疗设备配合按摩头对人体进行自动按摩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人工劳动量,缩短对于人体的单次按摩时间,提高按摩效率。同时,夹持座上的按摩头可随时取下,以实现手动按摩与自动按摩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头夹持装置装配于机械臂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头夹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头夹持装置未装配压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头夹持装置的夹持座、安装槽及直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头夹持装置的夹持座与柔性缓震件的爆炸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摩头夹持装置的压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
2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摩头夹持装置,参见图1

4,该按摩头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座10,夹持座10的背面设有用于回缩减震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于夹持座10上的直线模组41、与直线模组41的滑块连接的安装板42和设于夹持座10下方并位于两直线模组41之间的第一安装座43,安装板42上设有位于第一安装座43上方的第二安装座44,第一安装座43与第二安装座44之间设有用于供按摩装置复位的弹性件45,安装板42用于与按摩机器人的机械臂30连接。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夹持座10的主要作用在于夹持按摩头20,夹持座10的中部区域开设有与按摩头20相适配的夹持腔,按摩头20插装于夹持腔内固定。夹持座10可以是一体成型设计,也可以是分体式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按摩头20夹持装置可用于夹持点阵波按摩头、射频按摩头及超声扫查头等,包括但不限于此。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缓冲组件在按摩头20与人体接触时起到回缩减震的作用,具体的,当按摩头20与人体接触时,夹持座10会相对安装板42向上移动,同时设于第一安装座43与第二安装座44之间的弹性件45会发生压缩,以此达到回缩减震的作用,避免
按摩头20与人体产生刚性接触。在加大按摩力度时,按摩头20也会相对安装板42向上移动,同时弹性件45也会再次压缩,以对按压人体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安装座43被构造为柱状结构,第一安装座43上开设有用于供弹性件45插入的安装孔,第二安装座44则被构造为板状结构,弹性件45的一端插接于安装孔内,另一端则与第二安装座44抵接。
27.实施例二
28.参见图2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安装座43或第二安装座44上设有压力传感器50,压力传感器50与弹性件45接触。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座43或第二安装座44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0,压力传感器50用于实时检测按摩头20与人体接触时的压力值,若按摩头20与人体接触时的压力超出预设值,此时则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感,因此需要控制按摩头20向上移动,以减小按摩头20与人体接触时的压力,从而保证人体按摩时的舒适度,提高按摩机器人的按摩效果。
29.实施例三
30.参见图2

3、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夹持座10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套设按摩头20的柔性缓震件60。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柔性缓震件60,在利用按摩头20对人体进行按摩时,可通过柔性缓震件60对按摩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以达到提高按摩效果的目的。
31.实施例四
32.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夹持座10包括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内侧均设有两端开口的凹槽13,两凹槽13共同围合构成用于夹持按摩头20的夹持腔。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0为分体式设计,其包括有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盖合后,会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按摩头20的夹持腔。可以理解的是,夹持腔的形状及大小与待夹持的按摩头20相适配,不同的按摩头20可对应设计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夹持腔。
33.实施例五
34.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对接端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孔,第一壳体11上设有定位柱,第二壳体12上设有定位孔。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具体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在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对接后,再通过螺钉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固定。进一步的,为保证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准确装配,在第一壳体11上设置有定位柱,同时在第二壳体12上对应定位柱所在位置设置有定位孔,以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插装配合实现对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定位。
35.实施例六
36.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按摩头20夹持装置还包括设于安装板42上的压持件70,压持件70包括包覆于弹性件45外围的压持部71和两个分别设于压持部71两侧的固定部7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43设置于夹持座10上,第二安装座44设置于安装板42上,弹性件45则设置于第一安装座43与第二安装座44之间,在夹持座10相对安装板42向上移动时,第一安装座43跟随夹持座10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弹性件45产生压缩。为保证弹性件4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弹性件45的外围设置有压持件70,以避免弹性件45偏离竖直方向
移动。具体的,压持件70包括用于压持弹性件45的压持部71和两个用于将其与安装板42固定的固定部72。
37.实施例七
38.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夹持座10上设有两个间隔分布、用于安装直线模组41的安装槽80。本实施例中,在夹持座10上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安装槽80,直线模组41设置在安装槽80内,如此则可使得安装板42与夹持座10之间的间隙尽可能的小,避免灰尘等杂质落于直线模组41上,从而起到保护直线模组41的作用。
3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一种按摩机器人包括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按摩头夹持装置,该按摩头夹持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按摩机器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0.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