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0534发布日期:2022-01-26 18:4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用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2.助行器是现有技术中大量使用的一种具有可移动的轮子的装置,社会上因病、伤等不能行走的人对此需求很大,助行器既保证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又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增强了短距离移动的可能性,对于康复训练的患者来说,它是非常有用和有效的工具,帮助极大。
3.现有的医用护理助行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滚轮在移动的过程中缺乏实时锁定机构,无法快速在锁定和正常移动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容易导致患者在停止移动时摔倒的问题,并且整个助行器一体成型,无法进行折叠,体型较大,收纳不方便。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的设计新的护理用助行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用助行器。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护理用助行器,包括:
7.竖向设置的主支撑体,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绑带;
8.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底部的一对座板,两个所述的座板相对设置;
9.轮轴,其水平的贯穿两个所述的座板,并与各所述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滚轮;
10.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侧边上的套管体,其上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第二绑带;
11.竖向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体内并上下贯穿所述套管体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轮轴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所述杆体的上部设置有扶手,在所述扶手和所述套管体上端之间设置有压簧,其套接在所述杆体外;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扶手下移,所述压簧压缩,使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分离,或者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压簧回弹,所述扶手上移,使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接合制动。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绑带的结合,可以方便的将护理用助行器绑定到腿部上。然后,手用力下压扶手,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分离,即可以方便的在助行器的支撑下行走移动。走完一步后,松手部力量,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接合,即可以进行制动,以防止摔倒。该装置空间占用少,符合人体腿部的形状。而通过下压开始行走,也符合行走发力的自然习惯。
13.进一步的:所述轮轴的中部绕周向设置有凸齿;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座体,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下部,其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半圆柱形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轮轴对应,其内设置有与所述凸齿对应的制动齿。
14.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制动机构的结构,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15.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的上端面到所述座体的下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杆体的上端面到所述滚轮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限制扶手下移的行程。可以在不影响制动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在最大行程时将扶手压接在套管体上,使得人手部有地方可以借力。
17.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为四棱柱形。套管体内的通槽对应的为四棱柱形。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限制扶手和制动机构随杆体转动。
19.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体为空心的四棱柱状结构。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轻助行器的重量,让助行器更为轻便,从而更容易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护理用助行器的主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护理用助行器的剖视图。
23.附图1、2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24.1、主支撑体,2、第一绑带,3、座板,4、轮轴,5、滚轮,6、套管体,7、第二绑带,8、杆体,9、扶手,10、压簧,11、凸齿,12、座体,13、制动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件或组件被认为是“连接”、“位于”、“装配”在另一个零件或组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件和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件和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护理用助行器包括:竖向设置的主支撑体1,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绑带2;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1底部的一对座板3,两个所述的座板3相对设置;轮轴4,其水平的贯穿两个所述的座板3,并与各所述座板3转动连接,在所述轮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滚轮5;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1侧边上的套管体6,其上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第二绑带7;竖向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体6内的杆体8,所述杆体8的下部设置有对所述轮轴4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所述杆体8的上部设置有扶手9,在所述扶手9和所述套管体6之间设置有压簧10,其套接在所述杆体8外,所述扶手9下移,所述压簧10压缩,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4分离;所述扶手9上移,所述压簧10释放,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4接合。基于此技术方案,通过绑带的结合,可以方便的将护理用助行器绑定到腿部上。然后,手用力下压扶手,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分离,即可以方便的在助行器的支撑下行走移动。走完一步后,松手部力量,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接合,即可以进行制动,以防止摔倒。该装置空间占用少,符合人体腿部的形状。而通过下压开始行走,也符合行走发力的自然习惯。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轮轴4的中部绕周向设置有凸齿11;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座体12,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8的下部,其另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半圆柱形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轮轴4对应,其内设置有与所述凸齿11对应的制动齿13。此
技术方案提供了制动机构的结构,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杆体8的上端面到所述座体12的下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杆体8的上端面到所述滚轮5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基于此技术方案,可以限制扶手下移的行程。可以在不影响制动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在最大行程时将扶手压接在套管体上,使得人手部有地方可以借力。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体8为四棱柱形。基于此技术方案,可以限制扶手和制动机构随杆体转动。
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体1为空心的柱状结构。基于此技术方案,可以减轻助行器的重量,让助行器更为轻便,从而更容易操作使用。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主支撑体(1),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绑带(2);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1)底部的一对座板(3),两个所述的座板(3)相对设置;轮轴(4),其水平的贯穿两个所述的座板(3),并与各所述座板(3)转动连接,在所述轮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滚轮(5);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1)侧边上的套管体(6),其上与所述第一绑带(2)对应的设置有若干第二绑带(7);竖向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体(6)内并上下贯穿所述套管体(6)的杆体(8),所述杆体(8)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轮轴(4)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所述杆体(8)的上部设置有扶手(9),在所述扶手(9)和所述套管体(6)上端之间设置有压簧(10),其套接在所述杆体(8)外;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扶手(9)下移,所述压簧(10)压缩,使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4)分离,或者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压簧(10)回弹,所述扶手(9)上移,使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轮轴(4)接合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4)的中部绕周向设置有凸齿(11);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座体(12),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杆体(8)的下部,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轮轴(4)的下方,并在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轮轴(4)对应的半圆柱形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可与所述凸齿(11)对应卡住的制动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8)的上端面到所述座体(12)的下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杆体(8)的上端面到所述滚轮(5)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8)为四棱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护理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1)为空心的柱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助行器,其包括:主支撑体;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底部的一对座板;轮轴,其水平的贯穿两个所述的座板,在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滚轮;竖向的设置在所述主支撑体侧边上的套管体;竖向的滑动连接在所述套管体内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下部设置有对所述轮轴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所述杆体的上部设置有扶手,在所述扶手和所述套管体之间设置有压簧,其套接在所述杆体外。手用力下压扶手,即可以方便的在助行器的支撑下行走移动。松手部力量,即可以进行制动,以防止摔倒。以防止摔倒。以防止摔倒。


技术研发人员:魏桂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2/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