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0511发布日期:2022-10-11 21:2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2.血压计已经有180年历史,它随着医学进展不断革新应用,经历了机械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智能血压计几个演变阶段,这些技术革新带来了操作的便捷和预警安全性的提高,血压计主要有听诊法血压计和示波法血压计:听诊法又分为人工听诊法和自动听诊法,水银血压计(压力计)、弹簧表式血压计(压力表)就是早期的人工听诊法血压计,现在的人工听诊法有数显血压计、光柱血压计、光显血压计、液晶血压计等,听诊法自动化的技术难度大;示波法又叫振荡法,简单说就是获取在放气过程中产生的振荡波,通过一定的算法换算得出血压值,现有绝大多数的电子血压计均是采用示波原理来设计的,电子血压计有上臂式、手腕式、指式之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家庭医疗监护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市场,而血压作为反映心血管系统和心脏状态的重要的生理参数,也就成为家庭医疗监护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听诊法血压计虽然被认为是测量血压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测量需要经过培训且携带不方便,因此电子血压计受到广泛关注,而目前的电子血压计只满足了小巧方便的特点,在携带时对电子血压计的保护仍然不足,同时,不能在进行测量血压后及时对数据进行记录或上传,在监测出血压过高时也不能有很好的对策应对,老人仍需要联系监护人进行处理,这也使使用过程变得更加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携带时对电子血压计起到良好保护的、在测量完数据能够实时记录并将数据传输至移动端的、在血压过高时能及时采用药物方式进行降压的、可及时实况联系监护人或医疗工作者的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
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包括便携保护组件、电子测量传输组件和实时提醒应对组件,所述电子测量传输组件设于便携保护组件内部,所述实时提醒应对组件设于便携保护组件表面,所述便携保护组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合页铰链、提手、卡环和卡扣,所述合页铰链连接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所述提手连接设于下壳体外表面,所述卡环连接设于下壳体外表面且设于提手两侧,所述卡扣连接设于上壳体外表面且设于上壳体下壳体闭合时卡环相对位置,所述电子测量传输组件包括主显示屏、摄像头、功能控制按键区、充气泵、连接管、臂带、加压气垫、压力感应片、传输线和魔术贴,所述主显示屏连接设于上壳体内部,所述摄像头连接设于上壳体内部且设于主显示屏上方,所述功能控制按键区连接设于上壳体内且设于主显示屏下方,所述充气泵连接设于上壳体内且设于功能控制按键区一旁,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设于充气泵上,所述臂带连接设于连接管另一端,所述加压气垫连接设于臂带中间位置且与连接管相连,所述压力感应片连接设于加压气垫中央位置,所述传输线一端连接设于压力感应片上
且另一端与功能控制按键区相连,所述魔术贴连接设于臂带一端内表面,所述是实时提醒应对组件包括时间显示屏、蜂鸣器、控制区、环形提醒灯带、分类药盒和指示灯,所述时间显示屏、蜂鸣器和控制区连接设于上壳体表面,所述环形提醒灯带环绕时间显示屏、蜂鸣器和控制区设于上壳体表面,所述分类药盒连接设于下壳体内部,所述指示灯分别连接设于对应分类药盒旁。
5.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内表面连接设有减震防护层。
6.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内部分类药盒旁设有血压计放置盒。
7.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为紧贴连接管外壁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主显示屏内设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移动客户端无线连接。
9.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在使用时,首先设置好时间显示屏上的时间,并通过控制区设置定时提醒,设置测量周期以提醒进行血压测量,在到达规定时间后,蜂鸣器启动,同时环形提醒灯带闪烁,提醒进行血压测量,打开进行测量时,通讯模块可将测量数据与主摄像头记录的实时影像传输至移动客户端,保证监护人实时了解测量情况,在血压过高时,还可通过实时提醒应对组件进行提醒,通过服用相应药盒内的降压药来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指示灯可帮助老人确认需要服用的药物品种,防止误服,这样不仅解决了随时血压测量问题,同时也为老人的出行提供了保证,也会使监护人更好的保证监护活动的进行。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的关闭表面示意图。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其中,1、便携保护组件,2、电子测量传输组件,3、实时提醒应对组件,4、上壳体,5、下壳体,6、合页铰链,7、提手,8、卡环,9、卡扣,10、主显示屏,11、摄像头,12、功能控制按键区,13、充气泵,14、连接管,15、臂带,16、加压气垫,17、压力感应片,18、传输线,19、魔术贴,20、时间显示屏,21、蜂鸣器,22、控制区,23、环形提醒灯带,24、分类药盒,25、指示灯,26、减震防护层,27、血压计放置盒,28、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上传数据的血压计,包括便携保护组件1、电子测量传输组件2和实时提醒应对组件3,所述电子测量传输组件2设于便携保护组件1内部,所述实时提醒应对组件3设于便携保护组件1表面,所述便携保护组件1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5、合页铰链6、提手7、卡环8和卡扣9,所述合页铰链6连接设于上壳体4与下壳体5之间,所述提手7连接设于下壳体5外表面,所述卡环8连接设于下壳体5外表面且设于提手7两侧,所
述卡扣9连接设于上壳体4外表面且设于上壳体4下壳体5闭合时卡环8相对位置,所述电子测量传输组件2包括主显示屏10、摄像头11、功能控制按键区12、充气泵13、连接管14、臂带15、加压气垫16、压力感应片17、传输线18和魔术贴19,所述主显示屏10连接设于上壳体4内部,所述摄像头11连接设于上壳体4内部且设于主显示屏10上方,所述功能控制按键区12连接设于上壳体4内且设于主显示屏10下方,所述充气泵13连接设于上壳体4内且设于功能控制按键区12一旁,所述连接管14一端连接设于充气泵13上,所述臂带15连接设于连接管14另一端,所述加压气垫16连接设于臂带15中间位置且与连接管14相连,所述压力感应片17连接设于加压气垫16中央位置,所述传输线18一端连接设于压力感应片17上且另一端与功能控制按键区12相连,所述魔术贴19连接设于臂带15一端内表面,所述是实时提醒应对组件3包括时间显示屏20、蜂鸣器21、控制区22、环形提醒灯带23、分类药盒24和指示灯25,所述时间显示屏20、蜂鸣器21和控制区22连接设于上壳体4表面,所述环形提醒灯带23环绕时间显示屏20、蜂鸣器21和控制区22设于上壳体4表面,所述分类药盒24连接设于下壳体5内部,所述指示灯25分别连接设于对应分类药盒24旁。
16.其中,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5内表面连接设有减震防护层26;所述下壳体5内部分类药盒24旁设有血压计放置盒27;所述传输线18为紧贴连接管14外壁设置;所述主显示屏10内设有通信模块28,所述通信模块28与移动客户端无线连接。
17.具体使用时,首先设置好时间显示屏20上的时间,并通过控制区22设置定时提醒,设置测量周期以提醒进行血压测量,在到达规定时间后,蜂鸣器21启动,同时环形提醒灯带23闪烁,提醒进行血压测量,打开进行测量时,通讯模块可将测量数据与主摄像头11记录的实时影像传输至移动客户端,保证监护人实时了解测量情况,在血压过高时,还可通过实时提醒应对组件3进行提醒,通过服用相应药盒内的降压药来缓解症状并及时就医,指示灯25可帮助老人确认需要服用的药物品种,防止误服。
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