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0639发布日期:2021-12-29 14:5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治疗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的多用途可控压通气面罩。


背景技术:

2.单纯呼吸性碱中毒主要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呼出二氧化碳引起。常见于胸腹部外伤,因疼痛而反复呼喊呻吟而呼吸频率加快;另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精神受到刺激(如:与人争吵)后出现癔症性的通气过快,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临床表现为通气过快、口唇及四肢麻木、胸闷气短、甚至抽搐、昏迷。
3.目前,临床最常见的治疗呼吸性碱中毒的方法是采用纸筒或塑料袋罩住口鼻处,增加生理无效腔,使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被吸入体内,增加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无法控制吸气量、二氧化碳浓度,对制作纸筒材质要求高,纸筒易沾湿等问题。缺乏制式设备,使得急救和前急诊遇到此类问题难以规范解决(急救现场难找到合适纸张)。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可实现对单纯呼吸性碱中毒的救护、普通面罩吸氧和人工通气。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的a阀、b阀和充气软边;所述a阀和b阀分别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的两侧,且所述面罩本体的边缘设置有所述充气软边;所述a阀为单向进气阀,其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固定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所述第一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阀杆和限压用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内,用于为所述第一弹簧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阀杆的底部和第一弹簧的底部都固定在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限位阀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动片,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活动片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片位于所述第一阀体的底部开口处外部。
6.进一步,所述第一阀体的顶部为镂空结构。
7.进一步,所述b阀包括旋转盖;所述旋转盖设置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所述面罩本体与所述旋转盖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成一体构成双层结构,且所述旋转盖能沿所述转轴在所述面罩本体上旋转;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通气口和单向出气阀,所述面罩本体设置有一个开口。
8.进一步,所述单向出气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设置在所述旋转盖上,且所述第二阀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阀杆和限压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阀杆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内,用于为所述第二弹簧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阀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位于所述第二阀体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片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阀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活动片,且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活动片连接,所述
第二活动片位于所述第二阀体的顶部开口处外部。
9.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阀杆和第二限位阀杆上均设置有止挡片。
10.进一步,位于所述面罩本体的底部,在所述充气软边上设置有软边充气口。
11.进一步,位于所述面罩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气囊接口,在所述气囊接口旁设置有氧气接口。
12.进一步,所述气囊接口与储气囊或人工呼吸气囊连接。
13.进一步,位于所述气囊接口处设置有封口片。
14.进一步,还包括头带,所述头带的两端与所述面罩本体的两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a阀和b阀作为定压单向阀门,实现控制呼吸压力,相比传统纸筒法和简易呼吸器法,能控制二氧化碳潴留量,成功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2、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吸呼压力差,迫使患者用力吸气,平静呼气,减小呼吸频率,加快平复时间。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碱中毒救治、简易人工通气、普通面罩通气等多个场景,标准氧气接口,可配备在救护车、抢救间等多场所,实现多用途。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阀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阀顶部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阀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b阀旋转盖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出气阀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出气阀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通气面罩,其包括面罩本体1,以及设置在面罩本体1上的a阀2、b阀3和充气软边4。a阀2和b阀3分别设置在面罩本体1的两侧,且面罩本体1的边缘设置有充气软边4,通过该充气软边4与口鼻处贴紧,并防止压伤。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a阀2为单向进气阀,其包括第一阀体5,第一阀体5固定设置在面罩本体1上,第一阀体5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阀杆6和限压用的第一弹
簧7,第一限位阀杆6位于第一弹簧7内,用于为第一弹簧7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第一限位阀杆6的底部和第一弹簧7的底部都固定在第一阀体5的顶部,第一限位阀杆6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动片8,且第一弹簧7的顶部与第一活动片8连接,第一活动片8位于第一阀体5的底部开口处外部,第一活动片8可在第一弹簧7的带动下在第一限位阀杆6上进行上下移动,将第一阀体5的底部开口处关闭或打开,进而实现单向进气阀的关闭开启。
28.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阀体5的顶部为镂空结构9,并位于面罩本体1外侧;当a阀2开启时,外界空气由该镂空结构9进入阀体内。
29.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活动片8的直径大于第一阀体5的底部直径。
30.使用时,当面罩内负压达到30cmh2o时,a阀2开启,未达到此压力则不开启。
3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b阀3包括旋转盖11(如图6所示),旋转盖11设置在面罩本体1上,面罩本体1与旋转盖11之间通过转轴12连接成一体构成双层结构,且旋转盖11可以沿转轴12在面罩本体1上进行旋转。旋转盖11上设置有通气口13和单向出气阀14,面罩本体1上设置有一个开口15。
32.旋转盖11旋转时,可以实现三个档位的功能,当开口15与单向出气阀14对应时为1档,此时单向出气阀14工作;当开口15与通气口13和单向出气阀14均不对应时,为2档,此时b阀3为关闭状态,气体不可进出;当开口15与通气口13对应时,为3档,此时b阀3为开放状态,通过通气口13与外界直接相通。
33.优选的,如图7、图8所示,单向出气阀14包括第二阀体16,第二阀体16设置在旋转盖11上,且第二阀体16内设置有第二限位阀杆17和限压用的第二弹簧18,第二限位阀杆17位于第二弹簧18内,用于为第二弹簧18的伸缩行程进行限位。第二限位阀杆17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19,固定片19位于第二阀体16内,且第二弹簧18的底部与固定片19连接;第二限位阀杆1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活动片20,且第二弹簧18的顶部与第二活动片20连接,第二活动片20位于第二阀体16的顶部开口处外部,第二活动片20可在第二弹簧18的带动下在第二限位阀杆17上进行上下移动,将第二阀体16的顶部开口处打开或关闭,进而实现单向出气阀14的开启关闭。使用时,单向出气阀14门在面罩内正压达到25cmh2o时开放,未达此压力不开放。
34.上述各实施例中,位于面罩本体1的底部,在充气软边4上设置有软边充气口21。
3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位于面罩本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气囊接口22,并在气囊接口22旁设置有氧气接口23。
36.上述实施例中,气囊接口22可以与储气囊或人工呼吸气囊连接。气囊接口22优选为1.5cm直径的圆形接口。
37.其中,储气囊由pvc材料制成,采用椭球体,底部平,上端具有卡口,通过气囊接口22与面罩接通。储气囊为半硬壳结构,不可扩张,可轻

中度萎陷形变。优选的,储气囊的最粗处直径为12cm。
38.人工呼吸气囊采用软性pvc材料制成,形状与储气囊相同,底部设置有空气阀门,单向进气。人工呼吸气囊上具有卡口,通过气囊接口22与面罩接通。人工呼吸气囊的最粗处直径优选为12

15cm,挤压可萎陷,气体自上端卡口进入面罩,松手自然回弹,在底部空气阀门和氧气管进气。
39.上述实施例中,氧气接口23可以与标准氧气管连接。
40.上述实施例中,位于气囊接口22处设置有封口片。封口片采用pvc材料制成,瓶盖状结构,可螺纹连接在接口处,做碱中毒面罩通气时通过封口片将接口封闭。
41.上述各实施例中,面罩本体1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硬度适中,密闭结构。
42.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阀杆6和第二限位阀杆17上均设置有止挡片24,以防止活动片滑出限位阀杆。
43.上述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面罩还包括头带,头带的两端与面罩本体1的两侧连接。头带采用弹性结构,可调整松紧,固定于脑后。
44.实施例1:用于单纯呼吸性碱中毒
45.判断呼吸性碱中毒后,将面罩扣于口鼻处,贴紧面部,头带固定于脑后,并将b阀3调至1档,接口22接储气囊,稍挤压并保持储气囊挤压状态,接面罩。患者自然呼吸,呼出气体进入储气囊,再次吸气时将储气囊内二氧化碳吸入,以改善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呼吸初期为浅快呼吸,吸气压力不超过30cmh2o时,均为封闭呼吸,a阀2和b阀3上的单向出气阀14均不开放,呼吸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迫使患者用力吸气,a阀2开放;吸气阀与出气阀存在压力差,迫使患者用力吸气,平静呼气,呼吸频率自然减慢,使碱中毒情况得以改善。
46.实施例2:人工通气
47.本实用新型的面罩为多用途,可作为急救时人工通气面罩使用。需要使用人工通气时,将面罩罩于患者口鼻处,贴紧面部,头带固定,将b阀3调至2档关闭,下部接口22接人工呼吸气囊,氧气接口23接氧气。按压人工呼吸气囊,实现急救时人工通气。
48.实施例3:用作普通氧气面罩
49.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可作为普通氧气面罩使用,面罩罩于口鼻处,将b阀3调整至3档,直接与大气相通,以封口片封闭气囊接口22,旁接氧气,实现普通面罩吸氧。
50.综上,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51.压力控制通气:通过a阀2和b阀3作为定压单向阀门,实现控制呼吸压力,相比传统纸筒法和简易呼吸器法,能控制二氧化碳潴留量,成功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
52.吸呼压力差法:实现吸呼压力差,迫使患者用力吸气,平静呼气,减小呼吸频率,加快平复时间。
53.多用途面罩,可用于碱中毒救治、简易人工通气、普通面罩通气等多个场景,标准氧气接口23,可配备在救护车、抢救间等多场所,实现多用途。
54.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