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0212发布日期:2022-02-12 12:1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


背景技术:

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然而现有技术中针法的使用主要依靠人工针灸的方式,施针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误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包括:
5.驱动组件,包括呈枪型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腔中部的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伸缩端的冲击头和安装在壳体上部左侧的气头,且冲击头的左侧端呈针状;
6.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在壳体下部且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和安装在壳体下部并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电池;
7.气针,其插接在气头上。
8.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充电座。
9.优选的,所述气针包括呈阶梯状的针座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管。
10.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分合闸电磁铁。
11.优选的,所述电池为锂电池。
12.优选的,所述壳体中部前侧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控制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驱动组件和控制部组件的设置,通过电动的方式完成针灸施针,增加施针效率;通过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充电座的设置,为装置增加充电功能,有利于装置蓄电充电;通过气针包括呈阶梯状的针座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管的设置,有利于针管的固定安装;通过电池为锂电池的设置,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通过壳体中部前侧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控制钮的设置,方便手持操作。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针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头结构图。
19.图中:100、驱动组件,110、壳体,120、驱动装置,130、冲击头,140、气头,200、控制组件,210、控制装置,210a、控制钮,220、电池,230、充电座,300、气针,310、针座,320、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将代替手动针灸,提高了针灸的入针效率。
22.图1-图4展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主体部分包括驱动组件100、控制组件200和气针300。
23.驱动组件100用于提供主要支撑,并且提供施针主要驱动力,具体的,驱动组件100包括呈枪型的壳体110、安装在壳体110内腔中部的驱动装置120、安装在驱动装置120伸缩端的冲击头130和安装在壳体 110上部左侧的气头140,且冲击头130的左侧端呈针状,使用时,由驱动装置 120提供动力,带动冲击头130在气头140内腔中运动;
24.控制组件200用于控制驱动装置120运行和关闭,具体的,控制组件200 包括安装在壳体110下部且与驱动装置120连接的控制装置210和安装在壳体 110下部并与控制装置210连接的电池220,使用时,由电池220为控制装置210 通电,通过控制装置210控制对驱动装置120通电即可;
25.气针300用于构成气道,具体的,气针300插接在气头140上,使用时,将针灸针插接在气针300内腔中,当冲击头130在气头140上冲击的时候将灸针冲出。
26.其中,所述控制组件200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10底部的充电座230,为装置增加充电功能,有利于装置蓄电充电;所述气针300包括呈阶梯状的针座310 和安装在针座310上的针管320,有利于针管320的固定安装;所述驱动装置 120为分合闸电磁铁,具体的为dc24v的合闸电磁铁;所述电池220为锂电池 220,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所述壳体110中部前侧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210 连接的控制钮210a,方便手持操作。
27.工作原理:在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使用的时候,在一种手动内炙针装置使用的时候,首先将驱动组件100、控制组件200和气针300安装好,接着将灸针较大端插入针管320中,通过将控制装置210控制驱动组件100中的驱动装置 120启动,合闸电磁铁通电后带动冲击头130冲击气头140将灸针从针管320前部推送出。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00),包括呈枪型的壳体(110)、安装在壳体(110)内腔中部的驱动装置(120)、安装在驱动装置(120)伸缩端的冲击头(130)和安装在壳体(110)上部左侧的气头(140),且冲击头(130)的左侧端呈针状;控制组件(200),包括安装在壳体(110)下部且与驱动装置(120)连接的控制装置(210)和安装在壳体(110)下部并与控制装置(210)连接的电池(220);气针(300),其插接在气头(14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00)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10)底部的充电座(2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针(300)包括呈阶梯状的针座(310)和安装在针座(310)上的针管(3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20)为分合闸电磁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20)为锂电池(2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中部前侧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210)连接的控制钮(210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内灸针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包括呈枪型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腔中部的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装置伸缩端的冲击头和安装在壳体上部左侧的气头,且冲击头的左侧端呈针状;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壳体下部且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和安装在壳体下部并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电池;气针,其插接在气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和控制部组件的设置,通过电动的方式完成针灸施针,增加施针效率;通过控制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充电座的设置,为装置增加充电功能,有利于装置蓄电充电;通过气针包括呈阶梯状的针座和安装在针座上的针管的设置,有利于针管的固定安装。于针管的固定安装。于针管的固定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 张新 沈秀兰 沈启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强
技术研发日:2021.03.31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