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8515发布日期:2022-01-08 01:1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军事训练或者战时状态以及意外伤害中,口腔颌面部由于解剖位置较为显露,一旦遭受打击,极易发生下颌骨颏部粉碎性骨折,从而出现舌后坠,有造成呼吸道阻塞性窒息可能,有部分深度昏迷患者,会出现舌后坠的情况发生,当发生舌后坠时,后坠的舌体极易发生呼吸道阻塞而导致患者性窒息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3.目前防止舌后坠的方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使用传统的缝合法将舌体组织缝合牵拉固定于口腔外侧,此方法常需专业人士操作,步骤繁锁且耗时较长,还需要有专业的医疗技能,还需要多次穿线缝合牵拉舌体的经验;二是钳式拉舌器,该器械使用方便快捷,这种就是使用医疗器械中的钳子,用专人手持固定,对舌体进行拉扯,使舌体保持牵拉在外,避免阻塞呼吸道,较为费力,而且不利于伤员的转运及长时间固定,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快速有效的器械从而降低舌后坠的发生及致死率。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本装置通过简单的将嘴唇和舌体夹持在一起,不产生创口,有效的避免舌体和嘴唇感染,也不会对舌体造成撕裂伤,更好的保护舌体,并且本装置只需要对准位置夹持住嘴唇和舌体即可,然后就可以自行夹紧舌体,有效避免舌后坠,不需要专人时刻手持钳子夹住舌体和下唇部,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病人的转运中也能稳定的夹持。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包括:
7.夹杆,数量有两根,一端为直杆的握持端,另一端为带有弯曲弧面的夹持端,所述夹持端的弧面形成夹持弯槽,两根所述夹杆的夹持弯槽弯曲的弧度和方向相同;
8.转轴,插设连接在两根所述夹杆上,两根所述夹杆沿着转轴能开合的相互叠合转动;
9.所述转轴与夹杆的连接处还设置了扭转弹簧;
10.当两个所述夹杆的夹持端相互合拢时,两个所述夹杆的夹持弯槽相互叠合夹紧;
11.防滑缓冲套,能拆卸的套装在每个夹杆的夹持端。
12.进一步地,所述夹杆的夹持端长度范围在3cm-8cm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弯槽的长度范围在2cm-5cm之间,单个所述夹杆的夹持弯槽弧面高度h范围在1cm-2cm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弯槽能分离的套装在防滑缓冲套内,所述防滑缓冲套为硅胶防滑套,外壁布设了防滑纹,所述防滑缓冲套的厚度范围在 0.1cm-0.3cm之间。
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杆的夹持端通过扭转弹簧弹力压迫常态为叠合的夹紧状态。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使用夹杆和扭转弹簧的配合,使夹杆能够持续保持较为紧固的夹持力,本装置是将舌体与下嘴唇夹持在一起,确保当夹杆的夹持端夹住了舌体和下嘴唇后,在没有外力的按压时不会放松舌体,使舌体能够长时间保持伸出口外状态,有效避免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17.2、本装置夹持舌体,能够不需要专人手持钳子拉扯舌体,而是将舌体伸出的部分与嘴唇相对固定,那么当转运病人的时候,病人移动时,舌体与嘴唇是相对固定的,舌体与本装置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不会出现过渡拉扯或者拉扯不到位松开舌体的情况发生;
18.3、本装置没有对舌体和嘴唇进行缝合,没有产生创口,不会导致伤口感染,而且也没有线缝合,也不会对伤口造成撕裂,并且没有后期伤口恢复的过程,更利于病患的治疗后恢复。
附图说明
19.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端处于夹持状态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端处于松开状态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夹杆,11-夹持端,12-夹持弯槽,2-防滑缓冲套,3-转轴,31-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请参阅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包括:
26.夹杆1,数量有两根,一端为直杆的握持端,另一端为带有弯曲弧面的夹持端11,所述夹持端11的弧面形成夹持弯槽12,两根所述夹杆1的夹持弯槽12弯曲的弧度和方向相同;
27.转轴3,插设连接在两根所述夹杆1上,两根所述夹杆1沿着转轴3能开合的相互叠合转动;
28.所述转轴3与夹杆1的连接处还设置了扭转弹簧31;
29.当两个所述夹杆1的夹持端11相互合拢时,两个所述夹杆1的夹持弯槽 12相互叠合夹紧;
30.防滑缓冲套2,能拆卸的套装在每个夹杆1的夹持端11,本装置通过简单的将嘴唇和舌体夹持在一起,不产生创口,有效的避免舌体和嘴唇感染,也不会对舌体造成撕裂伤,更好的保护舌体,并且本装置只需要对准位置夹持住嘴唇和舌体即可,然后就可以自行夹紧舌体,有效避免舌后坠,不需要专人时刻手持钳子夹住舌体,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对病人的转运中也能稳定的夹持。
31.其中,夹杆1的夹持端11长度范围在3cm-8cm之间,长度合适便于将嘴唇和舌体夹持;
32.夹持弯槽12的长度范围在2cm-5cm之间,单个所述夹杆1的夹持弯槽 12弧面高度h
范围在1cm-2cm之间,适合舌体和下嘴唇叠合在一起的弯曲弧度,能够更稳定的将舌体固定在嘴唇上,并且弯曲的弧面形状能够避免嘴唇翻起回缩;
33.夹持弯槽12能分离的套装在防滑缓冲套2内,所述防滑缓冲套2为硅胶防滑套,外壁布设了防滑纹,所述防滑缓冲套2的厚度范围在0.1cm-0.3cm之间,能够有效的防止嘴唇和舌体松脱,并且使用后能够更换防滑缓冲套2然后再对本装置进行消毒,即可再次使用;
34.两个所述夹杆1的夹持端11通过扭转弹簧31弹力压迫常态为叠合的夹紧状态,使得本装置持续处于夹持状态,能够稳定的对舌体进行固定夹持。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防止舌后坠的定位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的技术中,来阻止舌后坠的情况发生,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传统的缝合法将舌体组织缝合牵拉固定于口腔外侧,此方法常需专业人士操作,步骤繁锁且耗时较长,还需要有专业的医疗技能,还需要多次穿线缝合牵拉舌体的经验,否则不仅达不到固定舌体的目的,还有可能扎破舌体的动脉导致大量出血,并且如果使用的针线带菌,还容易感染舌体和嘴唇,造成二次伤害,使用的线如果太过细小,还会使舌体和嘴唇造成撕裂伤;2、第二种方式是将舌体用钳子夹住,避免舌体后坠堵住呼吸道,这样的方式需要一个人持续的握持钳子,较为费力,而且不利于伤员的转运,也不利于长时间固定,一旦不慎夹持放松或者手持拉扯长度不够时,舌体会再次后坠堵塞患者的呼吸道,而导致窒息,这种方式对舌体的拉扯不稳定。
37.实现了的技术效果为:1、本装置使用夹杆1和扭转弹簧31的配合,使夹杆1能够持续保持较为紧固的夹持力,本装置是将舌体与嘴唇夹持在一起,确保当夹杆1的夹持端11夹住了舌体和嘴唇后,在没有外力的按压时不会放松舌体,使舌体能够长时间保持伸出口外状态,有效避免舌后坠堵塞呼吸道; 2、本装置使用夹持弯槽12夹持舌体,能够不需要专人手持钳子拉扯舌体,并且能够使舌体与嘴唇很好的定型,也特别适合嘴唇和舌体的弯曲形状,将舌体伸出的部分与嘴唇相对固定,那么当转运病人的时候,病人移动时,舌体与嘴唇是相对固定的,舌体与本装置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不会出现过渡拉扯或者拉扯不到位松开舌体的情况发生;
38.3、本装置没有对舌体和嘴唇进行缝合,没有产生创口,不会导致伤口感染,而且也没有线缝合,也不会对伤口造成撕裂,并且没有后期伤口恢复的过程,更利于病患的治疗后恢复。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40.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41.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先制作两个夹杆1,两个夹杆1的手持端长度只需要手指方便按压即可,而夹持端11的长度需要能够稳定的夹住舌体和嘴唇,因此夹持端11的长度控制在3-8cm,最佳为5cm;
42.而夹持端11的中间长度位置设置了一个夹持弯槽12,形状为拱桥形,并且两个夹杆1的夹持弯槽12弯曲方向和弧度相同,这是根据舌体和嘴唇叠合在一起的形状而定制的,而后将两个夹杆1用转轴3穿在一起,使两个夹杆1 可以围绕转轴3转动,然后在转轴3和夹杆1之间架设一个扭转弹簧31,确保在没有外力按压夹杆1时,夹杆1的夹持端11处于夹紧状
态,如图1所示,而按压后夹持端11会处于松开状态,如图2所示,当没有外力按压夹杆1时,夹持端11就会在扭转弹簧31的作用下自动回弹夹紧,并且在每个夹杆1的夹持端11上套装硅胶制成的整体式防滑缓冲套2,防滑缓冲套2的外壁上模板防滑纹路,避免夹持端11夹紧时舌体和嘴唇松脱。
4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昏迷而产生舌后坠的患者的舌体用钳子拉扯出口腔,而后将舌体与下嘴唇叠合整齐,用力按压夹杆1的手持端,也就是说明书附图中的夹杆1顶部,使两个夹杆1围绕转轴3转动,此时扭转弹簧31 受力压缩,夹持端11转动张开,然后将叠合的舌体和下嘴唇用夹持端11夹住,确保下嘴唇和舌体伸入整个夹持弯槽12内夹持,并且,夹持弯槽12的拱桥是向上放置的,这样的形状才符合舌体和下嘴唇的形状,较厚的嘴唇和舌体被夹持端11夹住,扭转弹簧31力度较大,确保舌体不会打滑,同时防滑缓冲套2及其表面的防滑纹路,有效防止下嘴唇和舌体松脱,这时舌体就会被固定夹紧在下嘴唇上,而不会发生舌后坠的情况了,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舌后坠引起的窒息,而当夹持一段时间后,松开本装置,以避免夹持时间过久,血液聚集导致舌体和嘴唇坏死,松弛后夹持在舌体和嘴唇的另一个位置,继续夹紧,带治疗完成后,松开本装置即可,有效避免了舌体和嘴唇穿孔的情况,也不需要有专人一直在钳住舌体,更加方便,没有了另一个人钳住舌体,病人转移时也就不会发生夹持位置不固定的情况了,效果更佳,使用更加方便。
4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