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面部烧伤后的敷料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7929939发布日期:2021-12-11 12:0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用于面部烧伤后的敷料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面部烧伤后的敷料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面部烧伤初期肿胀及渗出较多,包扎敷料能有效地吸收创面渗液及分泌物,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通过换药能及时地清除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减轻炎性刺激,提供湿性愈合的环境,有利于感染控制和创面愈合。
3.目前,在颜面部换药清洗后,内层使用油砂敷料贴敷,外部使用无菌纱布将敷料进行覆盖,再使用纱布围绕头部进行缠绕,达到将敷料固定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固定敷料操作繁琐且捆绑不均,并且在让出口鼻眼部位的时候操作也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面部烧伤后的敷料固定装置,该敷料固定装置安装后不易滑脱,能针对颜面部烧伤后不同的病理时期形成的面部大小敷料的固定不移位,从而有效解决面部不易包扎的问题,同时对眼口鼻不会造成遮挡,达到湿性愈合的目的,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面部烧伤后的敷料固定装置,该敷料固定装置包括:软质的面罩体,所述面罩体上设置有与眼睛对应的眼孔,与鼻子对应的鼻孔,以及与嘴巴对应的嘴孔;所述面罩体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面罩体的左右两侧,所述面罩体的外侧位于所述鼻孔的位置设置有能够覆盖鼻梁外侧的鼻罩。
6.优选地,所述弹性带的两端设置有一字孔,所述面罩体的正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一字孔对应的第一纽扣。
7.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纽扣靠近所述面罩体中轴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纽扣。
8.优选地,所述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沿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9.优选地,所述鼻罩的上端与所述面罩体固接,下端的两侧通过粘扣粘接在所述面罩体的外侧面。
10.优选地,所述鼻罩向上拱起形成与鼻子相适应的拱形结构。
11.优选地,所述面罩体的内侧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棉质凸起,所述棉质凸起与所述面罩体缝制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面罩体为编织成型结构。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敷料固定装置安装后不易滑脱,能针对颜面部烧伤后不同的病理时期形成的面部大小敷料的固定不移位,从而有效解决面部不易包扎的问题,同时对眼口鼻不会造成遮挡,达到湿性愈合的目的,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是敷料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面罩体的内侧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弹性带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面罩体
ꢀꢀꢀꢀꢀꢀꢀꢀꢀꢀꢀꢀꢀꢀ
2眼孔
21.3鼻孔
ꢀꢀꢀꢀꢀꢀꢀꢀꢀꢀꢀꢀꢀꢀꢀꢀ
4嘴孔
22.5弹性带
ꢀꢀꢀꢀꢀꢀꢀꢀꢀꢀꢀꢀꢀꢀ
6第一纽扣
23.7第二纽扣
ꢀꢀꢀꢀꢀꢀꢀꢀꢀꢀꢀꢀ
8鼻罩
24.9粘扣
ꢀꢀꢀꢀꢀꢀꢀꢀꢀꢀꢀꢀꢀꢀꢀꢀ
10棉质凸起
25.11一字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28.参见图1

3所示的用于面部烧伤后的敷料固定装置,该敷料固定装置包括:软质的面罩体1,所述面罩体1上设置有与眼睛对应的眼孔2,与鼻子对应的鼻孔3,以及与嘴巴对应的嘴孔4;所述面罩体1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弹性带5,所述弹性带5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面罩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面罩体1的外侧位于所述鼻孔3的位置设置有能够覆盖鼻梁外侧的鼻罩8。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该敷料固定装置安装后不易滑脱,能针对颜面部烧伤后不同的病理时期形成的面部大小敷料的固定不移位,从而有效解决面部不易包扎的问题,同时对眼口鼻不会造成遮挡,达到湿性愈合的目的,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使用时,在颜面部换药清洗后,内层使用油砂敷料贴敷,外层避开眼口鼻出口使用无菌纱布将敷料进行覆盖,再将面罩体1盖合在面部,最后通过弹性带5套在头部将面罩体1固定。
30.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弹性带5与面罩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地,所述弹性带5的两端设置有一字孔11,所述面罩体1的正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一字孔11对应的第一纽扣6。通过将第一纽扣6侧向穿过一字孔11后再回正进行固定。
31.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纽扣6靠近所述面罩体1中轴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纽扣7。在同一高度中的两个第二纽扣7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一纽扣6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将弹性带5的端部安装在不同的第一纽扣6和/或第二纽扣7上来调节弹性带5的围度,即调节松紧度,可以适应不同头围的患者使用。为了使用方便以及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弹性带5使用扁平的带体。
32.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弹性带5安装在第二纽扣7上时,为了使得位于外侧的第一纽扣6不阻挡弹性带5的正常使用,优选地,所述第一纽扣6和第二纽扣7沿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
33.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鼻罩8的上端与所述面罩体1固接,下端的两侧通过粘扣9粘接在所述面罩体1的外侧面。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鼻子可以从鼻孔3通过,此外,还可以通过鼻罩8对鼻梁外侧的敷料进行固定,防止滑落,通过将鼻罩8的上端与面罩体1固接,能够将鼻罩8迅速的定位,提高了使用效率。
34.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鼻罩8的使用贴合度,优选地,所述鼻罩8向上拱起形成与鼻子相适应的拱形结构。
35.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敷料的保护,优选地,所述面罩体1的内侧的周缘设置有环形的棉质凸起10,所述棉质凸起10与所述面罩体1缝制连接。通过棉质凸起10的设置,增强了面罩体1与颜面的贴合度,能够有效阻止位于边缘的敷料滑落。
36.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面罩体1为编织成型结构。通过编制成型可以提高透气性和舒适性,材料可以选用纱线或者医用弹力线。
3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