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2155发布日期:2021-12-15 05: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护理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眼科术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
3.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常需要对眼科手术部位进行包扎,通常会选择医用纱布包扎,如果单纯用胶布固定纱布,纱布容易脱落;另一方面,患者返回病房后,面部出油出汗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眼罩纱布脱落。且最为重要的,眼罩纱布反复粘贴还增加了术后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纱布与眼框为一体,纱布不会脱落,纱布稳定性好。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眼科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眼框;
7.设于两个所述眼框之间的连接件;
8.设于至少一个所述眼框上的纱布,所述纱布与所述眼框为一体;
9.设于两个所述眼框上的捆绑组件,将所述眼框固定在患者头部,以实现所述纱布与患者眼部贴合。
10.优选地,所述眼框靠近患者面部的一侧设有曲面部,所述曲面部与眼部轮廓相适应。
11.优选地,设有所述纱布的眼框的另一侧设有眼罩,所述眼罩上设有透气孔。
12.优选地,所述眼罩为透明材质。
13.优选地,所述捆绑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眼框上的挂耳单元,当所述挂耳单元挂在患者耳朵上,所述眼框置于患者眼部上。
14.优选地,所述挂耳单元包括与所述眼框连接的固定扣;
15.以及与所述固定扣连接的绑带;
16.设于所述绑带上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绑带的长短。
17.优选地,所述绑带为弹力绳。
18.优选地,所述捆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眼框上的辅助扣件,所述辅助扣件4配合辅助绑绳,以实现对所述眼框的辅助固定。
19.现有技术中,在患者眼科手术后,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通常会选择医用纱布
包扎,并且只用胶布固定纱布,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纱布容易脱落,并且在反复粘贴的过程中还增加了术后感染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眼框,设于两个眼框之间的连接件,设于至少一个眼框上的纱布,纱布与眼框为一体,设于两个眼框上的捆绑组件,将眼框固定在患者头部,以实现纱布与患者眼部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采用捆绑组件将眼框固定在眼部的前方,另一方面,在至少一个眼框上设有医用纱布,且纱布与眼框为一体,这种一体式设计使得纱布不会脱落,且借用眼框与捆绑组件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眼框和纱布与眼轮廓紧密贴合,这样纱布不会任意挪动,加快患者的眼部愈合,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纱布与眼框为一体,纱布不会脱落,纱布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眼框;11、曲面部;2、连接件;3、纱布;4、捆绑组件;41、挂耳单元;411、固定扣;412、绑带;413、调节件;414、辅助扣件;5、眼罩;5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请如图1至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在患者眼科手术后,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通常会选择医用纱布3包扎,并且只用胶布固定纱布3,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纱布3容易脱落,并且在反复粘贴的过程中还增加了术后感染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眼框1,设于两个眼框1之间的连接件2,设于至少一个眼框1上的纱布3,纱布3与眼框1为一体,设于两个眼框1上的捆绑组件4,将眼框1固定在患者头部,以实现纱布3与患者眼部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采用捆绑组件4将眼框1固定在眼部的前方,另一方面,在至少一个眼框1上设有医用纱布3,且纱布3与眼框1为一体,这种一体式设计使得纱布3不会脱落,且借用眼框1与捆绑组件4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眼框1和纱布3与眼轮廓紧密贴合,这样纱布3不会任意挪动,加快患者的眼部愈合,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纱布3与眼框1为一体,纱布3不会脱落,纱布3稳定性好。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眼框1靠近患者面部的一侧设有曲面部11,曲面部11与眼部轮廓相适应。曲面部11的设置以及将曲面部11与眼部轮廓相适应,缩小眼框1与眼部轮廓之间的间隙,避免眼科术后异物进入眼框1中,造成眼部感染。
28.其中,设有纱布3的眼框1的另一侧设有眼罩5,眼罩5上设有透气孔51。眼罩5的设置能对手术的眼部进行防护,避免异物对眼部的冲击,而在眼罩5上设置透气孔51,加强眼罩5内部与外界空气的对流,避免眼罩5内部温度过高,提高眼罩5内部的透气性。
29.较佳地,眼罩5为透明材质,眼罩5为透明材质,能方便医护人员对手术的眼部的观测,防止手术的眼部出现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发现。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捆绑组件4包括分别设于两个眼框1上的挂耳单元41,当挂耳单元41挂在患者耳朵上,眼框1置于患者眼部上。将两个眼框1通过挂耳单元41挂在患者耳朵上,使得两个眼框1受力均衡,纱布3不会移动。
31.其中,挂耳单元41包括与眼框1连接的固定扣411,以及与固定扣411连接的绑带412,设于绑带412上的调节件413,调节件413用于调节绑带412的长短。这样设计可根据患者头围的不同,予以调节,使得绑带412能仅仅绑在患者头部,进一步避免纱布3移动。
32.较佳地,绑带412为弹力绳,弹力绳的设置,能提高绑带412绑定的舒适性,防止脱落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方便医生根据病情调节眼罩5松紧。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捆绑组件4包括设于眼框1上的辅助扣件414,辅助扣件414配合辅助绑绳,以实现对眼框1的辅助固定。当出现两个耳朵上的绑带412无法固定的情况,可以将辅助绑绳穿过辅助扣件414,做辅助定位,提高眼科术后固定装置的整体稳固性,避免患者因为纱布3移位而出现感染。
34.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5.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