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及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7349发布日期:2022-02-19 14:4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及电动轮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轮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及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2.电动轮椅是现代精密机械、智能数控、工程力学等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其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通过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其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器,通过该智能控制器能够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站立、平躺、等操作。
3.现有的电动轮椅一般都是单人座位,没有双人座位,如果需要2人同时出行一般需要配备2台电动轮椅。而且2人必须独立操作,如有陪同或随行人员需要一起出行,则显得十分不便。或者在两个电动轮椅之间通过拖连结构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拖连结构适用的轮椅车型范围小,在使用过程中拖连结构是固定的无法转动导致舒适度不高,且连接部分容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及电动轮椅,解决了适用拖车的电动轮椅车型的限制,降低了作为电动轮椅拖车使用的要求限制,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且连接更加稳定不会发生脱落等情况。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包括:后连杆、中连杆、连接组件和前连杆;
6.所述后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7.所述中连杆的后端与所述后连杆的中部连接,前端向前延伸;
8.所述前连杆的中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中连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前连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部;
9.其中,所述中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前连杆发生左右转动和/或上下转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转动套设于所述前连杆的中部,且所述活动套管与所述中连杆的前端转动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活动轴,所述中连杆的前端通过所述活动轴与所述活动套管连接,且所述中连杆能够绕所述活动轴左右转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管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活动轴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定所述中连杆的转动角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管上水平设置有两安装板,所述活动轴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活动轴与所述活动套管的轴线相垂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活动套管通过所述限位组件锁止其在所述前连杆的轴向上的位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碗组和锁止件,所述碗组安装于所述活动套管的端部,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碗组与所述前连杆。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连杆和/或所述前连杆为伸缩杆。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连杆包括第一内管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管上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后连杆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活动套管连接;或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后连杆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活动套管连接;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一内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件,通过所述第一锁定件锁定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一内管之间的相对位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杆包括第二内管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上的第二套管,所述活动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上,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二内管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件,通过所述第二锁定件锁定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二内管的相对位置。
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通连接件,所述中连杆通过所述两通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后连杆的中部。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两通连接件。
21.一种电动轮椅,包括前车、后车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后车的主体框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前车的主体框架连接。
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及电动轮椅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后连杆的两端设置的第一安装部与被拖动的后轮椅连接,前连杆的两端的第二安装部与前轮椅连接,通过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分别与前后轮椅固定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中连杆设定的距离为前后轮椅之间的距离,保证两轮椅之间合适的拖动距离,且前连杆上套设的活动套管时可以绕前连杆的轴线转动,活动套管与中连杆之间也可以转动,保证了前后轮椅连接之间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整体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后连杆;2、中连杆;201、第一套管;202、第一内管;203、第一锁定件;3、前连杆;301、第二套管;302、第二内管;303、第二锁定件;4、活动套管;5、限位组件;501、碗组;6、活动轴;7、安装板;8、限位部;9、连接件;10、第一安装部;11、第二安装部;12、前车;13、后车;110、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包括:后连杆1、中连杆2、连接组件110和前连杆3;所述后连杆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0;所述中连杆2的后端与所述后连杆1的中部连接,前端向前延伸;所述前连杆3的中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110与所述中连杆2转动连接,且所述前连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1;其中,所述中连杆2能够相对于所述前连杆3发生左右转动和/或上下转动。。
31.基于上述方案,后连杆1的两端设置的第一安装部10与被拖动的后轮椅连接,前连杆3的两端的第二安装部11与前轮椅连接,通过第一安装部10以及第二安装部11分别与前后轮椅固定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中连杆2设定的距离为前后轮椅之间的距离,保证两轮椅之间合适的拖动距离,具体的使用过程为两辆电动轮椅,或一辆电动轮椅(电动轮椅在前)和一辆手动轮椅,或一辆电动轮椅和一辆轮椅拖车(四轮)进行拖连,在一般环境下可使拖连电动轮椅对被拖连的轮椅或轮椅拖车(四轮)进行拖拽,使被拖连轮椅随着拖连轮椅进行前进、后退、转向等多种运动,而前连杆3上套设的活动套管4时可以绕前连杆3的轴线转动,活动套管4与中连杆2之间也可以转动,保证了前后轮椅连接之间的灵活性,进而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解决了适用拖车的电动轮椅车型的限制,降低了作为电动轮椅拖车使用的要求限制。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110包括活动套管4和活动轴6,所述活动套管4转动套设于所述前连杆3的中部,且所述活动套管4与所述中连杆2的前端转动连接,活动轴6安装于所述活动套管4上。所述中连杆2的前端通过所述活动轴6与所述活动套管4连接,且能够绕所述活动轴6左右转动。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存在转动等行驶状态,为了避免前车生硬拖动后车转向等情况,中连杆2与活动套管4之间通过活动轴6实现左右一定范围的转动,保证了前车可以灵活拖动后车行驶,提高了舒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管4上设置有限位部8,所述限位部8位于所述活动轴6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定所述中连杆2的转动角度。在前车拖动后车行驶过程中,为了保证拖动的稳定性,需要对中连杆2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避免转动过多,同时也确保转动角度满足转向的需求。限位部8具体结构为限位板,限位板朝向后连杆1的一侧呈弧形状。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管4上水平设置有两安装板7,所述活动轴6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板7之间,且所述活动轴6与所述活动套管4的轴线相垂直。通过水平设置两安装板
7,使得活动轴6与活动套管4之间是不接触的,同时中连杆2可以通过活动轴6实现左右一定角度的转动。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套管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5,所述活动套管4通过所述限位组件5锁止其在所述前连杆3的轴向上的位置。限位组件5主要作用是限制活动套管4的轴向滑动,同时又可以确保活动套管4能进行顺畅的绕轴转动。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碗组501和锁止件,所述碗组501安装于所述活动套管4的端部,所述锁止件连接所述碗组501与所述前连杆3。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连杆2和/或所述前连杆3为伸缩杆。根据实际轮椅的车型进行调整前连杆3或中连杆2的长度,使得前连杆3与轮椅连接时更为稳定,解决了受轮椅车型限制的问题。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连杆2包括第一内管202和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管202上的第一套管201,所述第一内管202与所述后连杆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01与所述活动套管4连接;或所述第一套管201与所述后连杆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一内管202与所述活动套管4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01和所述第一内管202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件203,通过所述第一锁定件203锁定所述第一套管201和所述第一内管202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内管202的一端与活动轴6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套管201的一段均具有一定数量且间距相同的圆形钻孔,同时,也可通过调节第一套管201与第一内管202之间的圆孔对应位置,然后通过第一锁定件203进行贯穿圆孔锁定第一套管201和第一内管202的相对位置,进而对后连杆1与活动套管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增大或减小两辆拖连轮椅之间的前后距离。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杆3包括第二内管302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302上的第二套管301,所述活动套管4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管302上,所述第二套管301和所述第二内管302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件303,通过所述第二锁定件303锁定所述第二套管301和所述第二内管302的相对位置。在第二内管302的两端均有一定数量的圆形钻孔,其中圆形钻孔排列间距相等,第二套管301的一端与第二内管302的两端相同钻有一定数量的圆孔,其排列间距与第二内管302两端的圆形钻孔的排列间距相同。因此可通过调节第二内管302与第二套管301之间的圆孔对齐位置,以达到对两第二安装部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使该结构满足大部分的电动轮椅车型。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通连接件9,所述中连杆2通过所述两通连接件9安装于所述后连杆1的中部。两通连接件9与第一套管20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两通连接件9的直通端则置于后连杆1的中部。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0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1均为两通连接件。两第一安装部10的直通端分别置于被拖连轮椅的主体支架上,两第二安装部11的直通端则置于拖连电动轮椅的主体支架上。
42.如图2所示,一种电动轮椅,包括前车12和后车13,所述前车12和后车13之间通过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椅的拖连结构连接,后连杆1两端的第一安装部10与后车13的主体支架连接,前连杆3两端的第二安装部11与前车12的主体支架连接。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