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0836发布日期:2021-12-12 20:5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背景技术:

2.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电动轮椅可以满足行走、站立等。治疗师借助于一些器械对患者肢体功能作被动运动或手法训练,患者也可以利用器械进行自主训练或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训练等。心脑血管治疗仪是根据对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不同的分析,运用不同的科学技术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心脑血管治疗仪的作用,没有一个量的界定。此类仪器应适用于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及心脑血管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
3.康复中心现有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用于辅助患者训练,但是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存在半边身体或部分肢体瘫痪,现有的仪器不方便通过一遍身体对另外一边身体进行锻炼。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用于锻炼的锻炼机构,所述锻炼机构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锻炼机构共对称设有两组,所述锻炼机构两侧对称设有拉升单元。
7.优选的,所述拉升单元包括滑轮,所述支撑架底部通过支架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通过轴设有转向滑轮,所述转向滑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底部位于转向滑轮一侧通过轴设有锁紧滑轮,所述锁紧滑轮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轮与转向滑轮穿过设有细绳。
8.优选的,所述细绳一端设有粗绳,所述粗绳中间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粗绳固定连接,所述粗绳一侧设有口型支撑架,所述口型支撑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口型支
撑架底部杆套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口型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与固定块和滑动块均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口型支撑架底部杆位于滑动块两侧套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与口型支撑架均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滑动块之间设有升缩弹簧,所述升缩弹簧两端与滑动块和限位块均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位于滑轮一侧设有锁紧固定架,所述锁紧固定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固定架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有插销,所述滑轮位于插销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插销一端位于限位孔内部。
11.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相对于康复中心现有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不方便存在半边身体或部分肢体瘫痪的心脑血管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拉升单元对称设置,通过一侧单一的拉升单元可以对另一侧的拉升单元进行操作,从而实现一侧手部带动另一侧手部和腿部同步运动,当手部累的时候可以切换腿部继续锻炼,也可以只带动另一侧手或腿运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局部剖视图;
15.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16.图4为图2中b区域放大图;
17.图5为图2中c区域放大图;
18.图6为图2中d区域放大图。
19.图中:1

底座;2

锻炼机构;3

拉升单元;4

支撑架;5

滑轮;6

转向滑轮;7

锁紧滑轮;8

细绳;9

粗绳;10

固定块;11

口型支撑架;12

滑动块;13

连接杆;14

限位块;15

升缩弹簧;16

锁紧固定架;17

插槽;18

插销;19

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底部设有用于锻炼的锻炼机构2,所述锻炼机构2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锻炼机构2共对称设有两组,所述锻炼机构2两侧对称设有拉升单元3,锻炼机构2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两侧的拉升单元3分别对应手部和腿部。
22.所述拉升单元3包括滑轮5,所述支撑架4底部通过支架设有滑轮5,所述滑轮5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底部通过轴设有转向滑轮6,所述转向滑轮6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底部位于转向滑轮6一侧通过轴设有锁紧滑轮7,所述锁紧滑轮7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滑轮5与转向滑轮6穿过设有细绳8,转向滑轮6实现细绳8的转向,锁紧滑轮7
与转向滑轮6配合可以防止细绳8脱落。
23.所述细绳8一端设有粗绳9,所述粗绳9中间套设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与粗绳9固定连接,所述粗绳9一侧设有口型支撑架11,所述口型支撑架11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口型支撑架11底部杆套设有滑动块12,所述滑动块12与口型支撑架1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10与滑动块12之间设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两端与固定块10和滑动块12均固定连接,细绳8拉动粗绳9,粗绳9通过固定块10余连接杆13带动滑动块12滑动,滑动块12与固定块10通过连接杆13配合可以保证粗绳9的运动顺畅。
24.所述口型支撑架11底部杆位于滑动块12两侧套设有两个限位块14,两个所述限位块14与口型支撑架11均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4与滑动块12之间设有升缩弹簧15,所述升缩弹簧15两端与滑动块12和限位块14均固定连接,粗绳9运动带动滑动块12滑动,滑动块12挤压升缩弹簧15,升缩弹簧15收缩,升缩弹簧15与限位块14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滑动块12的复位作用,方便粗绳9复位。
25.所述支撑架4底部位于滑轮5一侧设有锁紧固定架16,所述锁紧固定架16与支撑架4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固定架16两侧开设有插槽17,所述插槽17内部设有插销18,所述滑轮5位于插销18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9,所述插销18一端位于限位孔19内部,将插销18通过插槽17插到限位孔19内部,可以实现某一侧拉升单元3不动,从而实现一侧手部带动另一侧手部和腿部同步运动,当手部累的时候可以切换腿部继续锻炼,也可以只带动另一侧手或腿运动。
26.工作原理:
27.以一侧手部和腿部不可动为例,首先让患者躺在底座1上,将患者手部套上套环,将患者腿部通过绑带固定好,将可以运动的手部与不可动一侧的插销18通过锁紧固定架16一侧插槽17拔出滑轮5限位孔19,患者通过手拉动细绳8向下,细绳8通过滑轮5与转向滑轮6后拉动粗绳9,粗绳9向一侧运动,粗绳9拉动固定块10向一侧运动,固定块10通过连接杆13带动滑动块12沿口型支撑架11滑动,滑动块12滑动挤压升缩弹簧15,升缩弹簧15收缩,粗绳9拉动另一侧细绳8运动,另一侧细绳8通过转向滑轮6与滑轮5实现转向后拉动不可动的手部和头部向上运动,患者通过手将细绳8向上耸时,升缩弹簧15会复位,粗绳9会复位,细绳8会被拉动复位,另一侧手部和腿部会下落,当手酸时,可以通过插销18切换到腿部运动,实现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