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4998发布日期:2021-12-22 15:4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超声诊断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2.超声诊断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有效检查手段,尤其是b超,应用广泛,影响很大,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四大医学影像技术,超声诊断需要借助超声诊断仪进行,在对超声诊断仪进行使用时,需要对诊断仪的高度进行调节,需要人工对诊断仪进行升高,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稳定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具备了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升降装置存在不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杆的右侧延伸至固定板的右侧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内表面套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部与底板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移动杆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相远离的一侧且与移动杆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相远离的一端与支撑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夹板相靠近的一侧粘接有防滑垫,所述底板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
5.优选的,所述顶板正面与背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支撑框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销孔的内表面插接有销杆,所述导向块相远离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销孔,所述销杆相靠近的一端与第二销孔插接。
7.优选的,所述丝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二斜齿轮的上方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与套筒的直径相同。
8.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顶板顶部的左右两侧且与滑块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转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拉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具有如
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柄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套筒向上移动,套筒带动顶板向上移动,对诊断仪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移动杆、拉板、夹板、弹簧与防滑垫,对诊断仪进行固定,避免在升降时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升降装置存在不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块与导向槽,方便了对顶板进行导向,避免顶板出现转动的现象;
13.通过设置第一销孔、第二销孔与销杆,对顶板进行限位,避免顶板出现松动的现象;
14.通过设置限位块,方便了对套筒进行限位;
15.通过设置滑块与滑槽,方便了对夹板进行导向,同时也对其进行限位;
16.通过设置转柄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避免在转动时出现滑脱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正视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图。
21.图中:1、底板;2、固定板;3、转杆;4、转柄;5、第一斜齿轮;6、第二斜齿轮;7、丝杆;8、套筒;9、顶板;10、支撑板;11、移动杆;12、拉板;13、夹板;14、弹簧;15、防滑垫;16、支撑框;17、导向块;18、导向槽;19、第一销孔;20、销杆;21、第二销孔;22、限位块;23、滑块;2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
24.由图1

4给出,一种医用超声诊断仪支撑升降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内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3,转杆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柄4,转杆3的右侧延伸至固定板2的右侧套接有第一斜齿轮5,第一斜齿轮5的表面啮合有第二斜齿轮6,第二斜齿轮6的内表面套接有丝杆7,丝杆7的底部与底板1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丝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8,套筒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9,顶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11,移动杆11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2,移动杆11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3,夹板13相远离的一侧且与移动杆11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14,弹簧14相远离的一端与支撑板10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夹板13相靠近的一侧粘接有防滑垫15,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位置
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6,通过设置转柄4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带动第一斜齿轮5转动,第一斜齿轮5带动第二斜齿轮6转动,第二斜齿轮6带动丝杆7转动,丝杆7带动套筒8向上移动,套筒8带动顶板9向上移动,对诊断仪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移动杆11、拉板12、夹板13、弹簧14与防滑垫15,对诊断仪进行固定,避免在升降时出现晃动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升降装置存在不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25.请参阅图1,顶板9正面与背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7,支撑框16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8,导向块17的外表面与导向槽1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块17与导向槽18,方便了对顶板9进行导向,避免顶板9出现转动的现象。
26.请参阅图1与图2,支撑框16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第一销孔19,第一销孔19的内表面插接有销杆20,导向块17相远离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销孔21,销杆20相靠近的一端与第二销孔21插接,通过设置第一销孔19、第二销孔21与销杆20,对顶板9进行限位,避免顶板9出现松动的现象。
27.请参阅图1,丝杆7的表面且位于第二斜齿轮6的上方套接有限位块22,限位块22的直径与套筒8的直径相同,通过设置限位块22,方便了对套筒8进行限位。
28.请参阅图3,夹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3,顶板9顶部的左右两侧且与滑块23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24,滑块23的外表面与滑槽2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23与滑槽24,方便了对夹板13进行导向,同时也对其进行限位。
29.请参阅图1与图2,转柄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拉板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转柄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避免在转动时出现滑脱的现象。
30.工作原理:
31.第一步:当需要对诊断仪进行升高时,先将拉板12带动移动杆11向外侧移动,移动杆11带动夹板13向外侧移动,夹板13带动滑块23在滑槽24的内表面向外侧滑动,对弹簧14进行挤压,这时,将诊断仪放置顶板9的顶部,此时,通过弹簧14的反作用力,使夹板13带动防滑垫15相向移动,对诊断仪进行固定,避免其滑落;
32.第二步:将转柄4转动转杆3,转柄4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带动第一斜齿轮5转动,第一斜齿轮5带动第二斜齿轮6转动,第二斜齿轮6带动丝杆7转动,丝杆7带动套筒8向上移动,同时也带动顶板9向上移动,顶板9带动导向块17在导向槽18向上滑动,对诊断仪的高度进行调节;
33.第三步:最后,将该装置移动至需要诊断的位置,进行诊断即可。
34.通过以上结构,具备了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升降装置存在不方便对诊断仪高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