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27717023发布日期:2021-12-01 10: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用于对损伤骨盆进行外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骨盆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可能致命的损伤,由于骨盆内空腔及组织疏松,固定困难,伤后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死亡。骨盆外固定是患者在院前救治、野战救护、战现场急救和基层医疗机构救治的基本措施之一,所有疑似骨盆骨折都应使用骨盆固定装置,及时有效的外固定可固定骨盆环、控制骨盆出血以及防止继发性损伤等,可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目前,尚无较为实用的骨盆外固定装置,有使用三角巾或被单等宽布带作为临时固定,但其固定效果易受移动或者检查影,骨盆出血有时不能有效控制,骨盆固定装置的张力不易保持,因此,设计一款易于使用、容易保持张力的骨盆损伤外固定工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骨盆固定困难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包括骨盆固定带本体,还包括柔性的连接条;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板i、连接板ii;所述连接板i上设供连接条两端分别固定的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所述连接板ii上设供连接条中段穿梭其中的弯槽。
5.连接条在弯槽内可以沿着弯槽方向滑动。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使用时,先使连接条一端固定至第一固定头,确保连接条的中段设置在弯槽中后对连接条另一端拉动测试,此时由于弯槽的导向,连接板i与连接板ii的间距随着拉动施力而变化。当测试达到最佳长度和力度后将连接条另一端固定至第二固定头,使得整个骨盆固定带被收紧稳定。
6.本处所指弯槽的具体形式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供连接条从一头进另一头出的孔的形式,也可以是供连接条卡在内部空间移动的单面敞开槽形式等。所述连接板i与连接板ii成组配套弯槽布置。所述连接板i和连接板ii均是沿骨盆固定带本体方向延伸。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中央设膨胀凸块,所述弯槽中央开设供膨胀凸块移动的敞开段。
8.本处所指的弯槽中,膨胀凸块在进入除了敞开段以外的槽空间时均会被阻挡。本处所指的敞开段可以设置成完全向外敞开暴露的槽空间形式,也可以是仅仅对弯槽空间的区域膨大。
9.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头与第二固定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的延伸方向;所述弯槽的入口与出口连线垂直于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的延伸方向;所述的第一固定头至第二固定头的间距与所述弯槽的入口与出口的间距相同。
10.本处所述的结构中,所述连接板i上的第一固定头通过连接带连接至连接板ii弯槽的入口,所述连接板i上的第二固定头通过连接带连接至连接板ii弯槽的出口。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为棘条,所述棘条头部段的棘齿与尾部段的棘齿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均为锁块,所述锁块上设供棘条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下设有用于避免棘条朝向弯槽回退的棘爪。
12.本处所指的棘条配合锁块,形成了止回自锁结构。
13.优选的,所述棘爪弹性连接至所述锁块,所述棘爪底部延伸出在锁块外的按压板。
14.本处所指的弹性连接,使得棘爪在止回锁住棘条时按压有力避免滑脱。按压板与棘爪的连接处刚性较弹性连接处大,形成类似尼龙扎带的自锁结构。所述棘爪的底部接近弹性连接形成的旋转中心,所述按压板在受外部推动后,将使得棘爪抬起脱离棘条以使得棘条能够在通孔内前后移动。
15.优选的,所述按压板从所述锁块侧面突出设置。
16.本处所指的锁块整体在连接板i表面上凸起,而锁块的侧面是指其竖立在连接板i表面的面。
17.优选的,通过同一所述连接条连接的第一固定头、弯槽、第二固定头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上边位置、下边位置。
18.本处所指的连接部设置在靠近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上边位置,是指其弯槽的一端口及该端口对应的第一固定头或第二固定头分别固定在连接板ii靠近上边位置、连接板i靠近上边位置。
19.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弯槽与连接条的配合,形成了第一固定头至弯槽、弯槽至第二固定头的两个拉紧力,又由于连接条穿过弯槽,可以在弯槽里滑动,所以两个拉紧力将是是相同的,能够防止出现骨盆外固定装置收紧后,张力不均匀的问题。
20.通过将膨胀凸块置于弯槽中央的敞开段,限定了连接条两端在弯槽外的延伸长度分布。当连接带被从一端拉动过长时,膨胀凸块会挡在敞开段的一端,从而避免连接带此端被继续拉出造成的固定装置歪斜破坏。
21.通过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弯槽的入口、弯槽的出口的特殊布置,使得拉紧连接后的单根连接条的头部段和尾部段能实现近似平行,减低连接条的损坏。
22.通过棘条与锁块的配合,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拉紧,避免繁琐的固定流程,能快速地调整定位。
23.通过增设弹性连接和按压板,让连接条的两端在与固定头连接时,能够方便地收紧和放松,提升穿脱的便捷性。
24.通过锁块侧面设置按压板,符合人体工学,避免从人体侧面误触解锁松脱棘条的几率。
25.通过设置多个连接部,并合理排布连接部的位置,能够让骨盆固定带本体展开更充分,更容易保持张力。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便于根据患者体形,调整尺寸大小,调整连接条的一端即可实现收紧操作,尤其适用于院前急救、野战环境或战创伤环境下使用;连接条两端的拉力能实现基本相同,使固定装置的张力均匀分布,固定牢固。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的连接部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的固定头配合连接条示意图;
30.其中:
[0031]1‑
骨盆固定带本体
ꢀꢀꢀꢀꢀ
11

连接板i
ꢀꢀꢀꢀꢀꢀꢀꢀꢀꢀꢀꢀ
111

第一固定头
[0032]
112

第二固定头
ꢀꢀꢀꢀꢀꢀꢀ
12

连接板ii
ꢀꢀꢀꢀꢀꢀꢀꢀꢀꢀꢀ
121

弯槽
[0033]2‑
连接条
ꢀꢀꢀꢀꢀꢀꢀꢀꢀꢀꢀꢀꢀ
21

膨胀凸块
ꢀꢀꢀꢀꢀꢀꢀꢀꢀꢀꢀ3‑
棘爪
[0034]
31

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6]
根据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包括骨盆固定带本体1,还包括柔性的连接条2;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1两端分别设置连接板i11、连接板ii12;所述连接板i11上设供连接条2两端分别固定的第一固定头111、第二固定头112;所述连接板ii12上设供连接条2中段穿梭其中的弯槽121。所述连接条2的中央设膨胀凸块21,所述弯槽121中央开设供膨胀凸块21移动的敞开段。所述连接条2为棘条,所述棘条头部段的棘齿与尾部段的棘齿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固定头111、第二固定头112均为锁块,所述锁块上设供棘条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下设有用于避免棘条朝向弯槽121回退的棘爪3。所述棘爪3弹性连接至所述锁块,所述棘爪3底部延伸出在锁块外的按压板31。所述按压板31从所述锁块侧面突出设置。
[0037]
所述的第一固定头111与第二固定头112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1的延伸方向;所述弯槽121的入口与出口连线垂直于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1的延伸方向;所述的第一固定头111至第二固定头112的间距与所述弯槽121的入口与出口的间距相同。
[0038]
通过同一所述连接条2连接的第一固定头111、弯槽121、第二固定头112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骨盆固定带本体1上边位置、下边位置。
[0039]
从另一个角度描述该具体的实施例:该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易于调整尺寸、以及调整张力、固定牢固的特点。
[0040]
该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包括骨盆固定带本体1、连接板ii12、连接板i11、连接条2;骨盆固定带本体1具有两个自由端,连接板ii12与连接板i11分别固定设置在两自由端末端,连接条2中段在连接板ii12上活动;使用时,连接条2的两端与连接板i11连接,能够收紧和放松。
[0041]
连接板ii12上设置的弯槽121为两个,一根连接条2以穿过一个弯槽121的方式与连接板ii12连接;
[0042]
连接条2为细长的带状结构,长度方向设置锯齿状结构(即形成棘条形式),用于与连接板i11连接;连接条2中间位置设置膨胀凸块21,膨胀凸块21处于弯槽121的中间位置,其作用是限定连接条2在两边的长度分布,当连接条2被从一端拉动过长时,膨胀凸块21会挡住防止其继续被拉动。
[0043]
连接板i11上设置棘爪3,棘爪3和连接条2的锯齿状结构配合,使连接条2与连接板i11相互连接,按压板31连接棘爪3,当按动按压板3时,带动棘爪3,解除棘爪3与锯齿状结构的配合,连接条2与连接板i11可以相互滑动。
[0044]
该实施例的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使用时,使连接条2连接至连接板i11,然后分别
拉动连接条2的两端,由于锯齿状结构和棘爪3的相互配合,连接板i11与连接板ii12被逐渐拉近,从而整个固定装置被收紧;同一个连接条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头,形成两个拉紧力,由于连接条2穿过弯槽121,可以在弯槽121里滑动,所以两个拉紧力是相同的,防止出现骨盆外固定装置收紧时,张力不均匀的问题。
[0045]
当需要加大骨盆损伤外固定装置的张力时,只需拉动连接条2的一端即可,需要减少张力时,按动按压板31,使连接条2放松,使用简单方便。
[0046]
该实施例的突出优点是:
[0047]
1、使用方便,便于根据患者体形,调整尺寸大小,拉动连接条2的一端即可实现收紧操作,按压按压板31即可放松,尤其适用于院前急救、野战环境或战创伤环境下使用;
[0048]
2、连接条2在弯槽121里的滑动使得连接条2两端的拉力相同,能够使固定装置的张力均匀分布,固定稳定。
[0049]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