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7471发布日期:2021-11-22 20: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


背景技术:

2.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等等,在这个时期都是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儿童代表着希望,但是,儿童的抵抗力弱于成年人,在医院的科室中就划分有儿科,专门为儿童疾病进行诊治,儿科最为常用的医疗器材便是输液架。
3.但是,现有的儿童护理用输液架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儿童的好动性较高,不能对儿童输液的部位进行固定,且儿童在输液的过程中不能自行让儿童进行移动,长时间输液会让儿童躁动不安,同时不能根据儿童身高的不同来调节输液装置的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儿童护理用输液架不能对儿童输液的部位进行固定,且儿童在输液的过程中不能自行让儿童进行移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具有供儿童端坐的支撑座,同时儿童脚部与地面接触,能够通过滚轮控制整个装置移动,实现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自行移动,避免儿童长时间输液而躁动不安,可顺利的进行输液。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包括两块水平且并排设置的安装板,两块安装板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垂直连接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的下端之间通过支撑座连接,安装板两端下方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带止锁功能的滑轮,安装板一端上方安装有输液吊杆,靠近输液吊杆的支撑板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脚踏;靠近输液吊杆的支撑板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指部固定板。
7.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架,具有供儿童端坐的支撑座,同时儿童脚部与地面接触,能够通过滚轮控制整个装置移动,实现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自行移动,避免儿童长时间输液而躁动不安,可顺利的进行输液。
8.本实用新型儿童护理输液架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先将整个装置通过带有止锁功能的滑轮移动到工作区域,对儿童进行输液时,将儿童从上方放置到安装板和支撑板之间,并将儿童两腿分别放置到支撑座的两侧,使得儿童端坐在支撑座上,然后将儿童的输液手臂的手指部插入到指部固定板,对指部进行限定,接着便可对儿童进行输液,能够避免儿童的输液部位晃动而引发输液鼓包;当儿童想要自行移动时,脚部可与地面接触,腿部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在输液的同时实现儿童的自行移动,而当儿童想要安静的输液时,儿童脚部便可放置到脚踏上,家长可直接推动输液架进行移动,也可将移动轮锁定,将输液架固定在指定区域。
9.所述支撑柱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内部设置有贯穿支撑柱下端的延伸柱,延伸柱与
支撑柱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延伸柱能够向下拉动伸出支撑柱或者向上推回推入支撑柱;对儿童进行输液时,可根据儿童的高度先行调节输液装置的高度,通过下拉延伸柱,使得延伸柱在支撑柱内滑动,从而延长支撑柱的整体长度,调节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可以使用螺栓将延伸柱和支撑柱锁定,根据上述步骤,依次完成4个支撑柱的长度调节,完成装置的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
10.连接杆的上端侧壁垂直连有转杆,转杆与支撑板下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转杆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摆动,连接杆的上端沿着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板,支撑板下端侧壁上垂直连有转轴,转轴通过涡旋弹簧与支撑板相连,转轴上安装有锁定板,锁定板能够与限位板贴合并对限位板进行限位。
11.当儿童想要安静的输液时,首先转动连接杆,限位板与锁定板接触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过程中涡旋弹簧同步转动产生蓄力,连接杆顺利转动,待将脚踏移动到儿童脚部位置后,此时儿童脚部便可放置到脚踏上,而此时限位板与锁定板相互分离,涡旋弹簧带动转轴复位,从而带动锁定板复位,脚踏在受到向下的踩力时,会使连接杆回转一定角度,此时限位板与锁定板的另一侧面再次接触贴合,锁定板对限位板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对连接杆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定,儿童的脚部可稳定的放置到脚踏上;而当需要反向调节连接杆的角度时,只需手动拨动锁定板,并稍微转动连接杆,即可解除锁定板对限位板的位置限定,便可反向转动调节连接杆。
12.所述支撑板的形状呈倒“凸”形结构,且支撑板的最短宽度大于支撑座的最长宽度,此结构可以顺利的完成支撑座的安装,同时方便连接杆和脚踏的安装分布。
13.所述锁定板和限位板均呈弧形结构,且锁定板的外弧形侧面和限位板外弧形侧面相对设置,且锁定板内弧侧面和限位板内弧侧面能够相互卡合;此结构能够方便实现连接杆某一方向转动时限位板对锁定板的拨动以及转动到特定位置后锁定板对限位板的限位固定,从而实现连接杆转动方向的限定,便于对脚踏进行稳定使用。
14.指部固定板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手指凹槽,手指凹槽的两侧上端均安装有调节板,还包括贯穿所有调节板的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与指部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带的上侧面具有魔术贴;将儿童的输液手臂的指部分别插入到橡胶材质的指部固定板的手指凹槽中,对指部进行限定,并拉动固定带的自由端,使得固定带在调节板内滑动,从而调节固定带对指部的固定松紧度,然后将自由端反折叠到固定带上通过魔术贴完成固定带的粘接,完成儿童指部的固定,接着便可对儿童进行输液,避免儿童的输液部位晃动而引发输液鼓包。
15.所述支撑座采用橡胶制得,支撑座的主剖面呈“凹”形结构;儿童可舒适的端坐在支撑座上,避免对儿童的皮肤造成磨损。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利用延伸柱在支撑柱内的滑动,可调节输液架的整体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儿童使用,且儿童可端坐在支撑座上,脚部与地面接触,便可控制整个装置移动,实现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的自行移动,避免儿童长时间输液而躁动不安,可顺利的进行输液;
18.2、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控制连接杆转动,从而调节脚踏的位置,将脚踏展开,配合限位板、锁定板、转轴和涡旋弹簧的使用,可限定连接杆的转动角度,稳定的对
脚踏进行使用,儿童脚部放置到脚踏上,输液架静止不动,使得儿童安静的进行输液,家长也可直接推动输液架,对儿童进行移动,调节输液架的不同使用方式;
19.3、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指部可插入橡胶材质的指部固定板内,并使用固定带对指部进行固定,从而对儿童的输液臂进行固定,避免儿童在输液的过程中手部活动过大而出现液体外渗或者穿刺处肿胀等现象。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板和限位板连接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7]1‑
安装板;2

支撑板;3

锁定板;4

转轴;5

涡旋弹簧;6

指部固定板;601

调节板;602

固定带;603

魔术贴;7

支撑座;8

输液吊杆;9

支撑柱;10

延伸柱;11

转杆;12

连接杆;13

脚踏;14

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9]
实施例
[0030]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儿童护理输液架,包括两块水平且并排设置的安装板1,两块安装板1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垂直连接有两块支撑板2,两块支撑板2的下端之间通过支撑座7连接,安装板1两端下方均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9,支撑柱9的下方设置有带止锁功能的滑轮,安装板1一端上方安装有输液吊杆8,靠近输液吊杆8的支撑板2的下端两侧分别连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下端铰接连接有脚踏13;靠近输液吊杆8的支撑板2的上表面上安装有指部固定板6。
[0031]
所述支撑柱9的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内部设置有贯穿支撑柱9下端的延伸柱10,延伸柱10与支撑柱9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延伸柱10能够向下拉动伸出支撑柱9或者向上推回推入支撑柱9。
[0032]
连接杆12的上端侧壁垂直连有转杆11,转杆11与支撑板2下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转杆11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2摆动,连接杆12的上端沿着圆周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板14,支撑板2下端侧壁上垂直连有转轴4,转轴4通过涡旋弹簧5与支撑板2相连,转轴4上安装有锁定板3,锁定板3能够与限位板14贴合并对限位板进行限位。
[0033]
所述支撑板2的形状呈倒“凸”形结构,且支撑板2的最短宽度大于支撑座7的最长宽度;此结构可以顺利的完成支撑座的安装,同时方便连接杆和脚踏的安装分布。
[0034]
所述锁定板3和限位板14均呈弧形结构,且锁定板3的外弧形侧面和限位板14的外弧形侧面相对设置,且锁定板3内弧侧面和限位板14内弧侧面能够相互卡合;此结构能够方便实现连接杆某一方向转动时限位板对锁定板的拨动以及转动到特定位置后锁定板对限位板的限位固定,从而实现连接杆转动方向的限定,便于对脚踏进行稳定使用
[0035]
指部固定板6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手指凹槽,手指凹槽的两侧上端均安装有调节板601,还包括贯穿所有调节板601的固定带602,固定带602的一端与指部固定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带602的上侧面具有魔术贴603。
[0036]
所述支撑座7采用橡胶制得,支撑座7的主剖面呈“凹”形结构;儿童可舒适的端坐在支撑座上,避免对儿童的皮肤造成磨损。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护理输液架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先将图1所示的整个装置通过带有止锁功能的滑轮移动到工作区域,对儿童进行输液时,可根据儿童的高度先行调节输液装置的高度,下拉延伸柱10,使得延伸柱10在支撑柱9内滑动,延长支撑柱9的整体长度,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便可使用螺栓将延伸柱10和支撑柱9锁定,根据上述步骤,依次完成4组支撑柱9的长度延长,完成装置的高度调节;
[0038]
结合图2所示,将儿童从上方放置到安装板1和支撑板2之间,并将儿童两腿分别放置到橡胶材质的支撑座7的两侧,使得儿童端坐在支撑座7上,并将儿童的输液手臂的指部分别插入到图3和图5所示的橡胶材质的指部固定板6内,对指部进行限定,并拉动固定带602,使得固定带602在调节板601内滑动,调节固定带602对指部的固定松紧度,并使用魔术贴603完成固定带602之间的粘接,完成儿童指部的固定,接着便可对儿童进行输液,避免儿童的输液部位晃动而引发输液鼓包;当儿童想要自行移动时,脚部可与地面接触,腿部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在输液的同时实现儿童的自行移动,而当儿童想要安静的输液时,转动连接杆12,结合图3

4,限位板14逆时针转动,从而拨动锁定板3通过转轴4进行顺时针转动,并且控制涡旋弹簧5同步转动蓄力,使得连接杆12顺利转动,将脚踏13移动到儿童脚部位置,此时儿童脚部便可放置到脚踏13上,而此时限位板与锁定板相互分离,涡旋弹簧5带动转轴4复位,从而控制锁定板3复位,脚踏13在受到向下的踩力时,会使连接杆12回转一定角度,此时限位板与锁定板的另一侧面再次接触贴合,锁定板对限位板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从而对连接杆12的转动方向进行限定,儿童的脚部可稳定的放置到脚踏13上,家长可直接推动输液架进行移动,也可将移动轮锁定,将输液架固定在指定区域,而需要反向调节连接杆12的角度时,只需如图4所示的方向顺时针手动拨动锁定板3,并稍微逆时针调动连接杆12,解除对限位板14的位置限定,便可反向转动调节连接杆12。
[0039]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