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4310发布日期:2022-01-07 23: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急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外科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处理,后固定再搬运,如果遇到出血较为严重的患者,由于血量的迅速流失会引发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则造成死亡,那么外科创伤急救时遇到出血量较为严重的患者,因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止血,目前急救止血的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只有将患者伤口的出血量控制下来,才能够采取一步措施。
3.但是,现有的外科创伤急救所使用的止血用具在对患者进行包扎的过程中,在遇到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对止血用具产生的压力较大,从而不能够令外敷药物快速地与伤口接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止血用具在出血量较大时不能够令外敷药物快速与伤口接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包括柔性外套,所述柔性外套的内部设置有敷药腔,所述敷药腔的上端设置有充气囊,且充气囊的上半段与柔性外套相固定,所述充气囊的下端设置有辅药补充层,且辅药补充层的上端与充气囊的下端相贴合,所述辅药补充层的内部设置有三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且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下端延伸至辅药补充层的外部,所述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外部包裹有防水膜,所述辅药补充层的下端设置有止血敷药层,且止血敷药层的上端与辅药补充层的下端相贴合。
6.优选的,所述充气囊的一侧密封固定有充气管,且充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柔性外套的外部,所述充气管位于柔性外套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小型气泵,所述充气管靠近柔性外套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充气囊的另一端密封固定有排气管,且排气管延伸至柔性外套的外部,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调节阀。
7.优选的,所述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外接有显示屏,且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柔性外套和充气囊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辅药补充层上端的一侧密封固定有注药管,且注药管穿过通孔延伸至柔性外套的上方,所述辅药补充层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气管,且透气管穿过通孔延伸至柔性外套的上方,所述辅药补充层的下端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渗药口。
9.优选的,所述透气管的上端设有两组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一透气孔,所述透气管上端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调节套环,所述调节套环的上端设有两组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气孔。
10.优选的,所述柔性外套下端的四边均设置有橡胶环,且橡胶环与柔性外套粘连固定,所述柔性外套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卡口,所述固定卡口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弹性纤维包扎带,所述弹性纤维包扎带的外部分别设置有魔术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辅药补充层的内部设置有三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凸起于辅药补充层的下端,柔性外套固定于伤口外部口,在橡胶环的贴合下令柔性外套对伤口处实现密封,在与止血敷药层的贴合下实现止血,若止血敷药层与伤口接触的过程中若出现出血量较大的情况时,则会对止血敷药层产生挤压,挤压力反馈至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通过电容值的变化确定挤压产生的压力值,在柔性外套外部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医护人员可根据数值了解出血量的压力大小,同时开启小型气泵,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充气管输送至充气囊内部,由于充气囊的上端被柔性外套所限位,那么膨胀方向保持向下,对辅药补充层和止血敷药层进行加压,令止血敷药层更加贴合与伤口的表面,从而实现快速止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清晰的了解患者伤口处在包扎情况下的出血量,同时通过充气囊能够应对出血量较大的情况,进而确保患者的安全。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辅药补充层和止血敷药层,止血敷药层中的棉纱填充有云南白药粉,能够快速实现对伤口的应急处理,避免细菌感染,待出血量减缓直至稳定时,通过打开注药管上端的密封帽,通过注射器朝辅药补充层依次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碘酒,药液完全渗透辅药补充层中的棉纱后通过渗药口渗透至止血敷药层,再由止血敷药层接触至伤口部位,实现后续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在处理伤口时与外部环境所隔绝,而且药液呈渗透型逐渐与伤口接触,避免在急救过程中频繁对伤口进行加药,增大了伤口与外界接触的感染风险。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辅药补充层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气管,透气管的上端呈环形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气孔,常规状态下处于密封状态,在患者部位处理固定时间后,为避免伤口因长时间密封不透气,通过转动调节套环,使得调节套环上的第二透气孔逐渐与第一透气孔重合,那么柔性外套内部的空气可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进行流通,另外随着调节套环的转动,可调节空气流通的量,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管与调节套环立体图。
20.图中:1、柔性外套;2、敷药腔;3、通孔;4、橡胶环;5、固定卡口;6、充气管;7、充气囊;8、辅药补充层;9、渗药口;10、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1、止血敷药层;12、弹性纤维包扎带;13、注药管;14、排气管;15、透气管;16、调节套环;17、单向阀;18、第一透气孔;19、第二透气孔;20、调节阀;21、小型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外科创伤急救用止血装置,包括柔性外套1,柔性外套1的内部设置有敷药腔2,敷药腔2的上端设置有充气囊7,且充气囊7的上半段与柔性外套1相固定,充气囊7的下端设置有辅药补充层8,且辅药补充层8的上端与充气囊7的下端相贴合,辅药补充层8的内部设置有三个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0,且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0的下端延伸至辅药补充层8的外部,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0的外部包裹有防水膜,辅药补充层8的下端设置有止血敷药层11,且止血敷药层11的上端与辅药补充层8的下端相贴合。
23.进一步,充气囊7的一侧密封固定有充气管6,且充气管6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柔性外套1的外部,充气管6位于柔性外套1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小型气泵21,充气管6靠近柔性外套1的一端安装有单向阀17,充气囊7的另一端密封固定有排气管14,且排气管14延伸至柔性外套1的外部,排气管14上安装有调节阀20,通过充气囊7能够应对出血量较大的情况,进而确保患者的安全。
24.进一步,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0外接有显示屏,且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医护人员能够清晰的通过显示屏了解患者伤口处在包扎情况下的出血量。
25.进一步,柔性外套1和充气囊7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3,辅药补充层8上端的一侧密封固定有注药管13,且注药管13穿过通孔3延伸至柔性外套1的上方,辅药补充层8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透气管15,且透气管15穿过通孔3延伸至柔性外套1的上方,辅药补充层8的下端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渗药口9,不仅在处理伤口时与外部环境所隔绝,而且药液呈渗透型逐渐与伤口接触,避免在急救过程中频繁对伤口进行加药,增大了伤口与外界接触的感染风险。
26.进一步,透气管15的上端设有两组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一透气孔18,透气管15上端的外部转动安装有调节套环16,调节套环16的上端设有两组呈环形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气孔19,随着调节套环16的转动,可调节空气流通的量,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27.进一步,柔性外套1下端的四边均设置有橡胶环4,且橡胶环4与柔性外套1粘连固定,柔性外套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卡口5,固定卡口5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弹性纤维包扎带12,弹性纤维包扎带12的外部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在橡胶环4的贴合下令柔性外套1对伤口处实现密封,在与止血敷药层的贴合下实现止血。
28.工作原理:在对患者伤口进行紧急止血时,首先将柔性外套的中心对准伤口处,令橡胶环4紧密地贴合皮肤边缘形成密封,之后将两侧的弹性纤维包扎带12在魔术贴的配合下形成固定,此时止血敷药层11中的棉纱填充有云南白药粉,能够快速实现对伤口的应急处理,避免细菌感染,若止血敷药层11与伤口接触的过程中若出现出血量较大的情况时,则会对止血敷药层11产生挤压,挤压力反馈至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10,通过电容值的变化确定挤压产生的压力值,在柔性外套1外部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医护人员可根据数值了解出血量的压力大小,同时开启小型气泵21,将外部的空气通过充气管6输送至充气囊7内部,由
于充气囊7的上端被柔性外套1所限位,那么膨胀方向保持向下,对辅药补充层8和止血敷药层11进行加压,令止血敷药层11更加贴合与伤口的表面,从而实现快速止血,待出血量减缓直至稳定时,通过打开注药管13上端的密封帽,通过注射器朝辅药补充层8依次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和碘酒,药液完全渗透辅药补充层8中的棉纱后通过渗药口渗透至止血敷药层11,再由止血敷药层11接触至伤口部位,实现后续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