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

文档序号:27593987发布日期:2021-11-25 13:2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口腔颌面部因感染性病灶形成脓肿时,通常采用切开引流术,并使用生理盐水等液体冲洗脓腔换药直至愈合。但颌面部脓肿切开引流术会在术后形成明显的瘢痕,且伤口也较大,伤口愈合慢,导致许多患者难以接受这种治疗方案;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用于对患者颌面部脓肿引流的装置,以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以能够对患者颌面部的脓腔进行冲洗和引流,降低患者的痛苦。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和穿刺针;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穿刺针内置于所述内管的管腔内,且所述穿刺针的尖端伸出所述内管的头端;所述穿刺针用于对患者的颌面部进行穿刺,使所述内管和外管伸入所述患者的颌面部的脓腔内预定长度;
5.所述穿刺针能够被抽出,以使所述内管的管腔与所述脓腔相连通;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引流腔,所述外管位于所述脓腔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脓腔通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引流腔相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头端均呈锥形,以使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形成的套管的头端形成穿刺尖,所述穿刺针的尖端通过穿刺尖的尖端伸出所述内管。
7.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的尾端通过所述内管的尾端伸出所述内管,且所述穿刺针的尾端设置有手柄。
8.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尾端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注射器相连通,以通过所述注射器向所述脓腔内注射冲洗液。
9.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尾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能够与抽吸装置相连通,且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阀门。
10.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
11.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形成有定位部,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外管的头端之间。
12.进一步地,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还包括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气囊和充气管;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气囊平贴于所述外管的外侧壁上,且所述气囊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充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并与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外管的外端伸出所述外管;所述充气管能够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使所述气囊膨大。
13.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尾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缝线固定部。
14.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直径为1.5

2mm,所述内管的长度为20

50mm;所述外管的直径为4.5

5m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和穿刺针;外管套设安装于内管的外壁上,穿刺针内置于内管的管腔内,且穿刺针的长度长于内管的长度,使穿刺针的尖端从内管的头端伸出,穿刺针的尾端从内管的尾端伸出;在需要对患者的颌面部的脓腔进行引流清洗时,穿刺针能够对患者的颌面部进行穿刺,使得内管和外管能够顺畅地插入到患者的颌面部,且内管和外管能够插入到颌面部的脓腔内预定长度,以完成对患者颌面部脓腔的置管。医护人员在将内管和外管置入患者颌面部的脓腔后,医护人员能够将穿刺针从内管的管腔中抽出,使得内管的管腔畅通;内管的管腔将与颌面部的脓腔相连通,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内管的管腔向颌面部的脓腔内注入冲洗液如生理盐水等,以通过冲洗液对脓腔内的脓液进行冲洗和稀释。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使得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容纳腔室,该容纳腔室为引流腔;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引流腔相连通的进液口,当外管和内管插入患者颌面部的脓腔内时,进液口位于外管在脓腔内的侧壁上,从而使引流腔通过进液口与脓腔相连通,脓腔内经过冲洗稀释后的脓液能够通过进液口进入引流腔内,避免脓液在脓腔内积聚;从而通过对患者颌面部脓腔进行穿刺置管,并在内管对脓腔的冲洗和外管对脓腔内脓液的引流的配合下,完成对患者颌面部脓腔的冲洗和引流,且置管的伤口小,易愈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0020]1‑
内管,11

连接部,2

外管,21

进液口,3

穿刺针,31

手柄,4

引流腔,5

引流管,6

阀门,7

刻度,8

缝线固定部,9

充气管,91

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0023]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
[002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内管1、外管2和穿刺针3;外管2套设安装于内管1的外壁上,穿刺针3内置于内管1的管腔内,且穿刺针3的长度长于内管1的长度,使穿刺针3的尖端从内管1的头端伸出,穿刺针3的尾端从内管1的尾端伸出;在需要对患者的颌面部的脓腔进行引流清洗时,穿刺针3能够对患者的颌面部进行穿刺,使得内管1和外管2能够顺畅地插入到患者的颌面部,且内管1和外管2能够插入到颌面部的脓腔内预定长度,以完成对患者颌面部脓腔的置管。
[0028]
穿刺针3的尾端伸出内管1的尾端,医护人员在将内管1和外管2置入患者颌面部的脓腔后,医护人员能够手持位于患者颌面部外侧和内管1外侧的穿刺针3的尾端,将穿刺针3从内管1的管腔中抽出并弃于锐器盒内,使得内管1的管腔畅通;内管1的管腔将与颌面部的脓腔相连通,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内管1的管腔向颌面部的脓腔内注入冲洗液如生理盐水等,以通过冲洗液对脓腔内的脓液进行冲洗和稀释。
[0029]
外管2套设安装于内管1外侧形成套管,且外管2的内径大于内管1的外径,使得外管2和内管1之间形成容纳腔室,该容纳腔室为引流腔4;外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引流腔4相连通的进液口21,当外管2和内管1插入患者颌面部的脓腔内时,进液口21位于外管2在脓腔内的侧壁上,以使引流腔4通过进液口21与脓腔相连通;脓腔内经过冲洗稀释后的脓液能够通过进液口21进入引流腔4内,避免脓液在脓腔内积聚;从而通过对患者颌面部脓腔进行穿刺置管,并在内管1对脓腔的冲洗和外管2对脓腔内脓液的引流的配合下,完成对患者颌面部脓腔的冲洗和引流,且置管的伤口小,易愈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0030]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管1和外管2的头端均呈锥形,使得内管1和外管2套装在一起时,内管1和外管2组成的套管的头端也呈锥形,从而使套管的头端形成穿刺尖;穿刺针3的轴线与套管头端的穿刺尖的轴线共线,穿刺针3的尖端通过穿刺尖的尖端伸出内管1,从而使穿刺针3在刺入患者的颌面部后,套管也能够通过穿刺尖顺利地刺入患者的颌面部,进而使内管1和外管2顺畅地到达患者颌面部的脓腔内,完成颌面部脓腔的置管,并通过内管1和外管2配合完成对脓腔的引流和清洗。
[0031]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穿刺针3位于内管1外侧的尾端设置手柄31,在需要将穿刺针3从内管1的管腔内抽出时,医护人员可握持穿刺针3尾端的手柄31,从而更方便医护人员施力将穿刺针3抽出内管1。
[0032]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管1的尾端形成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能够与注射器相连通;在将穿刺针3从内管1内抽出后,医护人员可以将注射器的注射端插入连接部11,使注射器与内管1相连通;注射器内填充有生理盐水等冲洗液,医护人员可将注射
器内的冲洗液推送至内管1和患者颌面部的脓腔内,从而通过冲洗液对颌面部脓腔内的脓液进行稀释和冲洗。
[0033]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管2的外壁上沿外管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7,从而在将外管2和内管1组成的套管插入患者的颌面部内时,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观察外管2上的刻度7,确定套管插入颌面部的深度,进而保证套管的置管到位,内管1头端的开口能够置于患者颌面部脓肿的最高位处,外管2外壁上的进液口21进入到了脓腔内。
[0034]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管2侧壁上还设置有定位部,外管2侧壁上的进液口21位于外管2的头端和定位部之间;从而在置管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定位部的位置以去顶进液口21是否完全进入到脓腔内;当定位部恰好到达或者进入患者的皮肤处,医护人员就可以确定此时进液口21已经达到脓腔内,脓腔内的脓液可通过进液口21进入到外管2与内管1之间的引流腔4内,从而顺利地完成置管。
[0035]
优选地,进液口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液口21间隔设置于外管2侧壁上,且多个进液口21均位于外管2的头端和定位部之间。
[0036]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还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气囊91和充气管9;外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外管2侧壁的通气孔,气囊91平贴于外管2的外侧壁上,且气囊91与通气孔相连通;充气管9的一端位于外管2的内部,且充气管9的一端与通气孔相连通,从而使充气管9与气囊91相连通;充气管9的另一端从外管2的尾端伸出外管2,充气管9可以与外部的供气设备相连通,以通过充气管9向气囊91内充气。气囊91具有弹性,在未充气的状态下,气囊91能够平贴于外管2的外侧壁上,使得气囊91能够随外管2一同进入到脓腔内,且气囊91所在外管2上的位置使气囊91位于脓腔内靠近脓腔入口的位置处;在对脓腔置管到位后,通过充气管9向气囊91内充气,气囊91将膨大并卡接在脓腔的入口处,从而防止套管从脓腔内滑脱而影响引流效果。
[0037]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管2的尾端设置有缝线固定部8,在置管完成后,医护人员可通过缝线固定部8将外管2与患者的皮肤进行固定,避免内管1和外管2从患者的脓腔内脱离。
[0038]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外管2的尾端设置引流管5,引流管5能够与抽吸装置相连通,通过抽吸装置能够将脓腔内的脓液吸入引流腔4内后排出引流腔4;从而对脓腔内的脓液清除的更彻底。
[0039]
优选地,抽吸装置为负压装置,以通过负压装置对脓腔内的脓液提供抽吸力。
[0040]
优选地,引流管5上设置有阀门6,在未对脓腔内的脓液进行引流时,可通过阀门6关断引流管5;在引流清洗的过程中,可开启阀门6,使引流腔4与抽吸装置相连通,进而通过抽吸装置对脓腔内的脓液提供抽吸力,将脓液从脓腔内抽出。
[0041]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管1的直径为1.5

2mm,外管2的直径为4.5

5mm,从而在通过本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对患者颌面部进行置管,以对颌面部的脓腔进行冲洗和引流时,不会在患者的面部留下明显的瘢痕,且伤口较小,使伤口能够快速愈合,降低患者的痛苦。
[0042]
优选地,内管1的长度为20

50mm,根据内管的长度可以将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分层不同的规格,从而可根据患者颌面部脓腔的位置选用合适规格的颌面部穿刺引流冲洗装置对脓腔进行冲洗和引流。
[004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