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0551发布日期:2021-12-12 21:4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


背景技术:

2.超声探头是在超声波检测过程中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装置。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为避免超声探头与被检查者皮肤之间的空气阻碍超声波传入人体,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通常需要将耦合剂涂抹在超声波探头上。
3.为避免超声探头受污染,同时便于进行无菌作业,需要在超声探头上套设保护套,现有技术中,保护套通常采用现有手术中常用的无菌手套或腔镜套,装配不方便;同时,由于一般的无菌手套或腔镜套的尺寸往往大于超声探头的尺寸,造成超声探头和无菌手套或腔镜套的内壁之间存在很多空气,超声探头和无菌手套或腔镜套之间的贴合效果较差,装配效果不佳,影响超声检查。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包括套头和与套头连通设置的套管;所述套头的横截面积由远离套管的一端向靠近套管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套头与套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设置为弹性件;所述套管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套头的一端向远离套头的一端逐渐增大。
7.优选地,所述套头的侧壁设置有示标凸起。
8.优选地,所述套头的外壁设置有示标色块,所述示标色块设置在套头外壁的一侧。
9.优选地,所述套头的侧壁设置有防滑凸起。
10.优选地,所述套管上设置有锁紧机构。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绑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配合设置,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一魔术贴均设置在套管的外壁,所述第二魔术贴设置在第一绑带上。
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二绑带、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母扣配合设置,所述第二绑带和母扣均设置在套管的外壁,所述公扣设置在第二绑带上。
13.优选地,所述套头远离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14.优选地,所述套头与套管连接的一端的长度d1为1

2cm,所述套头远离套管一端的长度d2为2

3cm。
15.优选地,所述套管的高度d3为13

16cm。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装配方便快捷,与超声探头的贴合效果好,可避免超声探头受污染。具体地,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可将超声探头沿套管远离套头的端部伸入套头内,直到套头完全套设在超声探头的头部,此时卡环卡紧超声探头的腰部,避免超声
探头的头部由套头内滑出;另外,由于套管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套头的一端向远离套头的一端逐渐增大,可起到引导超声探头伸入套管的作用,便于装设超声探头,在超声探头进入套头内后,超声探头的下部和超声探头连接线穿设于套管内;套头和套管的设置,便于穿入超声探头和超声探头连接线,装配过程方便快捷,卡环的设置可提升本实用新型与超声探头的贴合度,利于实现超声探头的无菌操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探头用保护套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探头用保护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探头用保护套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超声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

套头;2

套管;3

卡环;4

示标凸起;5

防滑凸起;6

第一绑带;7

第一魔术贴;8

第二绑带;9

母扣;10

倒角;11

超声探头;12

超声探头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虽然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24.实施例1:
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如图1和2所示,包括套头1和与套头1连通设置的套管2;套头1的横截面积由远离套管2的一端向靠近套管2的一端逐渐减小;套头1与套管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卡环3,卡环3设置为弹性件;套管2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套头1的一端向远离套头1的一端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为超声探头1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套设在超声探头11外,然后进行超声检查。
26.本实施例装配方便快捷,与超声探头11的贴合效果好,可避免超声探头受污染。具体地,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可将超声探头11沿套管2远离套头1的端部伸入套头1内,直到套头1完全套设在超声探头11的头部,此时卡环3卡紧超声探头11的腰部,避免超声探头11的头部由套头1内滑出;另外,由于套管2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套头1的一端向远离套头1的一端逐渐增大,可起到引导超声探头11伸入套管2的作用,便于装设超声探头11,在超声探头11进入套头1内后,超声探头11的下部和超声探头连接线12穿设于套管2内;套头1和套管2的设置,便于穿入超声探头11和超声探头连接线12,装配过程方便快捷,卡环3的设置可提升本实施例与超声探头11的贴合度,利于实现超声探头11的无菌操作。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探头用保护套,如图1和2所示,包括套头1和与套头1连通设置的套管2;套头1的横截面积由远离套管2的一端向靠近套管2的一端逐渐减小;套头1与套管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卡环3,卡环3设置为弹性件;套管2的横截面积由靠近套头1的一端
向远离套头1的一端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为超声探头11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套设在超声探头11外,然后进行超声检查。
29.为进一步提高套头1与超声探头11的贴合度,本实施例中,套头1采用具有弹性的乳胶制成,可实现与超声探头11的紧密贴合;套管2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透明薄膜及乳胶等材料,只要是柔性结构即可。
30.本实施例中,套头1的侧壁设置有示标凸起4,示标凸起4可以设置为方形或球型,便于操作者触摸。需要说明的是,示标凸起4表示扫描起始点的位置,检测者可以通过用手指触摸该示标凸起4了解扫描起始点的方位,作为调节超声探头11位置的依据。
31.本实施例中,套头1的侧壁设置有防滑凸起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套设在超声探头11上后,操作者在操作超声探头11时,手指直接接触套头1的侧壁,此时由于防滑凸起5的设置,可有效避免超声探头11滑脱的问题,操作稳定,防滑效果好。
32.本实施例中,套管2上设置有锁紧机构。需要说明的是,锁紧机构用于收纳并锁紧套管2,在将本实施例套设在超声探头11上后,可将套管2沿超声探头连接线12的延伸方向折叠,使其形成长条形,然后通过锁紧机构锁紧,由此避免套管2与超声探头连接线12之间发生移位,从而提升套管2与超声探头连接线12之间的稳定度。
3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绑带6、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图中未示出),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配合设置,第一绑带6和第一魔术贴7均设置在套管2的外壁,第二魔术贴设置在第一绑带6上。应当理解的是,第一魔术贴7和第二魔术贴分别为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需要说明的是,将套管2折叠后,可通过第一绑带6绑紧套管2与超声探头连接线12,然后通过第一绑带6上的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7贴合,由此实现对套管2的锁紧,操作方便快捷。
34.本实施例中,套头1远离套管2的一端设置有倒角10。需要说明的是,倒角10的设置,可避免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套头1刮伤被检测者的身体,同时利于提升被检测者的舒适度。
35.本实施例中,套头1与套管2连接的一端的长度d1为1

2cm,套头1远离套管2一端的长度d2为2

3cm。需要说明的是,套头1的具体大小可根据超声探头11的大小而定,本实施例中套头1的尺寸适用于通用大小的超声探头11。
36.本实施例中,套管2的高度d3为13

16cm。需要说明的是,套管2最好设置为15cm,此时操作者在操作超声探头11时,超声探头连接线12接近超声探头11的部位均穿设于套管2内,避免直接接触被检测者及操作者的身体,利于无菌操作。
37.实施例3:
38.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紧机构包括第二绑带8和公扣(图中未示出)和母扣9,公扣和母扣9配合设置,第二绑带8和母扣9均设置在套管2的外壁,公扣设置在第二绑带8上。需要说明的是,将套管2折叠后,可通过第二绑带8绑紧套管2与超声探头连接线12,然后通过第二绑带8上的公扣与母扣9卡紧,由此实现对套管2的锁紧,操作方便快捷。
39.实施例4:
40.与实施例1中的示标凸起4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套头1的外壁设置有示标色块,示标色块设置在套头1外壁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示标色块替代
示标凸起4,操作者可通过查看示标色块的位置来了解扫描起始点的位置,以便于调节超声探头11的方位。
4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42.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