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7486发布日期:2022-03-12 14:3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


背景技术:

2.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为了更好的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填补设备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的添补。
3.现有的添补设备通常使用胰岛素注射器材进行添补,当一次添补完成之后,需要对添补器材进行整体更换,从而导致添补器材的极大损耗,增大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可以对添补设备进行分体式操作,实现局部器材多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的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包括添补筒和储液盒:
6.所述添补筒的开口端内壁与储液盒的外壁螺纹旋接;
7.所述添补筒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贯穿储液盒上的通孔后与推液板抵触,并推动推液板沿储液盒的轴向移动;
8.所述储液盒的出口端设置有添补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添补筒的开口端内壁设有凹陷部,所述储液盒的外壁设置有凸起部;
11.通过凹陷部与凸起部的对应连接,将添补筒与储液盒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柔性的密封膜。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储液盒的外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线。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添补筒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所述活塞杆的外壁设有限位槽;
18.通过限位条与限位槽的嵌入式滑动,将添补筒与活塞杆连接。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活塞杆上且位于添补筒外侧的端部设置有指柄,且指柄上设有指槽。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还包括防滑组件;
23.所述防滑组件包括一套设在添补筒外壁的胶套,胶套的外壁包裹有防滑套,且防滑套上设有相互导通的导流孔。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该添补设备采用添补筒和储液盒的分体式结构,可以对两者进行自由灵活的拆装操作,从而在储液盒内胰岛素添补完成后,单独更换新的储液盒进行后续的添补使用,实现了添补筒连续多次使用的效果,减少了材料损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添补筒与储液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与添补筒连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例说明:
31.1、指柄;2、活塞杆;21、限位槽;3、添补筒;31、凹陷部;32、限位条;31、凹陷部;4、防滑组件;41、防滑套;42、导流孔;43、胶套;5、储液盒;51、凸起部;52、密封膜;53、通孔;54、推液板;6、添补针;7、刻度线;8、指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分泌科胰岛素添补设备,包括添补筒3和储液盒5:
34.添补筒3的开口端内壁与储液盒5的外壁螺纹旋接;
35.添补筒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活塞杆2,且活塞杆2贯穿储液盒5上的通孔53后与推液板54抵触,并推动推液板54沿储液盒5的轴向移动;
36.储液盒5的出口端设置有添补针6。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装有胰岛素液体的储液盒5螺纹旋接在添补筒3上,手掌握住添补筒3的外壁,并将添补针6刺入身体的注射部位,然后按压活塞杆2使其在添补筒3内移动,将活塞杆2插入通孔53内与推液板54抵触,并推动推液板54使其挤压储液盒5内的胰岛素进入添补针6向外导出,即可实现胰岛素的添补操作,当储液盒5内的胰岛素添补完全后,旋转储液盒5将其从添补筒3内移出,并更换新的储液盒5,即可实现添补筒3的连续使用效果,避免了对添补设备整体更换导致的高成本。
38.如图2所示,添补筒3的开口端内壁设有凹陷部31,储液盒5的外壁设置有凸起部51,通过凹陷部31与凸起部51的对应连接,将添补筒3与储液盒5连接,利用凹陷部31和凸起部51的螺纹旋接结构,可以实现添补筒3和储液盒5的无缝连接效果,并根据实际储液盒5的规格大小,自由的调节储液盒5的连接深度。
39.如图2所示,通孔53的内壁设置有柔性的密封膜52,用来对储液盒5的通孔53内壁进行密闭防护,避免杂质进入到储液盒5内造成污染的现象。
40.如图1所示,储液盒5的外壁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线7,用来直观且准确
的判断储液盒5接入添补筒3的深度,从而准确的控制储液盒5的连接深度。
41.如图3所示,添补筒3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条32,活塞杆2的外壁设有限位槽21,通过限位条32与限位槽21的嵌入式滑动,将添补筒3与活塞杆2连接,可以对活塞杆2和添补筒3之间起到限位夹持的作用,防止活塞杆2在按压移动时发生自转的现象,进而提高了填补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42.如图1所示,活塞杆2上且位于添补筒3外侧的端部设置有指柄1,且指柄1上设有指槽8,用来给手指提供必要的按压空间,防止手指在按压指柄1时发生滑脱的现象。
43.如图1和图4所示,还包括防滑组件4,防滑组件4包括一套设在添补筒3外壁的胶套43,用来增大防滑组件4与添补筒3之间的连接稳定,胶套43的外壁包裹有防滑套41,且防滑套41上设有相互导通的导流孔42,可以在手掌出汗时,对汗液提供导流的通道,使得汗液能够向外流淌出去,避免汗液在手掌和添补筒3之间流动而影响添补设备的握取安全。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