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乘坐板的助步器

文档序号:29050509发布日期:2022-02-25 23:5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乘坐板的助步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乘坐板的助步器。


背景技术:

2.助步器也叫下肢矫形器,是一种步行撑扶工具,供行动不便的老人、某些外伤、偏瘫患者与残疾人自行助步或四肢体力锻炼使用,人们扶着它可以轻松慢行。
3.现有的助步器虽然能够达到锻炼肌肉的效果,但是当人体力不支时没有办法休息,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方便人休息的助步器很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乘坐板的助步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乘坐板的助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及扶手架组,所述扶手架组用于供人扶住,所述扶手架组包括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折叠按钮,按下所述折叠按钮后人便能够折叠收纳所述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所述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两侧,所述第一扶手架上设置有第一乘坐板,所述第二扶手架上设置有第二乘坐板,所述第一乘坐板与所述第二乘坐板能够转动拼合供人乘坐。
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人们需要步行锻炼时,可以扶住扶手架组进行慢走,当人体力不支需要休息时,可以转动第一乘坐板与第二乘坐板使得第一乘坐板与第二乘坐板拼合在一起,然后人便可以乘坐休息。
7.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一扶手架及第二扶手架均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通过竖连杆与第二横杆相连,所述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下方均套设有底管,所述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端部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底管一侧侧壁沿底管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卡接杆穿设。
8.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连接架包括上横杆及下横杆,所述上横杆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扶手架的第一横杆及所述第二扶手架的第一横杆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横杆连接,所述下横杆两端对称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一扶手架的第一竖杆及所述第二扶手架的第一竖杆分别穿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底管底部套设有足垫。
9.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一横杆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横杆。
10.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一乘坐板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套,所述第一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扶手架的第二横杆上。
11.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二乘坐板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套,所述第二转动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扶手架的第二横杆上。
12.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一乘坐板另一端设置有插入部,所述插入
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均固定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端部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设置有第一斜面。
13.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二乘坐板另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设置有第二斜面。
14.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一横杆套设有柔性的衬套。
15.在上述的带乘坐板的助步器中,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休息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乘坐板和第二乘坐板拼合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乘坐板和第二乘坐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入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乘坐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连接架;2、扶手架组;3、第一扶手架;4、第二扶手架;5、第一乘坐板;6、第二乘坐板;7、第一竖杆;8、第二竖杆;9、第一横杆;10、第二横杆;11、上横杆;12、下横杆;13、套筒;14、连接管;15、第一转动套;16、第二转动套;17、第一复位弹簧;18、第一凹槽;19、插入部;20、插块;21、第一斜面;22、第二斜面;23、插槽;24、卡槽;26、衬套;27、加强杆;28、竖连杆;29、底管;30、第二凹槽;31、第二复位弹簧;32、卡接杆;33、通孔;34、足垫;35、折叠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5.如图1-图6所示,本带乘坐板的助步器包括连接架1及扶手架组2,扶手架组2用于供人扶住,扶手架组2包括第一扶手架3及第二扶手架4,连接架1 上设置有折叠按钮35,按下折叠按钮35后人便能够折叠收纳所述第一扶手架3 及第二扶手架4,第一扶手架3及第二扶手架4分别设置于连接架1两侧,第一扶手架3上设置有第一乘坐板5,第二扶手架4上设置有第二乘坐板6,第一乘坐板5与第二乘坐板6能够转动拼合供人乘坐。
26.进一步细说,第一扶手架3及第二扶手架4均包括第一竖杆7、第二竖杆8、第一横杆9及第二横杆10,第一横杆9通过竖连杆28与第二横杆10相连,所述第一竖杆7及第二竖杆8下方均套设有底管29,所述第一竖杆7及第二竖杆 8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30,所述第二凹槽30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3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1端部连接有卡接杆32,所述底管29一侧侧壁沿底管29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33,所述通孔33用于供所述卡接杆32穿设;自然状态下时卡接杆32一部分是位于第二凹槽30外的,在需要调节整个助步器的高度时,按压卡接杆32,使得卡接杆32位于第二凹槽30外的那部分缩回第二凹槽 30内,然后移动底管29,选择并将符合需求的通孔33与第二凹槽30对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接杆32弹出
卡入通孔33内,完成对接,选择不同的通孔33便能够达到改变高度的效果,足垫34的设置能够对底管29的底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耐用性。
27.进一步细说,连接架1包括上横杆11及下横杆12,上横杆11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管14,第一扶手架3的第一横杆9及第二扶手架4的第一横杆9通过连接管14与上横杆11连接,下横杆12两端对称设置有套筒13,第一扶手架3 的第一竖杆7及第二扶手架4的第一竖杆7分别穿设于套筒13内,第一乘坐板 5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套15,第一转动套15设于第一扶手架3的第二横杆10 上,第二乘坐板6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套16,第二转动套16套设于第二扶手架 4的第二横杆10上,第一乘坐板5另一端设置有插入部19,插入部19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18,第一凹槽18底部均固定有第一复位弹簧17,第一复位弹簧17端部连接有插块20,插块20设置有第一斜面21,第二乘坐板6另一端开设有插槽23,插槽23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槽24,卡槽24与第一斜面21对应设置有第二斜面22。
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乘坐板5和第二乘坐板6因为第一转动套15和第二转动套16的设置分别垂挂在第一扶手架3及第二扶手架4的第二横杆10上,这样不会影响到人的正常行走,在人需要休息时,人可以将第一乘坐板5和第二乘坐板6向上转动抬起将插入部19插入到插槽23内,在插入部19与插槽23 刚对接时,在第一斜面21和第一复位弹簧17的共同配合下,插块20会缩回第一凹槽18内,插入部19便能与插槽23对接内,然后第一复位弹簧17便工作使得插块20弹出,插块20与卡槽24卡接完成,此时人便能够乘坐,当人休息完成后,继续向上转动抬起第一乘坐板5和第二乘坐板6,第一斜面21、第二斜面22以及第一复位弹簧17相互配合使得插块20能够容易的缩回第一凹槽18 内,此时第一乘坐板5和第二乘坐板6便能够分开了,分开后便能够将第一乘坐板5和第二乘坐板6分别转动回到初始位置。
29.进一步细说,第一横杆9高度高于第二横杆10,第一横杆9套设有柔性的衬套26,第一横杆9供人用手扶住,第二横杆10的高度较低便于人的乘坐,柔性的衬套26使得人扶住时较为柔软舒适。
30.进一步细说,第一竖杆7与第二竖杆8之间设置有加强杆27,对第一竖杆 7和第二竖杆8之间进行加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