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膝关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3185发布日期:2022-11-25 15:5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膝关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膝关节支具。


背景技术:

2.膝关节是人体关节部位关节最大、结构最复杂,承受力比较大的关节之一。膝关节骨关节病(简称oa)是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体。继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病会导致膝内翻、膝外翻畸形,使骨关节面受力集中,受压力的分布异常,从而使关节软骨发生运性改变,以及半月板撕裂、韧带损伤、骸骨软化症、剥脱软骨炎等。由于以上病症使关节失去了原有的方向稳定性,加重了膝关节的内翻或外翻,进而更加大了膝关节骨关节面的部分点的压力集中,患者站立或走路时感觉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变大,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方便生活行走,需要对其症状进行有效的控制。现有的膝关节支具存在以下缺陷:无法快速调节松紧(灵活度差),穿戴繁琐,缓解疼痛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膝关节支具,能够快速调节松紧,穿戴简单,能够动态调节膝关节受压面间隙,减轻患者疼痛。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带有固定绑带;该支具还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长度调节组件,两个长度调节组件的端部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金属支架和滑动设置在该金属支架上的调节架,所述金属支架和调节架上都连接有固定绑带;以及松紧调节组件,所述松紧调节组件包括两条作用绑带、固定座、连接线和旋钮,所述作用绑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另一端设置有搭接头,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长度调节组件的金属支架上,搭接头可拆卸式地连接在固定座上,连接线一端与连接头相连,中间从固定座内部可滑动地穿过,另一端与旋钮相连。
7.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长度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按钮和复位弹簧,金属支架一端部设置有齿轮,另一端的金属支架上均匀分布有限位齿槽,调节架可滑动地套接于金属支架,调节架两侧设置有可滑动的两个调节按钮,调节按钮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调节架端部设置有与齿槽相配合的止位柱。
8.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两个金属支架对称可旋转配合,两端部齿轮啮合。
9.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所述调节按钮中部设置有腰型孔,调节架对应腰型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柱。
10.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所述止位柱与调节按钮呈l形,所述复位弹簧在齿槽之上,按压调节按钮之后调节架可在金属支架上滑动,松开后止位柱卡接于相应齿槽中。
11.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所述旋钮包括底座、旋钮座、收纳盘、调节片、旋钮壳;所述底座设置在两个金属支架的两个端部上,旋钮座固定在底部中部,收纳盘可旋转地
放置在旋钮座内部,调节片固定在收纳盘上方,旋钮壳扣合在旋钮座的上方;收纳盘为“工”字型回转体,连接线的端部穿过底座固定在收纳盘中部;调节片上设置有若干个有弹性的调节筋,旋钮座内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与调节筋端部相配合的三角齿;旋钮壳内部设置有与调节筋相对应的拨片。
12.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所述作用绑带有两条并相互交叉呈“x”型分布,交叉点处固定有软质面料。
13.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所述连接线为钢丝。
14.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盖、固定绑带、搭扣和固定扣;固定绑带一端绕接在下盖一侧的条形孔内,另一端穿过搭扣的方形孔后固定在固定扣的连接扣上;搭扣的中部与固定扣端部铰接,固定扣的弹性扣可拆卸地卡接在搭扣的卡接面上;搭扣的挂钩可拆卸地搭接在下盖侧面的通孔内。
15.在上述可调式膝关节支具中,固定绑带上套接有固定垫。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穿戴方便、长度可调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针对不同患病程度的患者调节便捷,上下对称,左右腿外侧和内侧均可使用,能够根据人体行走动态调节。
17.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产品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21.图4为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搭扣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固定扣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长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松紧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调节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旋钮的左视图;
29.图12为图11中b-b剖视图;
30.图13为旋钮壳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人腿伸直时作用点的受力示意图;
32.图15为人腿有弯曲到伸直过程中钢丝和作用绑带的受力示意图;
33.图中:1固定组件、11下盖、111条形孔,112通孔,12固定绑带,13固定垫,14搭扣,15固定扣,141方形孔,142挂钩,143卡接面,151连接扣,152弹性扣,2长度调节组件,21金属支架,211齿槽,22调节架,221限位柱,23调节按钮,231腰型孔,232止位柱,24复位弹簧,3松紧调节组件,31作用绑带,32连接头,33固定座,34搭接头,35软质面料,36连接线,37旋钮,371底座,372旋钮座,3721三角齿,373收纳盘,374调节片,3741调节筋,375旋钮壳,3751拨片。
34.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
的限制。
36.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包括固定组件1、长度调节组件2、松紧调节组件3,固定组件1有若干个,固定组件1与长度调节组件2相连,两个长度调节组件2同一侧端部通过齿轮运动配合,分别可旋转地设置在松紧调节组件3的旋钮下;
37.如图2-图6所示,固定组件1由下盖11、固定绑带12、固定垫13、搭扣14和固定扣15组成;绑带12一端绕接在下盖11一侧的条形孔111内,另一端穿过搭扣14的方形孔141后固定在固定扣15的连接扣151上;固定垫13套在固定绑带12上;搭扣14的中部与固定扣15端部铰接,固定扣15的弹性扣152可拆卸地卡接在搭扣14的卡接面143上;搭扣14的挂钩142可拆卸地搭接在下盖11侧面的通孔112内。
38.如图7所示,长度调节组件2包括金属支架21、调节架22、调节按钮23、复位弹簧24,金属支架21一端设置有齿轮,两个金属支架21端部齿轮啮合,靠近另一端的金属支架21上均匀分布有限位齿槽211,调节架22可滑动地套在金属支架21齿槽211的顶部,金属支架21和调节架22上都连接有固定绑带12,调节架22两侧设置有可滑动的两个调节按钮23,调节按钮2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4,调节按钮23中部设置有腰型孔231,调节架22对应腰型孔23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柱221,该限位柱221主要起到限制调节按钮23的按压位移,调节架22端部设置有与齿槽211相配合的止位柱232,止位柱232与调节按钮23之间呈l形,复位弹簧24在齿槽211之上,按压调节按钮23后调节架22可在金属支架21上滑动,松开后止位柱232卡接于相应齿槽211中,从而完成长度调节动作。
39.如图8-13所示,松紧调节组件3包括作用绑带31、连接头32、固定座33、搭接头34、软质面料35、连接线36、旋钮37,所述的旋钮37包括底座371、旋钮座372、收纳盘373、调节片374、旋钮壳375;连接线通常使用的是钢丝,作用绑带31一端与连接头32相固定,另一端与搭接头34相固定,固定座33固定在长度调节组件2的金属支架21上,搭接头34可拆卸式的扣在固定座33上;作用绑带31有两条并相互交叉呈“x”型分布,交叉点处固定有软质面料35;钢丝一端与连接头32相固定,中间从固定座33内部可滑动地穿过,另一端固定在旋钮37内的收纳盘373上;底座371设置在两个金属支架21相互啮合的两个端部上,旋钮座372固定在底部中部,收纳盘373可旋转地放置在旋钮座372内部,调节片374固定在收纳盘373上方,旋钮壳375扣合在旋钮座372的上方;收纳盘373成“工”字型回转体,钢丝的端部穿过底座371固定在收纳盘373中部;调节片374上设置有若干个有弹性的调节筋3741,旋钮座372内圈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与调节筋3741端部相配合的三角齿3721;旋钮壳375内部设置有与调节筋3741相对应的拨片3751;
40.如图14-15所示,穿戴和调节过程:打开固定组件1,将患者膝盖疼痛的腿部放入,将搭扣14扣在下盖11的通孔112内,旋转固定扣15扣在搭扣14上,即完成了支具固定;将两个搭接头34卡接在固定座33上,根据患者膝关节炎严重程度旋转松紧调节组件3的旋钮37到适当的位置;根据不同患者的身高,按压长度调节组件2的调节按钮23,推动调节架22使其在金属支架21上滑动到适当位置,松开调节按钮23完成长度调节;
41.作用原理:在人行走时,人体大腿和小腿角度一般会在135
°‑
180
°
之间动态变化,在大腿和小腿角度由小到大的过程中,图中点a到b的距离变大,两条钢丝会同时拉动作用绑带变紧,在交叉点位置有对人体膝关节的推力,金属支架与交叉点形成三点力学原理,该推力能够增加受压的膝关节面的间隙,以此缓解患者的疼痛,当大小腿角度变小时,ab距离
变小,钢丝和作用绑带变松,以此往复形成动态调节。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