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9179发布日期:2021-12-25 00:5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电信号检测探头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


背景技术:

2.生物刺激反馈仪是将不能察觉的细小的肌肉收缩的电信号捕捉,根据电信号,决定输出肌肉电刺激信号的强度与频率等,刺激肌肉,使肌肉收缩或舒张,来训练和改善肌肉功能,帮助病人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的一种医疗器械。
3.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是恢复盆底肌的肌肉力量和肌肉的协调性的一种治疗方法,防止出现盆腔脏器脱垂等的重大疾病。
4.目前,申请号为20192207018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阴道电极及盆底肌检测仪器,它包括:基座、探头及探头保护壳,其中,探头与基座固定连接,用于采集盆底肌的肌电信号,或向盆底肌施加电刺激;探头保护壳有一开口以及通过开口与外界连通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与探头的形状匹配,探头保护壳通过开口罩设于探头的外围,以将探头容置于容置空间内,其中,探头保护壳于开口处与探头可拆卸连接,在探头保护壳首次自探头拆卸后,探头保护壳与探头之间的连接至少部分不可恢复。
5.这种方案虽然能够对探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够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但是用户使用不舒适。因此具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具有用户使用舒适感强和装拆方便的优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包括
9.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生物刺激反馈仪;
10.检测治疗组件,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且可在进入人体后膨胀,用于获取检测部位的电信号和/或释放电流刺激治疗部位;
11.输送组件,穿过连接组件后与检测治疗组件连接,用于向检测治疗组件内充放流体介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探头放入人体内时,输送组件将检测治疗组件引导入体内,并向检测治疗组件充入流体介质,使检测治疗组件膨胀,检测治疗组件撑开肌肉组织并紧贴肌肉组织,检测治疗组件将肌肉组织的电信号收集和/或将生物刺激反馈仪的电信号传递给肌肉组织,使肌肉舒张或收缩,实现精准的检测或放电治疗。当检测和治疗完毕时,流体介质通过输送组件从检测治疗组件内排出,检测治疗组件里的流体介质减小,检测治疗组件体积变小,使探头取出方便。较小体积的检测治疗组件使得用户在放入或取出时感受良好。可膨胀和可收缩的检测治疗组件可根据不同人的感受,通过调整检测治疗组件
的内部流体介质的多少来调整检测治疗组件的体积大小,可调整性强,适用于大部分的人。在使用完毕后,检测治疗组件可从连接组件拆卸出来,安装新的检测治疗组件,避免交叉感染。
13.进一步,所述检测治疗组件包括与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刚性连接部和与刚性连接部固定连接的膨胀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连接部相比较与膨胀部具有一定的硬度,较硬的刚性连接部在将检测治疗组件安装进或拆卸出连接组件时,不易变形,不易破损,保持检测治疗组件的完整。相比于刚性连接部,膨胀部较软,在膨胀部收缩时,较小的体积的检测治疗组件可轻松放置进肌肉组织或从肌肉组织取出,可避免伤害肌肉组织,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感。在膨胀部膨胀时,与肌肉组织紧密贴合,方便电信号的传递,实现有效的检测和治疗。
15.进一步,所述检测治疗组件的膨胀部的材料为柔性可导电橡胶,刚性连接部的材料为刚性可导电橡胶。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可导电橡胶具有柔软的特性,使膨胀部在放入肌肉组织内时,保护较柔软的肌肉组织,防止对肌肉组织的伤害。柔性可导电橡胶具有弹性,在检测治疗组件内充入流体介质时,膨胀部可膨胀,与肌肉组织紧密接触;在检测治疗组件内放出流体介质时,膨胀部可缩小,检测治疗组件体积变小。柔性可导电橡胶具有导电的特性,使肌肉组织的电信号有效地被捕捉,并且仪器传递来的电信号被有效地导入肌肉组织,实现肌肉组织的舒张与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刚性连接部具有导电的功能,在膨胀部与连接组件之间传递电信号,实现检测和治疗。
17.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输送组件的主体部、用于卡接检测治疗组件的卡接部以及电连接于生物刺激反馈仪和检测治疗组件的电学器件,所述主体部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卡接部设置在主体部的通孔内。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主体部的通孔内的卡接部与检测治疗组件可拆卸连接,方便检测治疗组件的更换。主体部为卡接部提供支撑,为检测治疗组件的装拆提供握持位置,主体部螺纹连接于输送组件,使主体部与输送组件之间可拆卸和安装,方便维修和更换。电学器件将检测治疗组件的电信号传递给生物刺激反馈仪,便于生物刺激反馈仪分析和诊断,生物刺激反馈仪通过电学器件为检测治疗组件提供电信号,实现对肌肉组织的刺激。
19.进一步,所述卡接部包括用于固定检测治疗组件的卡簧和用于撑开卡簧的按扣,所述按扣的远离卡簧的一端朝靠近检测治疗组件的方向延伸至主体部的外侧,所述卡簧固定连接于主体部的通孔内,所述按扣滑移连接于主体部的通孔内。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于主体部的通孔内的卡簧与滑移于主体部的通孔的按扣接触,当检测治疗组件插入连接组件时,按住按扣的在主体部的外侧的一端,将按扣向卡簧方向按压,按扣按压卡簧的弹片,使卡簧的内孔的直径变大,使检测治疗组件穿过按扣后,顺利穿过卡簧,直到被主体部挡住为止,松开按扣,卡簧的弹片恢复原状,按扣被卡簧推向远离卡簧的方向,卡簧的弹片夹紧检测治疗组件,检测治疗组件被固定在输送组件上,从而实现检测治疗组件的固定。不需要拆卸任何其他零件,安装方便,节省时间,使用效率高。
21.进一步,所述主体部的通孔的远离按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检测治疗组件的密封圈。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治疗组件穿过卡簧后,再穿过固定于主体部的通孔内的密封圈,具有弹性的密封圈将检测治疗组件压紧在输送组件上,实现检测治疗组件的密封,使检测治疗组件内的流体介质不泄漏,保持检测治疗组件的体积,使检测治疗组件在检测和/或治疗时始终与肌肉组织保持良好接触,肌肉与检测治疗组件之间的电信号的传递顺利。
23.进一步,所述按扣的靠近治疗检测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挡板。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于按扣的靠近治疗检测组件的一端的挡板为探头放入肌肉组织时提供限位,防止探头的连接组件接触肌肉组织,避免交叉感染。
25.进一步,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延伸至检测治疗组件的内部的引导部和螺纹连接于连接组件的装卸部,所述引导部与装卸部固定连接。
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组件的引导部支撑检测治疗组件,并引导检测治疗组件进入肌肉组织,引导部将流体介质输入或输出检测治疗组件,使检测治疗组件内的流体介质的增加或减少,实现检测治疗组件的膨胀或缩小。可拆卸连接于连接组件的装卸部将输送组件可靠地连接在连接组件上,实现输送组件与检测治疗组件之间的间接连接。
27.进一步,所述输送组件的装卸部的远离检测治疗组件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向输送组件充放流体介质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生物刺激反馈仪。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的一端固定在输送组件的装卸部上,另一端固定在生物刺激反馈仪,实现输送组件与生物刺激反馈仪之间的流体介质的传送,从而实现检测治疗组件内流体介质的增多与减少。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相比于现有的较大体积的探头,较小的输送组件和较小体积的检测治疗组件使用户在放入和取出肌肉组织的过程中,体验更好;
31.2.相比于传统的更换整体探头的方法,采用更换检测组件的方法,费用低,节约资源;
32.3.检测治疗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的直接插接的装拆方式,不需装拆探头的其他零件,使拆装过程方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3.4.自封闭式的连接组件在拆卸检测治疗组件时,几乎没有流体介质的流出,减少流体介质的浪费,从而提高探头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34.图1为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的连接组件、检测治疗组件和输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连接组件;11、按扣;12、卡簧;131、第一外壳;132、第二外壳;14、隔套;2、检测治疗组件;21、膨胀部;22、刚性连接部;3、输送组件;31、引导部;32、装卸部;4、密封圈;5、挡板;6、导流管;7、电学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40.一种生物刺激反馈仪体内一次性探头,参见图1,包括检测治疗组件2、连接组件1和输送组件3。其中检测治疗组件2采用气囊,气囊的材料具有弹性和可导电的功能。气囊内可充放流体介质,流体介质为空气。
41.参见图1和图2,膨胀的气囊表面呈流线形,整体与子弹外形相似,气囊包括膨胀部21和刚性连接部22,膨胀部21与刚性连接部22固定连接。膨胀部21的材料为柔性可导电橡胶,具有弹性,可膨胀和可缩小。刚性连接部22的材料为刚性可导电橡胶。气囊设有一个流通空气的开口,开口位于刚性连接部22,刚性连接部22相较于膨胀部21具有一定的刚性,使气囊的口部可插入连接组件1,固定气囊。
42.参见图1、图2和图3,连接组件1包括中间均有通孔的圆柱形的按扣 11、卡簧12、隔套14和主体部。主体部包括内部均有通孔的第一外壳131 和第二外壳132,气囊的口部依次穿过第二外壳132和第一外壳131的通孔。第一外壳131的远离膨胀部2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第二外壳132的远离膨胀部2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外壳131的靠近膨胀部21的一端。按扣11滑移连接于第二外壳132的通孔中,按扣11位于第二外壳132的靠近膨胀部21 的一端。按扣11的远离膨胀部21的一端设有倒扣,倒扣与第二壳体的阶梯孔相互扣合,按扣11的另一端朝向膨胀部21的方向延伸至第二外壳132的外部。卡簧12固定于第二外壳132的内孔中,卡簧12的上的弹片朝向远离按扣11的方向弯折。第一外壳131的内孔中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与第一外壳131过盈配合。密封圈4与卡簧12之间设有隔套14,隔套14与第二壳体过盈配合。按扣11的远离卡簧12的一端固定设有圆形挡板5,挡板5中间设有供输送组件3穿过的通孔。
43.参见图1和图2,当气囊的刚性连接部22插入连接组件1时,按压按扣 11上的挡板5,使按扣11压住卡簧12的弹片,卡簧12的弹片产生形变,卡簧12的内孔变大,刚性连接部22依次穿过按扣11、卡簧12和密封圈4,直到被第一外壳131阻挡为止,松开按扣11,卡簧12的弹片恢复形变,将按扣11弹离卡簧12,卡簧12的内孔变小,卡簧12压住气囊的刚性连接部22,将气囊固定在输送组件3上,即安装完毕。
44.参见图1和图2,当气囊的刚性连接部22从连接组件1取出时,按压按扣11上的挡板5,使按扣11压住卡簧12的弹片,卡簧12的弹片产生形变,卡簧12的内孔变大,刚性连接部22从卡簧12松开,刚性连接部22从连接组件1取出,即拆卸完毕。
45.参见图1和图2,输送组件3包括引导部31和装卸部32,引导部31采用导管,装卸部32采用圆柱形安装座。安装座的靠近气囊的端面设有与安装座的圆柱面同轴的环形凹槽,凹槽的侧壁设有内螺纹,与连接组件1的第一外壳131的外螺纹啮合。导管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上,导管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组件1延伸至气囊的内部。导管中间可通空气,为气囊充放空气。输送组件3的安装座的远离气囊一端固定连接导流管6,导流管6的另一端固定在生物刺激反馈仪,导流管6的通孔与导管的通孔相通,使导流管6为导管充放空气。安装座内部固定设有电学器件7,电学器件7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生物刺激反馈仪固定连接。
46.参见图1和图2,当探头放入肌肉组织中,气囊为内部无空气的收缩状态,导管将气囊引导进肌肉组织中,连接组件1的挡板5将连接组件1挡在肌肉组织的外部。导流管6向导管内充空气,导管将空气导入气囊内,气囊膨胀,紧贴肌肉组织,气囊收集或放出电信号给肌肉组织,电学器件7为气囊和生物刺激反馈仪之间传递电信号。
47.参见图1和图2,当检测和/或治疗完毕时,导流管6通过导管从气囊抽出空气,使气囊内的空气减小,气囊体积变小,取出探头。
4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