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及其限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7259发布日期:2021-12-18 00:5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及其限位组件。


背景技术:

2.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状体前囊膜孔的制作是手术关键步骤之一。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率,晶状体前囊膜孔制作的质量是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求前囊膜孔、瞳孔同中心,形状为直径5.5mm的正圆形,且要求居中、连续,边缘光滑,精度要求达到cccc(居中连续环形撕囊)。该前囊膜孔的制作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对于过熟期白内障或拟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或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初于一般手术医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考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白内障手术中,前囊膜孔撕囊操作存在的精度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以实现精准撕囊,并大大降低手术难度,降低对手术医生的考验。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包括环形限位圈,所述环形限位圈的一侧环周设有环形开槽,所述环形开槽的口缘位于同一平面内,手术时环形开槽的环形口缘居中贴附于前囊膜,所述环形限位圈的周向外缘径向一体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环形开槽的槽腔连通,所述连通管的末端外周设有凸筋。
5.本实用新型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用于撕囊时,环形限位圈通过角膜主切口的手术通道植入于前房,并居中贴附于前囊膜,使环形开槽与前囊膜之间形成一环腔,同时环形限位圈的内圈边缘正好与待切的前囊膜孔正对,连通管的末端连接抽吸针管对环形开槽的环腔进行抽吸,使环腔形成负压吸附于前囊膜前表面,再沿环形限位圈的内缘进行精准撕囊开孔,确保了前囊膜孔的位置和形状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在撕囊操作中,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和撕囊限位,以保证撕囊切口的形状和位置精度,降低手术难度。
6.进一步地,为便于精确控制前囊膜孔的尺寸,环形限位圈的内圈直径与晶状体前襄膜孔的直径相等。
7.进一步地,环形限位圈的截面呈半圆环形。
8.进一步地,连通管的内径为0.5~0.8mm,连通管的长度为5~8mm。
9.为便于手术时挤压植入及重复消毒使用,环形限位圈和连通管均为硅胶材料制成。
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进行撕囊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 精准控制晶状体前囊膜孔形状、直径,操作简单方便,性价比高于飞秒激光撕
囊,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12.2.本限位装置由硅胶制成,可折叠,能通过较小角膜切口,在粘弹剂的保护下不会损伤角膜内皮;并硅胶材料耐高温,可常规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可重复使用;
13.3.通过限位圈与前囊膜表面的贴附定位,能达到完美撕囊,而且即使是初学者,也非常容易于掌握,适用性强;
14.4. 硅胶具有较好的弹性,能保证装置的环形限位圈部分为正圆形;
15.5.对于白色白内障或黑色白内障无需再使用截囊法及染色,不会发生前囊膜孔豁开;
16.6.通过本装置制作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前囊膜孔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及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等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17.为进一步便于手术操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组件,包括用于限位的上述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连通管的末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吸环形开槽的槽腔的抽吸针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的主视图。
19.图2为图1沿a

a处的剖面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组件。
21.其中,1环形限位圈;1a环形开槽;2连通管;2a凸筋;3软管;4抽吸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
23.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包括环形限位圈1,环形限位圈1的一侧环周设有环形开槽1a,环形开槽1a的口缘位于同一平面内,手术时环形开槽1a的环形口缘居中贴附于前囊膜的前侧,环形限位圈1的周向外缘径向一体连接有连通管2,连通管2与环形开槽1a的槽腔连通,连通管2的末端外周设有凸筋2a。为便于手术中限位装置折叠植入眼内,环形限位圈1和连通管2均为硅胶材料制成,该硅胶材料的限位装置,可以实现高温消毒后重复使用。
24.为便于精确控制前囊膜孔的尺寸,环形限位圈1的内圈直径与晶状体前襄膜孔的直径相等,环形限位圈1的截面呈半圆环形,为适应前囊膜孔的尺寸,连通管2的内径为0.5~0.8mm,连通管的长度为5~8mm。进行前囊膜孔撕囊时,环形限位圈1贴附于前囊膜表面后,沿环形开槽1a的环形内口缘固定撕囊,可以准确制作光滑圆整的前囊膜孔,降低手术操控难度。
25.实施例2
26.如图3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组件,包括实施例1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的连通管2的末端连接有软管3,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吸环形开槽的槽腔的抽吸针管4。
27.采用本实施例的用于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组件,用于撕囊时,环形限位圈1通过角膜主切口的手术通道用植入镊植入于前房,居中贴附于前囊膜表面,轻压使环形开
槽与前囊膜之间形成一道环腔,同时环形限位圈1的内圈边缘正好与待切的前囊膜孔正对,连通管2的经软管3连接至抽吸针管4,对环腔进行抽吸,使环腔形成负压吸附于前囊膜表面,再通过撕囊镊从角膜主切口沿环形限位圈1的内缘进行精准撕囊开孔,确保了前囊膜孔的位置和形状精度。借助于本实施例的用于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组件,在撕囊操作中,可以实现精准定位和撕囊限位,以保证撕囊切口的形状和位置精度,降低手术难度,对于初学的手术操作者,也非常容易掌握,特别适用于复杂症状的患者。例如,白色白内障或黑色白内障无需再使用截囊法及染色,不会发生前囊膜孔豁开;
28.采用本实施例的限位组件,制作的高标准高精度的前囊膜孔,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及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等功能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限位圈,所述环形限位圈的一侧环周设有环形开槽,所述环形开槽的环形口缘位于同一平面内,手术时环形开槽的环形口缘居中贴附于前囊膜,所述环形限位圈的周向外缘径向一体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环形开槽的槽腔连通,所述连通管的末端外周设有凸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限位圈的内圈直径与晶状体前囊膜孔的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圈的截面呈半圆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内径为0.5~0.8mm,连通管的长度为5~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圈和连通管均为硅胶材料制成。6.一种用于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连通管的末端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抽吸环形开槽的槽腔的抽吸针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及其限位组件,其中限位装置包括环形限位圈,环形限位圈的一侧环周设有环形开槽,环形开槽的环形口缘位于同一平面内,手术时环形开槽的环形口缘居中贴附于前囊膜表面,环形限位圈的周向外缘径向一体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与环形开槽的槽腔连通,连通管的末端外周设有凸筋。本实用新型的晶状体前囊膜孔撕囊的限位装置,用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撕囊时,环形限位圈通过角膜主切口植入于前囊膜表面并居中贴附,使环形开槽与前囊膜之间形成一环腔,连通管的末端连接抽吸针管对环形开槽的环腔进行抽吸,使环腔形成负压吸附于前囊膜前表面,再沿环形限位圈的内缘进行精准撕囊开孔,确保了前囊膜孔的位置和形状精度。确保了前囊膜孔的位置和形状精度。确保了前囊膜孔的位置和形状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菲菲 解正高 朱丹丹 张文文 张司 刘亚军 何自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鼓楼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