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4007发布日期:2021-12-08 18:0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骨盆髋臼骨折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损伤机制及骨折类型日益复杂化,手术难度也逐渐增大。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进行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但由于盆腔位置较深且内有重要组织及器官走形,在此入路下腹壁会干扰术者及助手视野,因此入路过程中助手常用hoffmann拉钩(髋臼拉钩)、s型拉钩向内侧牵开腹直肌和向外侧牵开腹壁肌,以显示术野中的骨折断端。但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是创伤骨科的难点,手术中医源性操作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并不少见,一部分原因为现有的复位固定器械不能完全适用于改良stoppa入路。
3.s型拉钩、hoffmann拉钩用于改良stoppa入路时,常存在一定缺陷,s型拉钩牵拉腹壁时容易滑动、助手较费力。hoffmann拉钩因无效的固定点从而在手术中经常滑脱,导致医生需要短暂中断手术,待助手重新放置拉钩、暴露术野后才能继续手术,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延误手术时间,甚至误伤重要组织及脏器等;并且手术时拉钩需要多人协同固定操作,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具有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的显著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包括水平设置的拉钩柄,拉钩柄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把手,拉钩柄另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拉钩头,拉钩头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克氏针套筒,克氏针套筒与拉钩柄分别设置在拉钩头两侧;拉钩头与把手朝向相反设置,拉钩头与把手均垂直于拉钩柄设置,把手、拉钩柄和拉钩头共同构成s形的拉钩主体,拉钩主体上设有沿拉钩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吸引管安装孔,吸引管安装孔用于安装负压引流器的引流软管;拉钩柄一侧设有夹紧旋钮,夹紧旋钮穿过拉钩柄与吸引管安装孔贯通,夹紧旋钮深入到吸引管安装孔内将吸引管固定。
7.进一步地,夹紧旋钮两段式设置,包括通过螺纹与拉钩柄可拆卸连接的螺纹段,还包括设置在拉钩主体外侧的旋扭段,旋扭段的外圈均布有长条形的防滑条。
8.进一步地,吸引管安装孔的入口设置在把手与拉钩柄的连接处,吸引管安装孔的出口设置在拉钩头远离拉钩柄的一端,夹紧旋钮靠近把手设置。
9.进一步地,克氏针套筒设有一对,两个克氏针套筒对称设置在拉钩头上的吸引管安装孔两侧,克氏针套筒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拉钩头上。
10.进一步地,把手和拉钩柄之间的拐角圆滑过渡,拉钩柄和拉钩头之间的拐角圆滑
过渡。
11.进一步地,拉钩主体上设有可移动冷光源,可移动冷光源包括可弯折的灯杆和设置在灯杆自由端的灯头。
12.进一步地,把手上设有耐滑纹。
13.进一步地,拉钩主体呈扁平状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拉钩主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吸引管的吸引管安装孔,从而更加方便将手术中产生的血液等液体及时排出,避免影响手术时的操作视野,同时拉钩上设有克氏针套筒,可以将克氏针置入骨盆加以固定,提供有效固定支点,以解放人力,减小因拉钩滑脱对手术造成的影响,有效解决了手术中因拉钩固定不便可能带来的医源性损伤问题。
16.(2)把手添加耐滑纹,设计成防滑脱式,防止手术中因拉钩滑脱对患者造成损伤;设计了夹紧旋钮来对穿插在吸引管安装孔内的吸引管固定,保证了吸引管位置的稳定和手术过程的连续性。
17.(3)可以调节灯杆改变光源照明部位,照亮手术路径,减小常规手术中操作者手臂遮挡上方无影灯导致光线不足或者切口深部光源无法射入,需反复调整无影灯对手术操作带来的影响,增加了术者的视野,减少了更换拉钩的时间,同时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安装吸引管时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未安装吸引管时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5为实施例2安装可移动冷光源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吸引管1,把手2,拉钩柄3,拉钩头4,克氏针套筒5,夹紧旋钮6,吸引管安装孔7,按压式开关8,可移动冷光源9。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25.实施例1
26.参见图1

图4,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包括水平设置的拉钩柄3,拉钩柄3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把手2,把手2上设有3mm左右的耐滑纹方便握持,拉钩柄3另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拉钩头4,把手2、拉钩柄3和拉钩头4为扁平的矩形板状结构,把手2和拉钩柄3朝向相反设置,把手2、拉钩柄3和拉钩头4共同构成了s形的拉钩主体,拉钩主体总长27cm,宽度为3.2cm,厚度为0.2cm,把手2和拉钩柄3之间的拐角圆滑过渡,拉钩柄3和拉钩头4之间的拐角圆滑过渡。
27.拉钩主体上设有沿拉钩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圆形的吸引管安装孔7,吸引管安装
孔7设置在拉钩柄3段和拉钩头4段的中间位置并沿拉钩柄3和拉钩头4长度方向设置,吸引管安装孔7的入口设置在把手2与拉钩柄3的连接处,吸引管安装孔7的出口设置在拉钩头4远离拉钩柄3的一端,负压引流器的引流软管从吸引管安装孔7的入口穿入,从吸引管安装孔7的出口穿出用于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液体排出。
28.拉钩头4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克氏针套筒5,克氏针套筒5为圆筒状结构,克氏针套筒5内径约3.5mm,长约30mm,克氏针套筒5设有一对,两个克氏针套筒5对称设置在拉钩头4上的吸引管安装孔7两侧,克氏针套筒5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拉钩头4上,克氏针套筒5与拉钩柄3分别设置在拉钩头4两侧。
29.拉钩柄3靠近把手2的一侧设有夹紧旋钮6,夹紧旋钮6两段式设置,包括通过螺纹与拉钩柄3可拆卸连接的螺纹段,还包括设置在拉钩主体外侧的旋扭段,旋扭段的外圈均布有长条形的防滑条,夹紧旋钮6穿过拉钩柄3与吸引管安装孔7贯通,夹紧旋钮6深入到吸引管安装孔7内将吸引管1固定。
30.本实用新型在改良stoppa入路进行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时,术中使用本拉钩,经手术切口向下插入耻骨联合处,将两枚3.0mm克氏针插入克氏针套筒5,轻浅打入耻骨联合处,手持把手2牵开拉切口下方组织;术前将吸引管1穿入拉钩主体上的吸引管安装孔7中,并旋转夹紧旋钮6将吸引管1固定,手术时通过吸引管1的引流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液等液体及时排出体外。
31.实施例2
32.参见图5,一种用于骨盆及髋臼骨折手术的易固定拉钩,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拉钩主体的把手2上设有可移动冷光源9,可移动冷光源9包括可弯折的灯杆和设置在灯杆自由端的灯头,把手2内设有与灯头连接的蓄电池,把手2一端还设有控制灯头与蓄电池连接与断开的按压式开关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