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6612发布日期:2021-12-12 22:2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属于骨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骨缺损是指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其常见原因有创伤、感染、骨肿瘤、骨坏死等。目前临床上治疗开放性骨折、骨肿瘤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主要以填充修复为主,当缺损部位可能或已伴有感染时,还需在骨缺损修复的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有效弥散距离只有200um,传统的移植骨以及组织工程骨替代材料大多是没有微循环系统的,移植物的中心区域无法得到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无法进行高效的抗感染治疗,从而容易导致植骨愈合失败。另外,不同部位的骨缺损修复后,植入的骨支架受力情况不同,传统的骨支架力学性能一般并且无法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定制不同力学性能的骨支架,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力学性能好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包括至少两层自内至外依次固接的弹簧状支架层,内层的弹簧状支架层中部沿自身轴线设置有支架通道,相邻的两层弹簧状支架层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加强条,加强条的轴线与弹簧状支架层的轴线平行设置。
5.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弹簧状支架层为三层。
6.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相邻的两层弹簧状支架层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八根加强条。
7.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加强条为圆柱状。
8.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弹簧状支架层的螺距为1

15mm。
9.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弹簧状支架层的孔隙率为40%

80%,孔径为 150um

700um。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弹簧状支架层的弹簧状外形,使得骨支架在减轻了整体重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力学性能,由于弹簧状支架层的形状与弹簧相同,使得弹簧状支架层具有了一定弹性,在受力时能够发生轻微形变而进行缓冲,有效防止了骨支架的开裂和折断,提升了整体强度;
12.(2)本实用新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由于相邻的两层弹簧状支架层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加强条,通过设置加强条进一步加强了骨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有效防止骨支架由于受力而折断;
13.(3)本实用新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多层弹簧状支架层的组合,进一步提升
了骨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并且在实际治疗时,可以根据骨缺损修复部位受力程度的不同,增加或减少弹簧状支架层的层数,从而适应提升治疗效果并大大减少治疗过程中骨支架的开裂和折断风险;
14.(4)本实用新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弹簧状支架层的弹簧状外形使得骨支架的空隙大大增加,从而方便氧气、营养物质和治疗药物在治疗部位的扩散,提升治疗效果;
15.(5)本实用新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内层的弹簧状支架层中部沿自身轴线设置有支架通道,支架通道能方便设置输送管路,通过在支架通道内输送营养液和抗感染药物,抗感染治疗效果好,营养液能够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愈合。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水平剖视图;
20.其中:1

弹簧状支架层,2

加强条,3

支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
22.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如图1

3所示,包括三层自内至外依次固接的弹簧状支架层1,内层的弹簧状支架层1中部沿自身轴线设置有支架通道3,相邻的两层弹簧状支架层1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八根加强条2,加强条2的轴线与弹簧状支架层1的轴线平行设置。加强条2为圆柱状。
23.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弹簧状支架层1的螺距为1

15mm。弹簧状支架层1的孔隙率为40%

80%,孔径为150um

700um。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 骨支架的材质可为聚己内酯。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的材质还可以是聚己内酯与其他无机材料无机材料的混合材料。
24.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弹簧状支架层1的弹簧状外形,使得骨支架在减轻了整体重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力学性能,由于弹簧状支架层的形状与弹簧相同,使得弹簧状支架层1具有了一定弹性,在受力时能够发生轻微形变而进行缓冲,有效防止了骨支架的开裂和折断,提升了整体强度;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混合无机材料的3d骨支架由于相邻的两层弹簧状支架层1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加强条2,通过设置加强条进一步加强了骨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有效防止骨支架由于受力而折断;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多层弹簧状支架层1的组合,进一步提升了骨支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并且在实际治疗时,可以根据骨缺损修复部位受力程度的不同,增加或减少弹簧状支架层1的层数,从而适应提升治疗效果并大大减少治疗过程中骨支架的开裂和折断风险;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内层的弹簧状支架层1中部沿自身轴线设置有支架通道3,支架通道3能方便设置输送管路,通过在支架通道内输送营养液和抗感染药物,抗感染治疗效果好,营养液能够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愈合。
25.本实施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中加强条2还可以长方体状或三棱柱状。相邻的两
层加强条2交错设置。
2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自内至外依次固接的弹簧状支架层(1),内层的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中部沿自身轴线设置有支架通道(3),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加强条(2),所述加强条(2)的轴线与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的轴线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为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层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八根加强条(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2)为圆柱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的螺距为1

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状支架层(1)的孔隙率为40%

80%,孔径为150um

700u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己内酯3D骨支架,属于骨修复技术领域。该聚己内酯3D骨支架,包括至少两层自内至外依次固接的弹簧状支架层,内层的弹簧状支架层中部沿自身轴线设置有支架通道,相邻的两层弹簧状支架层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加强条,加强条的轴线与弹簧状支架层的轴线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聚己内酯3D骨支架通过弹簧状支架层的弹簧状外形,使得骨支架在减轻了整体重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力学性能,由于弹簧状支架层的形状与弹簧相同,使得弹簧状支架层具有了一定弹性,在受力时能够发生轻微形变而进行缓冲,有效防止了骨支架的开裂和折断,提升了整体强度。提升了整体强度。提升了整体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 孟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瑞康健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