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精灸灸线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6850发布日期:2021-12-12 22:2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造精灸灸线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灸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造精灸灸线的工具。


背景技术:

2.壮医的线灸是将很长的一条不可弯曲的灸线的一端在灯火上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然后将炭火迅速而敏捷地灼灸于人体的穴位,期待以灸线的热量和药效来刺激穴位,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灸线的长度很长,操作是点燃的一端朝下靠近人体,这样对人体发挥的作用仅仅是燃烧的热量,灸线燃烧的烟油则往上游走,没有对人体产生作用。
3.符氏精灸则是采用短小的灸粒,在人体涂上精油后,把灸粒立在人体皮肤上,点燃上端,如此灸粒燃烧的油烟大部分往人体方向游走,对人体产生作用。
4.但是现有技术中制备灸粒是通过人手的拇指和食指配合将灸粉搓成一小节的条状灸粒,操作不便,而且手动的方式不能确保小节灸粒的长度和粗细,影响精灸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精灸灸线的工具,有利于制成直径统一的灸粒,且操作较为便捷。
6.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制造精灸灸线的工具,包括主模座,所述主模座的一侧设有侧模座,所述侧模座连接有平移驱动件,所述平移驱动件能驱动侧模座与主模座合拢或分开,在侧模座和主模座合拢的状态下,所述侧模座和主模座配合地形成有沿竖直向延伸的制线腔,所述制线腔的顶部呈敞口状,所述制线腔的上方同轴心地设有杵杆,所述杵杆连接有第一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能驱使杵杆伸入或退出制线腔,所述主模座的上方设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能驱使上模座与主模座合拢或分开,在上模座和主模座合拢的状态下,所述上模座和主模座配合地形成有沿水平向延伸的熔合腔,所述熔合腔的内壁上嵌设有电热片。
8.进一步,所述侧模座的底部设有托台,所述主模座上开设有与托台相配合的避让腔,所述制线腔延伸至托台的内部。
9.进一步,所述托台上贯穿有与制线腔同轴心的第一顶出孔,所述第一顶出孔内滑接有第一顶出杆。
10.进一步,所述主模座沿竖直向贯穿有与熔合腔相连通的第二顶出孔,所述第二顶出孔内滑接有第二顶出杆。
11.进一步,所述主模座上开设有与熔合腔相平行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敞口处设有封板,所述冷却腔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所述冷却腔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冷却腔的内侧壁上嵌设有若干的散热片。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先在制线腔内将艾绒压制成艾线,接着将艾线从制线腔内取出,然后在艾线的外侧套接上由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拼接成的药蜡筒,再将药蜡筒连同艾线一起放入熔合腔内,最后在熔合腔内将第一外壳体和第二外壳体熔合于艾线的外侧,从而制成灸线。在精灸的过程中,医护者可将灸线分割成若干节长短不一但直径基本相同的灸粒,提高了符氏精灸的医护效果,充分发挥了符氏精灸相对壮医线灸的优势,操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施例的灸线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主模座11,避让腔111,冷却腔112,
20.侧模座12,托台121,
21.上模座13,
22.制线腔1a,熔合腔1b,
23.平移驱动件2,
24.杵杆31,第一升降驱动件32,
25.第二升降驱动件4,电热片5,
26.第一顶出杆61,第二顶出杆62,
27.封板7,
28.进液管81,出液管82,散热片83,
29.艾线9,
30.药蜡筒10,第一外壳体10a,第二外壳体10b。
具体实施方式
3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33.如附图1和2所示的一种用于制造精灸灸线的工具,包括主模座11,主模座11的一侧设有侧模座12,侧模座12连接有平移驱动件2,平移驱动件2能驱动侧模座12与主模座11合拢或分开,在侧模座12和主模座11合拢的状态下,侧模座12和主模座11配合地形成有沿竖直向延伸的制线腔1a,制线腔1a的顶部呈敞口状,制线腔1a的上方同轴心地设有杵杆31,杵杆31连接有第一升降驱动件32,第一升降驱动件32能驱使杵杆31伸入或退出制线腔1a,主模座11的上方设有上模座13,上模座13连接有第二升降驱动件4,第二升降驱动件4能驱使上模座13与主模座11合拢或分开,在上模座13和主模座11合拢的状态下,上模座13和主
模座11配合地形成有沿水平向延伸的熔合腔1b,熔合腔1b的内壁上嵌设有电热片5。在本实施例中,平移驱动件2、第一升降驱动件32和第二升降驱动件4均为气缸。
34.本实施例制得的灸线如附图3所示,包括艾线9,以及套接在艾线9外侧的药蜡筒10,药蜡筒10包括熔合在艾线9外侧的第一外壳体10a和第二外壳体10b,其中,药蜡筒10中的蜡基能提高艾线9的结构强度,有利于防止艾线9发生断裂,而药蜡筒10中的药物能进一步提高符氏精灸的医护效果。
35.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者先将艾绒放入制线腔1a内,接着通过第一升降驱动件32驱动杵杆31位移,将制线腔1a内的艾绒压制成艾线9,然后操作者将制成的艾线9从制线腔1a内取出,再将由第一外壳体10a和第二外壳体10b拼接成的药蜡筒10套接在艾线9的外侧,最后将药蜡筒10连同艾线9一起放入熔合腔1b内,熔合腔1b内的电热片5发热,使第一外壳体10a和第二外壳体10b熔合成整体,待药蜡筒10冷却后即制得灸线。本实施例的结构较为合理,能较为便捷地制成直径均匀的灸线,以利于后续的医护者将灸线分割成若干节长短不一但直径基本相同的灸粒。
36.优选的,侧模座12的底部设有托台121,主模座11上开设有与托台121相配合的避让腔111,制线腔1a延伸至托台121的内部。
37.优选的,托台121上贯穿有与制线腔1a同轴心的第一顶出孔,第一顶出孔内滑接有第一顶出杆61。操作者可通过向上推动第一顶出杆61,从而将制线腔1a内制成的艾线顶出制线腔1a。
38.优选的,主模座11沿竖直向贯穿有与熔合腔1b相连通的第二顶出孔,第二顶出孔内滑接有第二顶出杆62。操作者可通过向上推动第二顶出杆62,从而将熔合腔1b内制成的灸线顶出熔合腔1b。
39.优选的,主模座11上开设有与熔合腔1b相平行的冷却腔112,冷却腔112的敞口处设有封板7,冷却腔112的一端连通有进液管81,冷却腔112的另一端连通有出液管82,冷却腔112的内侧壁上嵌设有若干的散热片83。在药蜡筒10的第一外壳体10a和第二外壳体10b熔合后,循环泵(附图中未显示)驱使冷却液流经冷却腔112,有利于加快熔合腔1b内灸线的冷却。
4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