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1190发布日期:2022-02-26 00:1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动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新生儿尤其是超早产儿的抢救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护理措施。此置管术操作简单,在患儿出生断脐之后即可进行,能迅速建立静脉给药通道,也可作为留取血标本以及监测vap使用,保证危重患儿的抢救。置管留置时间10-14天,可避免反复穿刺,不仅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又可大大减少患儿的痛苦。临床上置管成功后多用搭桥方式对外露导管进行固定,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医护人员在临床中发现不管是使用纱布还是敷贴搭桥方法均存在弊端:其一,固定纱布的胶布和敷贴会因为暖箱温度有脱落、卷边以及黏贴过久损伤皮肤的风险,其二,患儿的小便有污染纱布的风险,尤其是尿不湿型号过大,不匹配脐部被覆盖时会增加感染的几率,其三,搭桥操作繁琐,需要双人合作,一人拿管,一人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其能够减少皮肤损伤、感染,并且解决了操作繁琐等不足。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所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包括敷贴在脐部皮肤上的底盘,所述底盘远离脐部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设有顶盘,所述顶盘和所述底盘均为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述连接管内有容纳导管的中空结构。
6.现有技术是使用纱布或者敷贴搭桥方法,使用纱布会使得患儿小便有污染纱布的风险,尤其是尿不湿型号过大,不匹配脐部被覆盖时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使用敷贴搭桥方法时,需要双人合作,一人拿管,一人固定,操作较为繁琐。
7.本实用新型通过底盘、顶盘和中空的连接管相互配合,撕掉底盘的符合薄膜与脐部皮肤紧密接触,将导管置入中空的连接管中后,从而进行简易的固定,既达到了动静脉置管,又能够减少皮肤损伤、感染,并且解决了操作繁琐等不足。
8.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收缩缝,所述收缩缝贯穿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和外壁。
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伸缩缝为卡紧收缩缝,并且材质为硬质可塑性材料,并且为竖直方向的,可以在使用时用力捏,使其收缩至更合适的大小。
10.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内容纳两根导管,为uac管和uvc管。
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连接管为中间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将顶盘和底盘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段采用硬质可塑性材料,连接段不完全闭合,可以同时容纳两根导管,一根为
uac管,另一根为uvc管。
12.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盘的上表面有可拆卸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固定两根所述导管。
1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置管成功后可以使用卡接组件贴在顶面上,并且将两根导管卡接在卡接组件内,再将卡接组件的凹口相互锁紧,就可将导管锁紧固定在连接管内。
14.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卡接片上的第二卡接片,所述第一卡接片和所述第二卡接片相互叠合形成用于卡接两根所述导管的空间;
15.所述第一卡接片用于卡接所述导管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片对应导管的位置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一卡接片和第二卡接片叠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形成可用来容纳两根所述导管的空间。
1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卡槽片一面呈半圆,一面成凹凸状;凸齿间留有凹口作为uav管和uvc管的布置空间,凸齿中间有切缝,相互卡紧后,可以将包裹在第一卡接片和第二卡接片中的两根导管,且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锁紧进行固定,保证uav管和uvc管的稳定性。
17.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片的第一卡槽两侧、对应第二卡接片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卡接片的第二卡槽两侧、对应第一卡接片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匹配并在叠合状态下形成用来容纳两根所述导管的空间。
1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相互插紧,相互锁紧,将两根所述导管包围在卡槽内,使得uav管和uvc管稳定。
19.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内容纳一根导管,为uac管或uvc管。
2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连接管为中间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将顶盘和底盘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段采用硬质可塑性材料,连接段不完全闭合,可以只容纳一根导管,为uac管或uvc管。
21.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盘的上表面有可拆卸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固定一根所述导管。
2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置管成功后可以使用卡接组件贴在顶面上,并且将一根导管卡接在卡接组件内,再将卡接组件的凹口相互锁紧,就可将导管锁紧固定在连接管内。
23.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所述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相互叠合形成用于卡接一根所述导管的空间;
24.所述第三卡接片用于卡接所述导管的位置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四卡接片用于卡接所述导管的位置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叠合状态下,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形成可用来容纳一根所述导管的空间。
2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卡槽片一面呈半圆,一面成凹凸状;凸齿间留有凹口作为uav管或uvc管的布置空间,凸齿中间有切缝,相互卡紧后,可以将包裹在第三卡接片和第四卡接片中的一根导管,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且相互锁紧进行固定,保
证uav管或uvc管的稳定性。
26.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卡接片的第三卡槽两侧、对应第四卡接片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卡接片的第四卡槽两侧、对应第三卡接片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互匹配并在叠合状态下形成用来容纳一根所述导管的空间。
2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互配合,相互插紧,相互锁紧,将一根所述导管包围在卡槽内,使得uav管或uvc管稳定。
2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通过底盘、顶盘和中空的连接管相互配合,撕掉底盘的符合薄膜与脐部皮肤紧密接触,将导管置入中空的连接管中后,从而进行简易的固定,既达到了动静脉置管,又能够减少皮肤损伤、感染,并且解决了操作繁琐等不足。
30.2.本实用新型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底盘采用亲肤材质的硅胶,表面为复合薄膜,撕掉薄膜可以与脐部皮肤紧密接触,底盘中间留空,方便插管。
31.3.本实用新型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中间连接管采用硬质可塑性材料,连接管不完全闭合,竖向地留有卡紧收缩缝;可在使用时用力捏,使其收缩至更合适的大小,以适应患者脐部面积和实际临床的插管需求。
附图说明
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管连接时卡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管连接时卡接组件卡接后示意图。
3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管连接时卡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管连接时卡接组件卡接后示意图。
39.1-顶盘、2-底盘、3-收缩缝、4-导管、5-第一卡接片、6-第二卡接片、7-切缝、 8-连接管、9-第三卡接片、10-第四卡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1.实施例
42.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包括敷贴在脐部皮肤上的底盘2,底盘2为复合薄膜的粘性的亲肤材质硅胶,撕掉复合薄膜能与皮肤紧密接触,所述底盘2远离脐部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 8远离所述底盘2的端部设有顶盘1,顶面自带弱粘性材料。所述顶盘1和所述底盘2均为与所述连接管8的端部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述连接管8内有容纳导管4的中空结构。
43.可选的,所述连接管8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收缩缝3,所述收缩缝3贯穿所述连接管8的内壁和外壁;伸缩缝为卡紧收缩缝3,并且材质为硬质可塑性材料,并且为竖直方向的,可以在使用时用力捏,使其收缩至更合适的大小。
44.可选的,所述连接管8内容纳两根导管4,为uac管和uvc管;连接管8 为中间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将顶盘1和底盘2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段采用硬质可塑性材料,连接段不完全闭合,可以同时容纳两根导管4,一根为uac管,另一根为uvc管。
45.置管成功后可将导管4进行简易的固定,可选的,所述顶盘1的上表面有可拆卸的卡接组件,卡接组件为黏贴于顶面的。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固定两根所述导管4;置管成功后可以使用卡接组件贴在顶面上,并且将两根导管4卡接在卡接组件内,再将卡接组件的凹口相互锁紧,就可将导管4锁紧固定在连接管8内。
46.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卡接片5上的第二卡接片6,所述第一卡接片5和所述第二卡接片6相互叠合形成用于卡接两根所述导管4的空间;所述第一卡接片5用于卡接所述导管4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片6 对应导管4的位置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第一卡接片5和第二卡接片6叠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形成可用来容纳两根所述导管4的空间。
47.优选的,卡槽片一面呈半圆或者正方形,但是一面是凹凸状;凸齿间留有凹口作为uav管和uvc管的布置空间,凸齿中间有切缝7,切缝7长度为卡槽片总长的三分之一;卡槽片成对使用,相互卡紧后,可以将包裹在第一卡接片5 和第二卡接片6中的两根导管4,且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相互锁紧进行固定,保证uav管和uvc管的稳定性。
48.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片5的第一卡槽两侧、对应第二卡接片6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卡接片6的第二卡槽两侧、对应第一卡接片5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匹配并在叠合状态下形成用来容纳两根所述导管4的空间。
49.综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相互插紧,相互锁紧,将两根所述导管4包围在卡槽内,使得uav管和uvc管稳定。
50.需要说明的是,此实施例为可共同容纳uav管和uvc管在连接管8内,且用卡接组件可将uav管和uvc管同时固定在连接管8内。
51.实施例2
52.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区别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不同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为可容纳一根uav管或uvc管在连接管8内,且用卡接组件可将uav管或 uvc管固定在连接管8内。
5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提供一种脐动静脉固定装置,包括敷贴在脐部皮肤上的底盘2,所述底盘2远离脐部皮肤的一侧设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远离所述底盘2的端部设有顶盘1,所述顶盘1和所述底盘2均为与所述连接管8的端部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述连接管8内有容纳导管4的中空结构。
54.可选的,所述连接管8的一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收缩缝3,所述收缩缝3贯穿所述连接管8的内壁和外壁;伸缩缝为卡紧收缩缝3,并且材质为硬质可塑性材料,并且为竖直方向的,可以在使用时用力捏,使其收缩至更合适的大小。
55.可选的,所述连接管8内容纳一根导管4,为uac管或uvc管;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连接管8为中间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将顶盘1和底盘2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段采用硬质可塑性材料,连接段不完全闭合,可以只容纳一根导管4,为uac管或uvc管。
56.可选的,所述顶盘1的上表面有可拆卸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固定一根所述导管4;置管成功后可以使用卡接组件贴在顶面上,并且将一根导管4 卡接在卡接组件内,再将卡接组件的凹口相互锁紧,就可将导管4锁紧固定在连接管8内。
57.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第三卡接片9和第四卡接片10,所述第三卡接片9和第四卡接片10相互叠合形成用于卡接一根所述导管4的空间;
58.所述第三卡接片9用于卡接所述导管4的位置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四卡接片10用于卡接所述导管4的位置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第三卡接片9和第四卡接片10叠合状态下,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形成可用来容纳一根所述导管4 的空间。
59.可选的,卡槽片一面呈半圆,一面成凹凸状;凸齿间留有凹口作为uav管或uvc管的布置空间,凸齿中间有切缝7,切缝7长度为卡槽片总长的三分之一。卡槽片成对使用,相互卡紧后,可以将包裹在第三卡接片9和第四卡接片10中的一根导管4,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且相互锁紧进行固定,保证uav管或 uvc管的稳定性。
60.可选的,所述第三卡接片9的第三卡槽两侧、对应第四卡接片10的位置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卡接片10的第四卡槽两侧、对应第三卡接片9的位置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互匹配并在叠合状态下形成用来容纳一根所述导管4的空间。
61.可选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相互配合,相互插紧,相互锁紧,将一根所述导管4包围在卡槽内,使得uav管或uvc管稳定。
62.综上所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根据需要,选用卡接组件。卡接组件上的卡接片一面呈半圆,一面成凹凸状;凸齿间留有凹口作为uav管或uvc管的布置空间;凸齿中间有切缝7,切缝7长度为卡接片总长的三分之一;卡接片成对使用,如示意图中所示,两片卡接片互相卡紧后;两个连接部凹口互相锁紧,保证uav管和/或uvc管的稳定性。
6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4.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6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