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2015发布日期:2021-12-15 12:2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耳道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洗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道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外耳道耵聍、炎性疾病、中耳炎症的发病率高,病因及发病机制多种多样,许多外耳道耵栓塞、外耳道中耳炎性病变污物不易排出或潴留加重炎症反应或影响听力,此与耳道管腔结构狭窄弯曲特性有关,可造成耳道内污物或分泌物等不易排出有关,加上不良挖耳习惯加重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等,影响或防碍进一步检查耳道中耳,以了解耳道中耳炎症消退或进一步确诊耳道内、中耳炎所患的具体病变情况,常需要使用耳道冲洗弯针头对耳道进行冲洗或清洁治疗。现有技术的冲洗针头材质较硬,冲洗的时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而且还可能会造成耳道壁和鼓膜的损伤,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耳道冲洗装置,能够降低患者在冲洗时的不适感,同时还不易避免损伤耳道壁、鼓膜。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耳道冲洗装置,包括管体、送液装置、以及冲洗针,所述管体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所述管体其中一端开口为伸入口,所述送液装置从伸入口伸入管体内,所述送液装置可在管体内往复运动,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开口逐渐收口形成出液口,所述冲洗针包括连接座和针头,所述连接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在出液口处,所述针头包括直管部和弯曲部,所述直管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并与出液口连通,所述针头外套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由连接座延伸至弯曲部并延伸出弯曲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管、至少两根连接杆、以及固定筒,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连接杆包括分置于其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端和限位端,所述连接杆均匀环绕在连接管外侧且连接端与连接管可转动连接,限位端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可将限位端弹开的弹簧,所述限位端的端部向连接管中心凸设有限位板,连接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筒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套筒,所述固定筒的内径大于连接管外径与两个连接杆厚度之和,固定筒的密封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与连接管的外径相等的通孔,所述固定筒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外且密封端远离限位板,所述固定筒对应滑槽处设置有可沿滑槽移动的滑块,沿连接管移动所述固定筒可以使所述连接杆的限位端靠近连接管或远离连接管。
8.所述滑槽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板可位于限位孔内。
9.所述送液装置为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自所述管体伸入口伸入用以推压所述管体内的液体。
10.所述软管延伸出所述弯曲部的长度为20

25mm。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2.本实用新型的冲洗针包括直管部和弯曲部,并在冲洗针外套设有伸出弯曲部的软管,伸出弯曲部的软管有利于伸入耳道内进行冲洗耳道内污物污垢,降低患者冲洗时的不适感,软管亦不易损伤耳道皮肤黏膜、鼓膜等,可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时的损伤。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1是耳道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16.图3是耳道冲洗装置冲洗针与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耳道冲洗装置冲洗针与连接件连接的剖视图(图中冲洗针被限位)。
18.图5是耳道冲洗装置冲洗针与连接件连接的剖视图(图中冲洗针可拆卸)。
19.图中标号:1、管体;2、送液装置;3、冲洗针;31、连接座;311、连接槽;312、限位环;32、针头;321、直管部;322、弯曲部;4、连接件;41、连接管;42、连接杆;421、滑槽;43、固定筒;431、滑块;5、软管;6、弹簧;7、限位板;8、限位孔;9、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耳道冲洗装置包括管体1、送液装置2、以及冲洗针3,送液装置2可以将管体1内的液体冲洗针3排出对耳道进行冲洗。
22.管体1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管体1其中一端开口为伸入口,管体1的另一端开口逐渐收口形成出液口。
23.送液装置2为活塞杆,活塞杆自管体1伸入口伸入管体并管体1内往复运动,用以推压管体1内的液体。
24.冲洗针3包括连接座31和针头32。连接座31上开设有环形连接槽311,连接座31通过连接件4可拆卸地连接在出液口处。连接件4包括连接管41、至少两根连接杆42、以及固定筒43,连接管41与出液口连通,连接杆42包括分置于其长度方向两端的连接端和限位端,连接杆42均匀环绕在连接管41外侧且连接端与连接管41可转动连接,限位端与连接管41之间设置有可将限位端弹开的弹簧6,限位端的端部向连接管41中心凸设有限位板7,限位板7的厚度小于连接槽311的宽度,连接杆42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21,滑槽421靠近限位板7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孔8。固定筒43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套筒,固定筒43的内径大于连接管41外径与两个连接杆42厚度之和,固定筒43的密封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与连接管41的外径相等的通孔,固定筒43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41外且密封端远离限位板7,固定筒43对应滑槽421处设置有可沿滑槽421移动的滑块431,沿连接管41移动固定筒43可以使连接杆42的限位端靠近连接管41或远离连接管41。滑块431滑动至滑槽421端部后,在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滑块431可位于限位孔8内,需要滑动固定筒32时,按压连接杆42即可滑动使
滑块431脱离限位孔8。通过在连接座31上开设有连接槽311,在连接管41上设置连接杆42和固定筒43,将连接座31插入连接管41后,移动固定筒43使限位板7伸入连接槽311内即可实现针头32和管体1的连接,连接方便,又可以有效的防止针头32在使用的过程中掉落。
25.为了更好的对连接座31进行限位,在环形槽311远离针头3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312,避免连接座31过于伸入连接管41内。
26.在连接座31插入连接管41的一端外壁上环绕设置有密封胶9,密闭性好,避免在进行冲洗时液体渗漏。
27.针头32包括直管部321和弯曲部322,直管部321与连接座31固定连接并与出液口连通,针头32外套设有软管5,软管5由连接座31延伸至弯曲部322并延伸出弯曲部322,软管5延伸出弯曲部322的长度为20

25mm。延伸出的软管5有利于伸入耳道内进行冲洗耳道内污物污垢,降低患者冲洗时的不适感,且不易损伤耳道皮肤黏膜、鼓膜等。
28.本实用新型连接方便,又可以有效的防止针头32在使用的过程中掉落;密闭性好,避免在进行冲洗时液体渗漏;有利于伸入耳道内进行冲洗耳道内污物污垢,降低患者冲洗时的不适感,软管亦不易损伤耳道皮肤黏膜、鼓膜等,可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时的损伤。
29.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