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3881发布日期:2021-12-15 12:3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针灸器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中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2.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人体穴位,运用撵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治疗疾病。灸法则是将艾绒或者艾条点燃,利用艾燃烧产生的热量熏灼穴位治疗疾病。
3.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要艾灸的疾病,将两种方式进行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疗效。目前临床使用温针灸疗法时的具体操作是:使用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期间,将艾绒捏在毫针的针尾处,或用一段艾条穿置在针柄上,点燃艾绒或艾条进行温针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毫针起出。
4.上述的温针灸的操作方法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5.其一,艾绒或艾条在空气中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向外散发,能通过毫针传导至病灶部位的热量很少,这会影响温针灸疗法的疗效;
6.其二,艾绒或艾条燃烧中产生的火星,燃烧后生成的艾灰都会直接掉落到患者的皮肤或是衣物上,有可能会烫伤患者的皮肤或是灼烧其衣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掉落的艾灰也存在难以清理,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器。本公开通过设置艾条容器,使艾条在燃烧腔内燃烧,可有效减少热量向外散发,使热量更集中的传导到毫针上并到达病灶,能有效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同时燃烧腔可收集燃烧所产生的火星和艾灰,避免火星和艾灰直接掉落到患者的皮肤和衣物上,防止烫伤患者皮肤和灼烧其衣物,且能收集艾灰,避免艾灰掉落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
8.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包括用于放入艾条的艾条容器,所述艾条容器的内部形成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底面开设有与毫针相适配的、用于供毫针穿入所述燃烧腔内部的毫针通孔;所述艾条容器的下表面在与所述毫针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设有与所述毫针通孔相通的毫针固定孔;所述燃烧腔内在所述毫针通孔的正上方设有用于固定艾条的艾条固定环,所述毫针通孔、所述毫针固定孔和所述艾条固定环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9.优选地,所述温针灸器还包括三个支脚,三个所述支脚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艾条容器的下表面上。
10.优选地,所述支脚呈“l”形,包括支撑部以及与所述支撑部相垂直的外延部。
11.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多节套杆式伸缩结构。
12.优选地,所述温针灸器还包括与所述燃烧腔相适配的封盖,所述封盖用于封闭所述燃烧腔的上端开口,所述封盖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
13.优选地,所述封盖的上端设有提手。
14.优选地,所述艾条容器采用隔热透明玻璃制成。
15.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外部覆盖有隔热棉。
16.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优点在于:
17.1、本公开的温针灸器在使用时,使用毫针针刺病灶部位得气后留针,手持所述温针灸器,使毫针固定孔对准毫针的针柄位置,使温针灸器平稳的向下运动,使毫针穿入到毫针固定孔内,并逐渐穿过毫针通孔,直至毫针的针柄上端伸入到燃烧腔内,使温针灸器保持固定。然后将艾条伸入到燃烧腔的艾条固定环内,使艾条固定环环绕在艾条外侧固定住艾条,此时艾条的下端与毫针针柄的上端相接触。点燃艾条,使艾条在燃烧腔内燃烧,由于燃烧腔的侧面为封闭结构,且艾条与毫针相接触,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很少向外散发,会比较集中的沿着针柄向下传导到病灶部位,进而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星和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也会掉落在燃烧腔内部,而不会接触患者的皮肤和衣物,能防止烫伤患者皮肤和灼烧其衣物,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艾灰收集在燃烧腔内,在温针灸过程结束后可直接倒掉,避免艾灰掉落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也能便于艾灰的后续处理。
18.2、温针灸器还包括三个呈三角形分布的支脚,支脚用于支撑温针灸器,使温针灸器能固定在病灶部位。
19.3、支脚呈“l”形,包括支撑部和外延部,外延部可增大支脚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温针灸器固定稳固,且外延部还可通过医用胶带进行固定,便于操作。
20.4、支撑部为多节套杆式伸缩结构,使支撑部的长度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毫针长度进行调节,使所述温针灸器适用性更好,使用更加灵活。
21.5、温针灸器还包括封盖,封盖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向外散失,使热量传导更加集中,进一步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封盖上的透气孔用于通入空气,保证艾条充分燃烧。
22.6、封盖的上端设有提手,可便于提起封盖。
23.7、艾条容器整体采用隔热透明玻璃制成,隔热性能可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透明玻璃可便于观察艾条容器内部的情况,可便于掌握艾条的燃烧进度。
24.8、延伸部的外部覆盖有隔热棉,可减少毫针上的热量向外散失,使热量更加集中的传导到毫针末端的病灶部位。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一种温针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的爆炸视图;
27.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艾条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

艾条容器,11

燃烧腔,12

毫针通孔,13

延伸部,14

艾条固定环,2

支脚,21

支撑部,22

外延部,3

封盖,31

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29.如图1

图3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包括用于放入艾条燃烧的艾条容器1。艾条容器1具体呈圆筒形,内部形成一个中空的燃烧腔11,用于放入艾条并供艾条在其内
部燃烧,燃烧腔11的上端形成开口。
30.燃烧腔11底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毫针相适配的、用于供毫针穿入燃烧腔11内部的毫针通孔12,通常的,毫针通孔12的孔径略大于毫针的外径,以便于毫针穿过,同时在毫针穿过后可对毫针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毫针摆动倾斜。艾条容器1的下表面在与毫针通孔12相对应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13,延伸部13呈圆柱形。延伸部13的中部贯穿形成与毫针通孔12相通的毫针固定孔,通常的,毫针固定孔与毫针通孔12的孔径相等,两者相通形成一个整体的孔道,毫针穿设在该孔道内时,该孔道的内侧壁对毫针起限位作用,以防止毫针摆动倾斜。
31.燃烧腔11内,在毫针通孔12的正上方设有用于固定艾条的艾条固定环14,艾条固定环14呈圆环形,其内径略大于常用艾条的外径,以便于艾条竖直插入到艾条固定环14内,艾条固定环14从外侧环绕艾条,使艾条处于竖直状态。毫针通孔12、毫针固定孔和艾条固定环14的几何中心,即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以使艾条和毫针处于同一直线上。
32.本公开的温针灸器在使用时,使用毫针针刺病灶部位得气后留针,手持所述温针灸器,使毫针固定孔对准毫针的针柄位置,使温针灸器平稳的向下运动,使毫针穿入到毫针固定孔内,并逐渐穿过毫针通孔12,直至毫针的针柄上端伸入到燃烧腔11内,使温针灸器保持固定。然后将艾条伸入到燃烧腔11的艾条固定环14内,使艾条固定环14环绕在艾条外侧固定住艾条,此时艾条的下端与毫针针柄的上端相接触。点燃艾条,使艾条在燃烧腔11内燃烧,由于燃烧腔11的侧面为封闭结构,且艾条与毫针相接触,艾条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很少向外散发,会比较集中的沿着针柄向下传导到病灶部位,进而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星和燃烧后所产生的艾灰也会掉落在燃烧腔11内部,而不会接触患者的皮肤和衣物,能防止烫伤患者皮肤和灼烧其衣物,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艾灰收集在燃烧腔11内,在温针灸过程结束后可直接倒掉,避免艾灰掉落影响医疗环境卫生的问题,也能便于艾灰的后续处理。同时,本公开的温针灸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的优点。
3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温针灸器还包括三个支脚2,三个支脚2呈三角形分布在艾条容器1的下表面上。支脚2用于支撑艾条容器1,使艾条容器1能固定在病灶部位的上方,从而固定毫针和艾条,使温针灸过程平稳进行。
34.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支脚2具体呈“l”形,包括支撑部21以及与支撑部21相垂直的外延部22。外延部22用于与病灶部位的皮肤相接触,外延部22可增大支脚2与皮肤的接触面积,使温针灸器固定稳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在外延部22处粘贴医用胶带,进而将所述温针灸器固定在病灶部位处,使温针灸过程平稳进行。
35.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1为多节套杆式伸缩结构。不同规格毫针的尺寸不同,在留针后露出的长度也不同,另一方面,艾条容器1应该尽可能低的靠近病灶部位,以避免艾条容器1出现晃动不稳定的现象,所以将支撑部21设置为多节套杆式伸缩结构,使支脚2的长度可调,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毫针长度进行调节,以使温针灸器适用性更好,使用更加灵活。多节套杆式伸缩结构具体包括两节套杆,为表述方便,分别命名为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第一套杆的下端面向上延伸形成一滑动槽,滑动槽的截面尺寸略大于第二套杆的截面尺寸,第二套杆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使第二套杆可在滑动槽内滑动,进而使第二套杆可相对于第一套杆滑动,使得支撑部21的整体长度可调。第二套杆与滑动槽之间采用间
隙配合,以使不受外力状态下,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之间可通过相对摩擦力保持固定,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
36.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温针灸器还包括封盖3,封盖3呈圆盘形,与艾条容器1的上端相适配,在燃烧过程中封盖3在艾条容器1的上端,以封闭燃烧腔11,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向外散失,使热量传导更加集中。封盖3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用于通入空气,保证艾条充分燃烧。
37.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封盖3的上端设有提手31,可便于提起封盖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提手31采用隔热材料制成,以防止提起封盖3时出现烫手的感觉。
38.进一步,本实施例中,艾条容器1整体采用隔热透明玻璃,如高硼硅玻璃制成,隔热性能可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提高温针灸疗法的疗效,透明玻璃可便于观察艾条容器1内部的情况,可便于掌握艾条的燃烧进度。
39.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3的外部覆盖有隔热棉,可减少毫针上的热量向外散失,使热量更加集中的传导到毫针末端的病灶部位。
40.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41.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