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287发布日期:2022-01-05 12:5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关节艾灸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艾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关节艾灸仪。


背景技术:

2.经研究,对膝关节有问题的人,需要取穴内外膝眼穴及鹤顶穴进行艾灸。现有艾灸产品无法针对膝盖部位同时艾灸三个穴位。
3.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艾灸仪,以便克服现有艾灸仪存在的上述至少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节艾灸仪,可为关节部位提供智能艾灸服务,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关节艾灸仪,所述关节艾灸仪包括:壳体、加热机构及送风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及送风机构设置于壳体内;
7.所述壳体设有用于传播药效的风道,所述风道设置至少三个风道出口,各风道出口能分别对应关节周边相应的艾灸区域;
8.所述送风机构用以产生气流,能将经加热机构加热的气流通过所述风道对应的风道出口输送至各艾灸区域。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内,能加热风道内的气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所述加热机构的传热件或/和固定件,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连接所述加热机构,能将所述加热机构释放的热能传递至风道区域。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风道内设有气流分散机构,能分散加热气流的热量。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流分散机构设有网孔或/和条形间隙。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机构设有炉膛,所述炉膛设有炉膛固定架;所述炉膛固定架连接所述炉膛,用于固定所述炉膛;
14.所述炉膛固定架设有至少一延展支撑件,各延展支撑件靠近对应的风道出口设置,能利用所述炉膛的热量为风道出口流出的气流加热。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柔性衬底,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柔性衬底拼接成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透气孔;
16.所述壳体内形成至少三个风道腔体,包括第一风道腔体、第二风道腔体及第三风
道腔体;所述第一风道腔体具有第一风道出口,第二风道腔体具有第二风道出口,第三风道腔体具有第三风道出口;各风道腔体分别连接设置加热机构的加热区域。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风道壳体、第二风道壳体、第三风道壳体;所述加热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壳体设置,所述送风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风道壳体设有至少一出风口,能将气流吹向各风道腔体;
18.所述第二风道壳体与第三风道壳体的纵向剖面大致呈

形;所述第二风道壳体与第三风道壳体连接,其上部形成第一风道腔体,所述第一风道腔体连接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腔体作为风道的一部分;
19.所述第二风道壳体与第三风道壳体连接,其侧面形成第二风道腔体及第三风道腔体;第二风道腔体及第三风道腔体相对独立;
20.所述第三风道壳体设有第一通孔区域(对应第一风道出口)、第二通孔区域(对应第二风道出口)、第三通孔区域(对应第三风道出口),第一通孔区域位于加热机构的下方,第二通孔区域位于第二风道腔体的一侧,第三通孔区域位于第三风道腔体的一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机构的输入端及送风机构的输入端,用以向所述加热机构及送风机构发送控制信号。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显示屏及至少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的输入端,能向所述显示屏发送信息;
23.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设定区域,用以感应壳体内设定区域的温度信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能将感应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对应位置。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设有艾饼容纳腔,所述壳体设有艾饼容纳腔盖体;所述艾饼容纳腔盖体通过旋转机构设置于艾饼容纳腔的一侧,在所述艾饼容纳腔盖体翻折设定角度后能打开。
26.所述艾饼容纳腔盖体设有翻转盖体、转轴、伸缩弹簧、提取收缩拨片,所述翻转盖体能沿转轴翻转;
27.所述翻转盖体靠近所述提取收缩拨片设置,翻转盖体翻转之后会推动所述提取收缩拨片向设定方向动作,使得提取收缩拨片脱离与艾饼容纳腔中卡槽的卡接,能从艾饼容纳腔脱离;所述提取收缩拨片连接伸缩弹簧,能在向设定方向动作的同时带动伸缩弹簧压缩。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艾灸仪,可为关节部位提供智能艾灸服务,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关节艾灸仪的组成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关节艾灸仪的外观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关节艾灸仪的爆炸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艾饼容纳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内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道的布局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道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39.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40.该部分的描述只针对几个典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描述的范围。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手段与实施例中的一些技术特征进行相互替换也在本实用新型描述和保护的范围内。
41.说明书中的“连接”既包含直接连接,也包含间接连接。
42.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关节艾灸仪,图2、图3揭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关节艾灸仪的结构;请参阅图2、图3,所述关节艾灸仪包括:壳体1、加热机构2及送风机构3,所述加热机构2及送风机构3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壳体1设有用于传播药效的风道,所述风道设置至少三个风道出口,各风道出口能分别对应关节周边相应的艾灸区域;所述送风机构用以产生气流,能将经加热机构加热的气流通过所述风道对应的风道出口输送至各艾灸区域。
43.在一实施例中,加热机构2可设置于一炉膛4中,可通过电加热(也可以是电磁加热)的方式加热炉膛中的艾饼;送风机构3可以为风扇。所述送风机构3可位于一风扇放置容器中,该风扇放置容器与炉膛4连通,可以向炉膛4内吹风。
4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风道内,能加热风道内的气流。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可以为所述加热机构的传热件或/和固定件,所述第二加热机构连接所述加热机构2,能将所述加热机构释放的热能传递至风道区域。在一实施例中,炉膛4连接一炉膛支架401,所述炉膛支架401连接所述炉膛4,用于固定所述炉膛4。
45.所述炉膛支架401设有至少一延展支撑件402,延展支撑件402设置于风道中,延展支撑件402设置方向与风道中风流动的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角度可以在60
°
~90
°
),可以传递炉膛4的温度至风道处,以便进一步提高风道内气流的温度。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放置容器内设有气流分散机构5,能分散气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分散机构设有网孔或条形间隙。此外,所述风道内也可以设有气流分散机构,能分散加热气流的热量。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柔性衬底104,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第三壳体103、柔性衬底104拼接成壳体1。柔性衬底104起缓冲与隔热作用;柔性衬底104可设置海绵垫1041、1042,海绵垫1041、1042
可通过魔术贴连接柔性衬底104。
4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第一壳体101作为壳体1的上壳体,第一壳体101设有艾饼容纳腔盖体11、显示屏7及按键12;所述第二壳体102作为壳体的中间部分,第二壳体102设有透气孔1021,透气孔1021用来便于吸入空气,供风扇输送气流。此外,第二壳体102内可设置控制电路6。第三壳体103作为壳体1的下壳体。
49.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风道的布局示意图;请参阅图8、图9,所述壳体1内形成至少三个风道腔体,包括第一风道腔体111、第二风道腔体112及第三风道腔体113;所述第一风道腔体111具有第一风道出口114(用户使用时可对准鹤顶穴),第二风道腔体112具有第二风道出口115(用户使用时可对准内膝眼穴),第三风道腔体113具有第三风道出口116(用户使用时可对准外膝眼穴);各风道腔体分别连接设置加热机构的加热区域。
5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内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风道壳体121、第二风道壳体122、第三风道壳体123。所述加热机构2通过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21设置,所述送风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21的一侧;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21设有至少一出风口,能将气流吹向各风道腔体。
51.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2与第三风道壳体123的纵向剖面大致呈

形;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2与第三风道壳体123连接,其上部形成第一风道腔体111,所述第一风道腔体111连接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腔体111作为风道的一部分。
52.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2与第三风道壳体123连接,其侧面形成第二风道腔体112及第三风道腔体113;第二风道腔体112及第三风道腔体113相对独立。
53.所述第三风道壳体123设有第一通孔区域124(对应第一风道出口114)、第二通孔区域125(对应第二风道出口115)、第三通孔区域126(对应第三风道出口116),第一通孔区域124位于加热机构2的下方,第二通孔区域125位于第二风道腔体112的一侧,第三通孔区域126位于第三风道腔体113的一侧。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控制电路6,所述控制电路6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机构2的输入端及送风机构3的输入端,用以向所述加热机构2及送风机构3发送控制信号。
5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包括显示屏7及至少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控制电路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7的输入端,能向所述显示屏7发送信息。各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设定区域,用以感应壳体1内设定区域的温度信息;所述温度传感器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6的输入端,能将感应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电路6。
56.所述关节艾灸仪还可以包括绑带9,所述绑带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对应位置。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绑带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绑带9包括第一绑带挂钩901、第二绑带挂钩902、第一绑带连接装置903、第二绑带连接装置904。第一绑带挂钩901可通过螺丝壳体1(可以是下壳体)连接,第二绑带挂钩902可通过螺丝壳体1(可以是下壳体)连接;第一绑带连接装置903通过螺丝与绑带9连接,扣于第一绑带挂钩901;第二绑带连接装置904通过螺丝与绑带9连接,扣于第二绑带挂钩902。
5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设有艾饼容纳腔10(如图6所示),用以容纳艾饼13(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设有艾饼容纳腔盖体11;所述艾饼容纳腔盖体11通过旋
转机构设置于艾饼容纳腔10的一侧,在所述艾饼容纳腔盖体11翻折设定角度后能打开。
5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艾饼容纳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艾饼容纳腔盖体11设有翻转盖体1101、转轴1102(如可以包括两个)、盖体上盖1100、第一伸缩弹簧1103(如可以包括两个)、提取收缩拨片1104、盖体下壳1105、第二伸缩弹簧1106、耗材固定装置1107。
59.所述盖体上盖1100设有一镂空区域,该镂空区域设有翻转盖体1101;所述转轴1102设置于盖体上盖1100镂空区域的一侧,所述翻转盖体1101可以沿转轴1102翻转。所述盖体上盖1100与盖体下壳1105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伸缩弹簧1103及提取收缩拨片1104设置于该容纳空间。所述盖体下壳1105下方设有耗材固定装置1107,盖体下壳1105与耗材固定装置1107之间设有第二伸缩弹簧1106;第二伸缩弹簧1106具有弹性,能随着艾饼13的消耗而伸长,使得耗材固定装置1107能一直紧贴艾饼13,保证艾饼13能和炉膛充分接触,充分加热。
60.所述翻转盖体1101靠近所述提取收缩拨片1104设置,翻转盖体1101翻转之后会推动所述提取收缩拨片1104向设定方向动作,使得提取收缩拨片1104脱离与艾饼容纳腔10中卡槽的卡接,能从艾饼容纳腔10脱离。所述提取收缩拨片1104连接两个第一伸缩弹簧1103,能在向设定方向动作的同时带动两个第一伸缩弹簧1103压缩;又能在所述翻转盖体1101无外力作用时,两个第一伸缩弹簧1103的复位能带动提取收缩拨片1104复位,从而带动翻转盖体1101复位。
6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艾灸仪,可为关节部位提供智能艾灸服务,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6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3.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效果或优点可因多种因素干扰而可能不能在实施例中体现,对于效果或优点的描述不用于对实施例进行限制。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