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3348发布日期:2022-04-14 21:2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


背景技术:

2.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其占据人生最长时间,改善中老年人妇女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尤其需要得到重视。
3.现有的盆腔器官脱垂术常用骶骨固定术、骶棘韧带吊悬术甚至盆腔网片重建术,其中骶棘韧带悬吊术由于采用了特制的手术器械而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手术中不需要昂贵的一次性医疗耗材,不需要网片植入,降低了手术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骶棘韧带通常因骶棘韧带的暴露以及需要缝合固定,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该拉钩可以提高扩宽医生操作视野,且可以有效对骶骨进行定位,手术难度低,操作便捷。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包括手柄组件和拉钩组件,所述手柄组件与拉钩组件一端连接,所述手柄组件与拉钩组件之间夹角大于90
°

6.所述拉钩组件为一挡板,所述挡板端部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挡板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为半椭形板,所述挡板为宽度递减的平板结构,所述弧形板的长轴与挡板最前端长度相同;
7.所述挡板侧表面设有坐骨棘凸起,所述坐骨棘凸起与弧形板最凸边沿之间距离不大于10cm,不小于5cm。该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将手柄组件与拉钩组件之间的角度限定大于90
°
,既能为术者提供更大的视觉和操作空间,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缝合,又有利于排垫直肠以及盆腔内脏器,降低误操作的可能;将挡板端部设置为弧形板,作为前端的弧形板比挡板另一端小,可以契合坐骨棘的骨性标志,对骶棘韧带能被精准直视定位,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引入的坐骨棘凸起,当拉钩组件置于造作端面时,坐骨棘凸起套设在坐骨棘上,便于定位骶棘韧带以及坐骨棘,缝合更准确,使用安全、简单快捷。
8.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两侧长端设有弧形倒角,矩形板两侧设有相对的弧形凹槽,所述矩形板长度为15cm—25cm,所述弧形凹槽宽度为5cm—10cm。手柄组件中的矩形板上设有弧形倒角,术者操作时不会发生割伤接触部位,避免术中感染,矩形板上设置的弧形凹槽,便于术者握住手柄组件时,不会出现拉钩使用时滑脱,造成组织损伤。
9.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板一侧表面设有防滑块,所述防滑块设置在相对的弧形凹
槽之间。引入的防滑块,一方面增加定位时术者操作与拉钩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增加拉钩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用安全。
10.进一步的,所述坐骨棘凸起两端为宽度为0.2cm—2cm,所述坐骨棘凸起高度为0.2cm—1.0cm。
11.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中部设有外表面具有与挡板同轴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矩形板中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引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直观挂观察拉钩是否发生倾斜,提高该拉钩使用的便携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板与挡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圆弧结构;所述连接板圆弧对应圆心角为矩形板与挡板之间的夹角。引入弧形结构的连接板,提高拉钩使用时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拉钩与皮肤之间的贴合度,使用安全便捷。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将手柄组件与拉钩组件之间的角度限定大于90
°
,既能为术者提供更大的视觉和操作空间,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缝合,又有利于排垫直肠以及盆腔内脏器,降低误操作的可能;将挡板端部设置为弧形板,作为前端的弧形板比挡板另一端小,可以契合坐骨棘的骨性标志,对骶棘韧带能被精准直视定位,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引入的坐骨棘凸起,当拉钩组件置于造作端面时,坐骨棘凸起套设在坐骨棘上,便于定位骶棘韧带以及坐骨棘,缝合更准确,使用安全、简单快捷。
15.2、手柄组件中的矩形板上设有弧形倒角,术者操作时不会发生割伤接触部位,避免术中感染,矩形板上设置的弧形凹槽,便于术者握住手柄组件时,不会出现拉钩使用时滑脱,造成组织损伤;引入的防滑块,一方面增加定位时术者操作与拉钩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增加拉钩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使用安全。
16.3、挡板和矩形板上引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直观挂观察拉钩是否发生倾斜,提高该拉钩使用的便携度;引入弧形结构的连接板,提高拉钩使用时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拉钩与皮肤之间的贴合度,使用安全便捷。
附图说明
1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图1方向时右视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为手柄组件,11为矩形板,12为弧形倒角,13为防滑块,14为第二凹槽,2为拉钩组件,21为挡板,22为弧形板,23为坐骨棘凸起,24为第一凹槽,3为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图2,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包括手柄组件1和拉钩组件2,所述手柄组件1与拉钩组件2一端连接,所述手柄组件1与拉钩组件2之间夹角大于90
°
,本实施例优选手柄
组件1与拉钩组件2之间夹角为96
°
;所述矩形板11与挡板21之间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为圆弧结构;所述连接板3圆弧对应圆心角为矩形板11与挡板21之间的夹角。
23.所述拉钩组件2为一挡板21,所述挡板21端部设有弧形板22,所述弧形板22与挡板21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22为半椭形板,所述挡板21为宽度递减的平板结构,所述弧形板22的长轴与挡板21最前端长度相同;所述挡板21侧表面设有坐骨棘凸起23,所述坐骨棘凸起23与弧形板22最凸边沿之间距离不大于10cm,不小于5cm;所述坐骨棘凸起23两端为宽度为0.2cm—2cm,所述坐骨棘凸起23高度为0.2cm—1.0cm;根据拉钩的规格的不同,坐骨棘凸起设置的位置和高度与。
24.所述手柄组件1包括矩形板11,所述矩形板11两侧长端设有弧形倒角12,矩形板11两侧设有相对的弧形凹槽,所述矩形板11长度为15cm—25cm,所述弧形凹槽宽度为5cm—10cm;所述矩形板11一侧表面设有防滑块13,所述防滑块13设置在相对的弧形凹槽之间。
25.所述挡板21中部设有外表面具有与挡板21同轴设置的第一凹槽24,所述矩形板11中部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24和第二凹槽14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26.该骶棘韧带悬吊用拉钩,将手柄组件与拉钩组件之间的角度限定大于90
°
,既能为术者提供更大的视觉和操作空间,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缝合,又有利于排垫直肠以及盆腔内脏器,降低误操作的可能;将挡板端部设置为弧形板,作为前端的弧形板比挡板另一端小,可以契合坐骨棘的骨性标志,对骶棘韧带能被精准直视定位,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引入的坐骨棘凸起,当拉钩组件置于造作端面时,坐骨棘凸起套设在坐骨棘上,便于定位骶棘韧带以及坐骨棘,缝合更准确,使用安全、简单快捷。
2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